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華
【摘 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中承擔著重要作用,一個充滿朝氣、蓬勃向上的班集體離不開班主任的科學管理。要做好一名小學班主任工作,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班級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素質。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細節;習慣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完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視班主任工作,選派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的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突出強調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作用[1]。
假如學校工作是一盤棋, 那么每一個班級都是占一席地的棋子。走活這盤棋, 不能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棋子。掌握和調控棋子,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班主任了[2]。
小學生天性好玩、調皮搗蛋,因此,要做好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至少要承擔四重角色:一是,教師的角色,教授知識,傳道授業解惑也:二是,經理的角色,管理人士,制定班規:三是,保姆的角色,料理班級一切大小瑣碎事務:四是,朋友的角色,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從五個方面談談我的工作心得與體會。
1 培養良好習慣
一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段話:“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并非神話,靠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辛苦付出,想要獲得成功,離不開良好習慣的養成。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明確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3]。如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節奏,是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1.1 培養的良好學習習慣
小學生應具有專心聽講、認真讀書、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完成作業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
其次,教師要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反饋,了解學生作業中的常見錯誤和多發錯誤,讓學生及時糾錯。把書寫整齊、規范的作業有意識地展示給學生,鼓勵更多學生養成書寫整齊、規范的好習慣。
課后復習也尤為重要,每星期可以通過手抄報的形式讓學生寫一寫,畫一畫他們學習所收獲的重點知識,將一星期所學的重點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在教室里布置一個專門展示學生手抄報的展板,將優秀的手抄報進行展示,讓更多的學生學會做整理復習工作。通過多次的評比展示,學生做整理復習手抄報的積極性會明顯提高。
1.2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無數的事實證明,良好的品質往往是從小打下的基礎,而不好的,甚至壞的思想、行為習慣也往往是從小或者小學時期開始的。“改造比塑造更困難”。因此,我經常教育學生遵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從常規抓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使學生養成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遵守紀律、遵守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德、勤儉節約、愛護公物、助人為樂、關心他人的良好習慣。
比如,有的學生損壞桌椅和其他同學的學習用具等毫不可惜,通過道歉與賠償的方式,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過失進行彌補。每周的班會課上,會對班級上的好人好事進行表揚和鼓勵,針對不好的行為習慣進行教育。
無論再忙也會堅持每周一節班會課,用來解決班級里的瑣事、雜事,在班會課上人人有發言權,人人有話語權,班集體的每一件事不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使學生之間更加團結,關系更加和睦,集體榮譽感更強。
1.3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不會擦桌子,不會拖地,更不會洗黑板,因此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首先,要教育學生保持環境衛生,其次,除了每天堅持值日外,每周五下午,我們都會帶領學生進行大掃除,人人參與,互相學習,最后通過學校的衛生檢查,為班集體爭奪衛生紀律紅旗。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當班級獲得流動紅旗時,學生的激動與興奮更調動了他們勞動的積極性。
1.4 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無小事。尤其針對小學生,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尤為重要。每天上課抽出幾分鐘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課間玩耍時注意方式,不追逐打鬧,不做危險的游戲,隨時看到不安全的游戲隨時教育。在校外,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人身安全,不與陌生人搭訕。按時到校,按時回家,安全教育時刻銘記于心。
2 班干部隊伍的組建和培養
要搞好一個班級的工作,就得有一只得力的班干部隊伍。要做好學生各方面工作,單憑班主任一個人是絕對做不好的,只有團隊合作才能使班集體越來越好。有人形象地說,班干部時班干部的左臂右膀,此話很有道理。班干部在班級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培養選拔好學生當班級的班干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和班級責任感。
每學期一開始,第一件班級大事就是選舉班干部,民主推薦和自薦,通過學生的投票最終決定,并給每一名班干部分工負責,明確他們自己的工作。平時對他們的工作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幫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困難,教他們如何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教育班干部以身作則,自己先要做好才能管理他人,大家才會服從你的指令。同時定期召開班委會,由班長主持,表揚做的好的班干部,對做得不夠好的班干部提出建議希望改進。
3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與教育聯系起來就是說,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產生著重大的影響[4]。有人說學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時間長了,學生和你從性格到言行舉止,到看問題的方式方法,都越來越相近。作為與學生距離最近,接觸最多的班主任,我們要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要以身作則。所以,在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中,表揚也好,批評也罷,都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
比如,我要求學生每天早晨都要提前十分鐘到校,做好課前準備,作為老師,我每天都比學生提前五分鐘進教室,也就是說每天我都會提前十五分鐘在教室等每一位學生,當他們走進教室看到正在批改作業的老師,他們也很自覺地拿起書早讀,長期這樣堅持下去,我們班的早讀是最整齊的,學生也是最自覺的。
4 換一種方法與家長聯系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我們關注自己的孩子,甚至希望我們老師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而我們可能聯系家長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沒按我們的要求去做事的時候,這樣家長一看到我們的信息或接到我們的電話就在那里發牢騷,甚至害怕接到我們的電話。我覺得把表揚也作為與家長聯系和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也很重要,可以把學生的優點先明確的告訴家長,再以誠懇的態度提出自己的建議,希望家長幫助孩子改進不足之處,這樣家長就很容易接受老師的意見了。
5 激勵后進生,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
美國心理學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他還發現,一個沒有受到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后,其能力可以發揮到80%—90%。可見,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表揚激勵的運用極為重要。后進生一旦從教師那兒得到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贊美,一個輕柔的撫摸,就會意識到被重視了,被賞識了,便會感到無限的溫暖,產生前進的動力,增強自身的自信心[5]。
平時表揚學生,我們常常是橫向比較,即在所有學生面前表揚某學生之長。對于后進生,則宜采用縱向比較,用他的今天同他的昨天做比較。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一旦有進步,就應抓住機會,及時表揚其“進步點”。
由于后進生常常不被老師注意,甚至淡忘,他們身上的優點就難以被發現。善于觀察的教師能發現后進生身上的優點,并善于及時的表揚激勵,哪怕是一次小小的鼓勵,都可以成為后進生轉變的契機,抓住時機進行表揚,會讓孩子在心底寫下一份自信,也擁有一份成功的喜悅。
班主任工作就是這樣繁瑣而細碎,我作為班主任必須從每件平凡細小的事情做起,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默默辛勤耕耘。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希望,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心血;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育人無止境,管理無邊際,作為班主任,累中也有很多快樂。
【參考文獻】
[1]劉 穎.行動學習: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2]李國漢.專業理想與信念——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動力.
[3]楊連山.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4]劉莉莉.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
[5]王小娟.愛、夸、逼、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四個小策略.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