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振明
【摘要】本文對共產黨員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進行了論述,并闡明了新形勢下,增強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新形勢;共產黨員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前行的指南針,成長的源動力。有了理想信念的指引,人們才能為著理想的實現無所畏懼地去拼搏、去奮斗。對于共產黨員這一特定群體來說,理想信念更有著特殊的意義。
一、堅定理想信念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信念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前進的動力源泉,有了信念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和奮斗的勇氣,一個人不僅需要有信念,甚至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也需要有堅定的信念來作為自己前進的指路燈。作為領導中國人民前進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各族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是其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堅定這一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建功立業的思想政治基礎,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動力源泉和思想保證,更關系到全國人民甚至是祖國的未來。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以來的奮斗歷史證明,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共產黨人有著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實踐證明,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是黨員先進性在思想信念上的根本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設的重要精神保障。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指出的:“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要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使廣大黨員、干部成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范,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
二、新形勢下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從國內經濟看,經濟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從世界局勢看,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從黨自身看,黨內存在著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和執政使命的實現。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也對黨員的理想信念和黨性修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面臨著世界觀、價值觀、權力觀的嚴峻考驗。在新形勢下,黨員干部有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不是一個可有可無,黨員個人的問題,而且是一個嚴肅、重大的政治問題。當前,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產生了思想困惑甚至出現了理想信念的動搖,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出現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總的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對理論的認識不夠深入。鄧小平同志曾說過,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就是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這是我們黨一個很大的優勢,也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觀點作為理論的基礎。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動搖,是由于沒有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不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分析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對改革發展穩定中一些重大實際問題的調查研究不夠深入,普遍表現出的是一種“了解但不理解,認同但不關注”的漠然情緒。
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很好的適應國內國際環境的復雜變化。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既有敵對勢力對我們進行的滲透、顛覆、破壞,又有社會思潮多元、多樣、多變背景下各種雜音噪音帶來的干擾。在這種情況下,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面臨的社會環境和時代內容出現了新的變化,而我們的教育工作卻沒有能夠很好地適應這種變化。在提高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講原則、概念的東西多,具體的深層次分析少;流于形式多,解決思想實際問題少,教育培訓覆蓋面還沒有覆蓋到每一個黨員,沒有滿足黨員、領導干部個性化、差異化的內在需求。這樣的教育缺乏針對性,使得黨員、領導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有的人甚至對理想信念教育產生逆反情緒。
三、新形勢下,增強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路徑選擇
強化理論支撐,為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強大的思想基礎。共產黨員理論上的清醒與堅定,是思想上清醒與堅定的前提和保證。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得以展開的理論支撐。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不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就不能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信仰就不可能建立在科學理解的基礎上,因而也不可能是牢固的,就會在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的沖擊下喪失抵御能力。然而,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不可能自發產生,需要有意識地灌輸教育。為此,要不斷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必須切實加強黨的理論建設,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論支撐。必須根據共產黨員的認知特點,從邏輯和事實上深刻揭示出理論的科學性,使他們明了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精神實質,領悟其科學內涵,使黨員心悅誠服地認同和接受,并積極地內化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目前,增強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進一步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塑造高尚人格,為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人格保證。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總體性和抽象性,它們必須轉化成一系列具體的價值觀念才能支配人的思想和行為,而促成這種轉化的關鍵就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對具體的價值觀念具有統領的作用,人在其指導和支配下,確立其對待生死、榮辱、禍福、貴賤、美丑、好壞、善惡、苦樂、利弊、得失的態度并采取相應的行為。所以,理想信念決定著人格的性質和發展程度。只要一個人樹立了崇高的理想,他就會自覺地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而高尚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又促使人為實現理想信念而不懈地奮斗。共產黨員在樹立與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過程中,要通過學習和實踐努力塑造自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格。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新人,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要求的人格。按照“四有”要求塑造人格,就是要有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民主法制的現代價值觀,有以現代科學知識為基礎的較高的文化水平,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意識。而貫穿上述四個方面并成為其靈魂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
堅持實踐鍛煉,一要緊密結合新情況、新問題和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提高工作本領,解決突出問題,扎扎實實地做好黨交給的各項工作。二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工作理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三要牢固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弘揚艱苦樸素的作風,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的侵蝕,防腐倡廉,經受住糖衣炮彈的考驗。同時,對共產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在追求理論形態的盡善和完美的同時,還要緊密結合社會實際和黨員思想實際,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深刻揭示理想信念對現實生活的具體指導意義,充分說明在認識和處理現實生活問題時如何具體地運用它,才能為共產黨員提供科學的思路和方法;要直面社會矛盾,針對黨員思想上的困惑和疑問,深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和問題,用現實生活中的事實來檢驗和充實它,使廣大黨員深切感受到理想信念與現實生活密切關聯,從而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