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煜
【摘要】大躍進運動帶給中國人民的慘痛教訓,需要時刻被牢記。這些經驗和教訓,對于當今中國的發展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和警示的作用。實事求是的精神,在新中國建設的任何階段都必須堅持。同時經濟建設不能僅僅依靠群眾運動,更要防止個人崇拜對經濟建設的干預。我們應該在歷史的發展中吸取教訓,防止重蹈覆轍,為當今和未來的發展規劃出正確的道路。
【關鍵詞】大躍進運動;啟示
距離大躍進運動已經過去了60年的時間,然而這場運動產生的影響卻遠遠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消散。這場運動,對于當時的中國人民來說,無疑是慘痛的教訓;而對于當今中國的發展來說,也無疑具有啟示和警示的作用。筆者之前對于大躍進的印象基本是從政治課本和歷史課本中獲得的,內容單一且比較籠統,并不客觀。此次選擇拜讀《大躍進親歷記》這本書,傾聽親歷者們的聲音,對這場運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初觀書名,筆者原以為本書是講述一個人在大躍進中的親身經歷,實際閱讀之后才發現,本書實際上是28篇文章的合集。筆者憑借主觀意識認定書的內容,實則也是違反了實事求是的要求,這是閑話,暫且不提。本書涉及到社會不同層次、不同職業的作者,例如有大學老師、學生、文藝工作者、基層干部等等,對親身經歷的大躍進運動進行闡述和評價,其本身具有較高的客觀性。并且此書在內容方面涉及大煉鋼鐵、人民公社、公共食堂、興修水利等問題,在地域方面涵蓋華北、華東、中南、西北及西南等地,充分說明了大躍進運動對中國社會生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影響之深遠。通過對這些文章的閱讀,筆者基本上能夠對當年大躍進的狀況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也能夠做出較為客觀的評價,并能吸取一定的經驗教訓。
大躍進運動,起源自農業,以大煉鋼鐵掀起最初的高潮,最終發展至全國各行各業。對于農業方面和大煉鋼鐵方面的大躍進,筆者曾經在中學課本中有所了解,而對本書的閱讀更加深了我對這兩個方面的印象。在農業方面,全國各地頻繁放出高產衛星,從畝產幾萬斤、幾十萬斤的谷子,到單個重幾百斤的南瓜,再到重達幾千斤的肥豬,每項數據都透露著荒唐二字。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數據竟然被當時的人們所堅信,即使有人在內心懷疑,也不敢提出來。各地攀比成風,各級官員更是怕丟了頭上的烏紗帽。各地為了圓自己“豐產”的謊,甚至連老百姓的口糧和種糧都上交。農業大躍進的最終結果就是極其少有的大饑荒,餓死者數以百萬計,這對于我們現在頓頓有魚有肉的人來說是難以置信的,可在當時餓死人是普遍發生的事情,這也讓筆者認識到急躁冒進的功利主義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現如今的人們在避免急躁冒進的同時,更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寧的生活。
在大煉鋼鐵方面,由于中央提出“趕英超美”的口號,各地紛紛響應號召,效仿農業領域也放出巨大衛星,全然不顧客觀規律的限制。煉鋼一是需要原料,二是需要技術人才,可在當時這兩項要求均不能滿足。沒有廢鐵等原料,就公然將群眾家中的鐵鍋砸破,算作廢鐵充公,在現在看來,這就是赤裸裸的搶劫,可在當時的情況下也無人敢說不字。至于煉鋼的人員,絕大多數是純粹的外行,很多人僅憑一股子革命熱情,又輕信了輿論工具的渲染和闡述,在參觀學習了一天之后便認為業已學成,最終只能煉出一堆廢渣。
近年來有不少觀點認為大躍進運動就是錯的,應該徹底地否定和批判,對此筆者是不敢茍同的。在筆者看來,雖然大躍進運動給人民帶來了一場災難,但究其本意還是好的。無論是從中央領導層面還是廣大人民群眾層面,大躍進運動都反映了全國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的普遍愿望。對于歷史事件的評價,我們更應該將自己置于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去探討。大躍進運動時期的中國,內憂外患。內有蔣介石集團時刻妄想反撲大陸,外有蘇聯、美國對我國進行欺壓。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的壓力不可謂不大,而提出各種躍進的口號,也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不希望自己的社會主義國家被扼殺在搖籃里的愿望,這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中央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未對中國經濟基本情況進行充分的認識,加上毛澤東等同志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于求成,最終導致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思想嚴重泛濫。從結果上來看,大躍進運動確實給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但也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教訓,為我國后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警示作用。所以,不論是從初衷還是留下的經驗教訓來看,都不能單純地以對錯評價大躍進運動。
