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國
[摘 要]計算機C語言是一種編程類語言,兼具著低級語言和高級語言的特點,不但適用于應用軟件的開發(fā),而且還是開發(fā)系統(tǒng)軟件強有力的工具。在C語言課堂教學中,也要構建師生之間、教學內容與學生主體之間、課堂教學過程之間的和諧的氛圍,如此,學生才能體味到C語言編程的無限樂趣。
[關鍵詞]C語言;課堂教學;和諧關系
計算機C語言是20世紀70年代開發(fā)的算法語言編譯軟件,它在很多方面繼承和發(fā)揚了已有算法語言的成功的地方,例如數(shù)據(jù)類型、模塊化結構、程序結構化控制等,同時還增加若干其他高級沒有的新的功能,現(xiàn)在不論高職院校還是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專業(yè)均開設此類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圍繞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理論來營造的輕松、和諧、向上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的效率。C語言是人與計算機交換信息的重要工具,只有通過師生之間和諧互動、輕松的、愉快的學習,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自我發(fā)現(xiàn)能力和終身實踐能力,最終促進個性發(fā)展。
一、 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教書與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與責任,也是學校教育全部內容的綜合體現(xiàn)。正確理解了“教書育人”的內涵,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會沿著一個正確而和諧的方向健康地發(fā)展,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只能顧此失彼,欲速不達。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確立師生間平等、對話的關系,讓學生消除各種心理障礙,真正實現(xiàn) “親其師而信其道”。如果學生對教師感興趣,對他所任教的這門課就會全力以赴地試圖去了解、去琢磨、去嘗試、去發(fā)現(xiàn)個中原委,弄清楚其來龍去脈;倘若果真能“樂在其中”,就能“殫精竭慮”,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向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建樹的彼岸前行。
教師理所當然地要為人師表,善于調整自己的情緒,注重外在、內在形象。C語言的學習過程是枯燥的、抽象的、較難理解的,而中職學生更因基礎差、學習能力低,學習C語言時更覺無從下手,感到茫然,那么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注意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注意調適學生優(yōu)越感和自卑感,教師不要隨便說出“你是錯的”、“你真笨”、“你這樣怎么考大學”諸如此類的話,學生答完或演示完后,先給予鼓勵與肯定,再給出答案,正確引導。這樣有利于學生減輕怕犯錯誤的心理壓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成功率。
眾所周知,合作與競爭是現(xiàn)代人才必備的素質。在C語言課堂中有了學生間的合作,才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和內容;有了競爭,學生之間才會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教師要善于協(xié)調同學間的關系。一方面,對有優(yōu)越感的學生要加強引導,鼓勵他們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另一方面,對于有自卑感的同學,教師更要多操心,時刻關心,為他們設計的課堂活動宜簡宜易,循序漸進,讓他們時刻能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樂于參加教學活動。課堂中強調合作,更不能忘記引進競爭機制。競爭可促使學習者刻苦學習,奮力拼搏;增強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但要防止惡意競爭,提倡合作中的競爭、競爭中的合作。
二、捋順教學目標、內容與學生主體的和諧關系
教學目標是該課時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教師在設計課時目標、確立教學內容時一要考慮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材的要求;二要考慮學生年齡特征、認知結構及接受能力,而且要具備準確性、具體性、可操作性、可測性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教師不能隨意改變、有意拔高或降低目標層次要求。此外,一節(jié)課的目標宜集中,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抓不住重點,突不破難點,給學生加重負擔,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教學方法、手段、授課內容與學生主體的是相互依托,和諧統(tǒng)一的。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中職課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為了實現(xiàn)C語言課堂教學多容量、多信息、多趣味、的目標使用方式應與課堂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才能啟發(fā)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積極性,達到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實效的目的。如在講解for循環(huán)結構時,讓學生運用for循環(huán)編程求1到100之間的奇數(shù)之和,可結合教材中的1+2+3+4+……+100求和實例,再次強調for循環(huán)中“表達式3”的功能,并且結合實際生活例子說明“步長”可以是2,可以是3等等。
三、建立課堂教學過程的和諧關系
只有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和諧的課堂教學模式,才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才能提高教學效率。總之, C語言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科學,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保持情感、認知和發(fā)展等方面的和諧,才能培養(yǎng)出適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實用型人才。
教師的提問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思考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來設計的,想千方用百計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問題意識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當代的優(yōu)秀老師應該倡導并引用那些自主的、探究的現(xiàn)代教學模式。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享受思維的快樂、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改變以往教師在課堂上獨白,一言堂,讓學生多練、多說、多問、多表現(xiàn)、多思考,盡量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和活動余地,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有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機會。在計算機實踐操作中,讓學生具備調節(jié)自我情緒的能力,能夠對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負起責任,達到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使我們的計算機C語言教學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
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告訴我:只有心心相印,才能取得豐碩的教學效果。我們的課堂應該讓學生體驗到平等、民主、信任、愉快、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鼓舞、指導和建議,使孩子們形成積極向上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這是一名人民教師的重要職責。
參考文獻:
[1]王森.C語言編程基礎第2版.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雷田玉.計算機軟件基礎.機械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