楊勇
【摘要】紅衛農場在干部的選拔、任用和管理工作中,堅持把好“選擇”與“監督”關,確保為農場經濟建設及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關鍵詞】干部選拔;干部任用;干部管理
近年來,紅衛農場在干部的選拔、任用和管理工作中,堅持把好“選擇”與“監督”關,確保為農場經濟建設及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一、在“選擇”上,嚴格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執行選人用人標準,堅持“七看七注重”。
一是看品性,注重選拔靠得住的人。選拔任用干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加強對干部德行的考察,不僅看干部一時一事的表現,而且看其在一個相對較長時期內的整體表現;不僅看干部的平時表現,而且看其在關鍵時刻的表現,特別看其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不僅看干部八小時以內的表現,而且看其八小時以外的表現,全面了解其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堅決克服重才輕德現象,防止干部“帶病”上崗。
二是看潛能,注重選拔綜合素質高的人。著眼干部實踐科學發展觀、綜合統籌的能力和駕馭工作的本領,大力選拔學歷高、實踐經驗豐富、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干部。
三是看實績,注重選拔有本事的人。堅持憑實績用干部,既看顯績、也看潛績,既看發展成效,也看發展基礎,真正把那些干有實績的干部選拔任用到領導崗位和其他重要崗位上來,做到“有為有位”。
四是看公認,注重選拔群眾基礎好的人。干部思想政治素質高不高、作風好不好、政績突出不突出,群眾自有公論。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我們充分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認真落實群眾在選拔任用干部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從而杜絕了少數人選人、在少數人中選人的現象,進一步增強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五是看廉潔,注重選拔作風正派的干部。要以永葆政治本色、遵紀守法、廉潔自律、情趣健康為重點,加強對干部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的考核,注重選拔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堅持自重自省自勵,堅守法紀紅線和道德底線的干部。
六是看忠誠,注重選拔信念堅定的干部。要以對黨忠誠為重點,選拔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能經得起各種風險考驗,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執行態度堅決的干部。
七是看擔當,注重選拔善做善成的干部。要以是否具備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重點,選拔敢于堅持原則、動真碰硬,不玩忽職守、敷衍塞責,不粘輕怕重、貪功諉過,不守攤子、混日子的干部,真正讓想干事、能干事、善成事的干部有平臺,使庸碌無為、得過且過的干部沒有機會。
二、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
一是進一步拓寬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考察途徑,加強對考察結果的綜合分析。
干部考察工作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方面通過熟悉考察對象的知情者來了解考察對象,如個別談話、民主評議等,這是最基本的途徑。一方面是采取適當方法直接對考察對象進行觀察、測試,了解其素質、能力和行為表現,如考試考核、情景模擬以及聽取個人匯報等,所以要采取必要措施,讓知情者客觀、真實地向組織反映情況。一個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表現,基本上還是能被知情者所了解掌握的,問題在于考察者事實上很難從所有的知情者那里收集到考察對象的全部真實材料。因此,拓寬考察途徑,首先要研究讓知情者能客觀真實地向組織反映情況的方法和手段。要創造讓知情者敢講真話的條件。通過大力推行考察預告制,開展調任后的回訪考察,開展大范圍的征求意見等辦法,考察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如在一些急、難、險、重的工作中,考察干部是否有獻身精神、頑強斗志和毅力;通過參加班子的民主生活會,看考察對象是否能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等。
二是加強教育引導,樹立監督意識,為加強管理監督提供強大思想動力。
要通過教育引導,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他們自我監督和接受監督的自覺性,提高拒腐防變能力,一是要著力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教育,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思想理論水平,增強政治判別力、政治敏銳性,堅定政治立場、黨性觀念和理想信念;二是要著力加強法紀教育,強化領導干部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增強依法辦事、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遵紀守法的觀念;三是要開展正面典型激勵教育,強化自律的榜樣作用,教育廣大領導干部積極做參與監督的表率,做遵守黨的紀律的模范;四是以重大案件為反面教材進行警示教育,進一步加強對廣大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增強嚴格自律的自覺性和緊迫感。
三是健全監督制度,加大執行力度,增強領導干部管理監督的規范性。
要有效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管理監督,就必須拓寬監督渠道、增強監督合力,加大管理監督制度的執行力度,嚴格落實當前行之有效的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談話誡勉、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和經濟責任審計等監督制度,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等不良行為的發生。首先要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對領導干部經濟行為的整個過程進行全面及時地監督,確定重點審計對象,改進審計方式和運作程序,堅持離任審計與任前、屆中審計相結合,把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與干部管理監督緊密掛鉤,作為選拔、使用、管理教育干部的客觀依據;其次是暢通干部監督信息渠道,在干部任免上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三是繼續執行誡勉談話制度、任前談話制度,進一步拓寬談話范圍,把握好談話的主要方向,注重談話技巧,以保證談話的質量和效果;四是繼續認真執行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制度及監管人員向監管服務對象述職述廉制度,不斷擴大述職述廉范圍;五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重視巡視成果綜合運用,提高巡視工作水平,更好地發揮巡視制度的監督作用;最后是要堅持黨內監督五項制度、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收入申報、收受禮品登記三項制度及民主評議、民主生活會等各項行之有效的制度積極落實監督政策的有關規定。
四是嚴厲懲處力度,保持高壓勢態,保證監督的效果和威力。
堅決查辦腐敗案件是貫徹從嚴治黨方針、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有效預防腐敗的重要手段,受到懲處是腐敗分子和腐敗行為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監督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線。必須把嚴厲懲處作為促進監督的有力武器,嚴厲打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行為,以此保持對腐敗分子的高壓態勢,形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社會效應和心理約束機制,促使那些正在走向腐敗的人懸崖勒馬、痛改前非。要通過警示等形式,提醒領導干部積極主動地接受監督,及時克服錯誤傾向和問題苗頭,從而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