后人研究大躍進運動,不是為了批判它,而是通過研究歷史,反思歷史,從而為如今的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教訓,防止再走老路。在筆者看來,大躍進運動對我們應有以下三點啟示:
其一,大搞群眾運動在經濟建設中行不通。毛澤東同志認為,群眾中蘊藏著極大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只要將它們釋放出來,可以創造任何人間奇跡。群眾運動,在戰爭時期確實可以激發人的積極性,高度的革命熱情足以推翻一切舊的制度。可是經濟發展有其固有的規律,人的主觀能動性固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無限擴大,違反了客觀發展規律只能是適得其反。大躍進運動就是很好的例子,一畝土地的產量就那么多,并不是所謂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而鋼鐵產量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只有那么多,也不是群眾運動就能增加的。我們是需要堅持群眾路線的,但堅持群眾路線并非亂搞群眾運動。只有傾聽群眾的聲音,集中群眾智慧,扎根于群眾,才能尋找到正確的建設路線。大躍進運動反而是先制定了錯誤的導向,再大肆發動群眾運動,破壞現有秩序,明顯是本末倒置了。
其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大躍進運動,之所以能夠放出如此多的衛星,究其根本還是在于并未堅持實事求是的觀點。實事求是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而大躍進運動恰恰是相反的。為了在相互的攀比中不落后,各地紛紛進行造假行為。而更令人詫異的是明顯的造假行為,不僅不受到批評,反而到處宣揚,以至于最后浮夸成風。在如今的經濟建設中,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才能發現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不足。假大空的東西對經濟發展是沒有幫助的,只有扎根實際,才能走的踏實。
其三,防止個人崇拜思想過度盛行,建立健全權力監督機制。大躍進運動的最終發生,與毛澤東等同志的驕傲自滿也是脫離不了干系的。在大躍進運動中,并不是有人不想提出反對意見,而是不敢提出反對意見。這與當時中國盛行的個人崇拜主義是分不開的。毛主席在人民群眾心中占據極重要的地位,人民認為毛主席的一切認識都是正確的,殊不知毛主席也會有犯錯的時候。同時其權力也凌駕于其他同志。在這種高度集權的模式下,任何反對意見都會被打倒,彭德懷同志就是很好地例子。高度集中的權力卻沒有監督和制約機制,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個人獨斷專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躍進的發生也就不足為奇。
此外,不僅對中央的權力需要監督和制約,對地方的權力更需要監督和制約。大躍進時期,很多地方領導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對餓死人的現象不聞不問,同時阻止基層干部將情況報告給中央,將“右傾”的帽子強扣給這些人,甚至對他們迫害致死。為了防止權力的腐敗,我們需要對地方權力進行監管,同時完善信訪舉報制度,防止權力的濫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官員為人民服務,而不是人民為官員服務。
總的來說,大躍進運動帶給中國人民的慘痛教訓,是需要時刻牢記的。然而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這些挫折,因為事物的發展總是前進的、曲折的,沒有這些挫折,也就不能夠給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提供寶貴的經驗財富。我們應該在歷史的發展中吸取教訓,防止重蹈覆轍,為當今和未來的發展規劃出正確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王夢初. 大躍進親歷記[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