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洛
[摘 要]視唱練耳作為音樂教學的基礎,主要是由視唱和練耳兩部分構成,視唱旨在培養學生的識譜能力,練耳則是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本文將對視唱練耳課中的即興音樂活動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視唱練耳;即興音樂;現狀;改進方法
視唱練耳教學有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教師通過模唱和聽寫來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通過即興音樂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有效性。本文分別從視唱練耳教學現狀、促進視唱練耳即興音樂活動開展的有效對策,這兩個部分進行闡述。
一、視唱練耳教學現狀
視唱練耳包括三個部分,“視”即要求練習者能夠“識譜”與“視譜”,對樂譜中的各種調試、音符、調號進行熟練掌握;“唱”即要求練習者能夠能夠按照樂譜進行演唱,其唱法包括音調唱名與固定唱名兩種;“練耳”及對練習者的音樂聽覺鍛煉,這種鍛煉一般通過鋼琴彈奏、歌曲音色辨識等,鍛煉練習者的識譜能力與音樂思維。
1.教學理念落后
當前大部分音樂教師在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時仍然應用傳統填鴨式以及滿堂灌的模式,仍然存有的教學理念為以教師為中心,或者教師教,學生學。這種教學方法缺乏新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缺乏學習熱情,因此難以成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音樂思維。舉個例子,在上視唱練耳課時,教師依然是要求學生以教材為基本,伴隨視唱練耳來演唱,這種教學方法過于落后,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課堂教學質量自然無法提高。
2.產生聽覺惰性
聽覺惰性主要是指學生在進行視唱練耳練習的時候,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出現一種被動的聽覺狀態。也就是說,學生在練習視唱練耳的時候,只是被動地接受音樂材料,并且對于音樂材料也只是粗略的聽讀,對于練習沒有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因此也就沒有靈活的音樂思維,從而產生了音樂學習的聽覺惰性。
二、促進視唱練耳即興音樂活動開展的有效對策
1.轉變音樂教學理念
長期以來,音樂教學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當作知識的接受者,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向學生教授知識信息,更要求學生進行單一機械的技能訓練,通過不厭其煩地講解樂理知識,要想促進視唱練耳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適當引入先進音樂教學模式,開展即興音樂活動,使學生學習生活更加豐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另外,音樂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素養,努力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將音樂作為情感的傳遞手段,喚起學生對學習和對生活的熱愛。例如:在授課之前,音樂教師可以將自己對音樂的見解以及情感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自己情感的影響下,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音樂實踐,讓學生能夠從實踐中獲取豐富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進而主動探索和學習音樂知識和音樂技巧。
2.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音樂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合作互助、愉悅身心的學習環境,并在這種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視唱練耳教師應該因材施教,積極引導并且耐心鼓勵那些水平比較差的學生,依據學生性格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在和諧教學氛圍里面將學生學習熱情充分激發出來,使學生擁有良好心態,從而在舞臺演奏中盡情發揮。
3.增強師生溝通互動
為促進視唱練耳的有效開展,教師應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在視唱練耳課堂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印象概念股,讓學生感受旋律所展現的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編簡單的節奏,配合樂曲的演奏。創編時,可以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進行。這種相互討論,共同創造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打造良好的交際網絡,有助于構建和諧的班級團體關系,因此,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能夠得到培養。這對于學生視唱練耳教學的開展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深化課堂教學力度
練耳為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又一重要環節,其教學內容是通過培養練習者的聽覺能力,使其掌握音準與節奏的相關知識。在練耳教學的聽覺鍛煉中,主要是對節奏、節拍、音高、音程等方面進行訓練。通過這樣的練習,讓練習者能夠準確感知樂曲中的節奏變化,并養成一定的音樂想象力,用心去感受音樂中的每一音高。
結束語
視唱練耳是提升聲樂技能的最基本方式,通過視覺、聽覺、歌唱,進而更好地掌握音準與節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大教學力度,將多種措施應用其中,促進學生音樂表達能力與音樂創造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羅凌.視唱練耳教學中即興理念與方法的運用[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2,01:101-106.
[2]肖楠楠.獨特的視唱練耳本土元素——惠東漁歌[J]. 音樂天地,2012,11:39-42.
[3]俞文潔.淺析視唱練耳教學中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J].音樂時空,2015,10: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