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英
[摘 要]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異軍突起,作為新媒體的重要載體,新型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斷涌現。如何做好新媒體產業營銷,成為各家媒體積極探索和創新的議題。本文從一些具體的新媒體營銷案例出發,解析新媒體營銷案例的成功秘訣。同時呼吁新媒體營銷需要恪守底線,遵循新聞規律。在新媒體產業構建過程中,另辟蹊徑的營銷方式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產業;營銷;案例
新媒體產業,顧名思義,就是產業化了的新媒體。我們對于“新媒體產業”的定義是建立在對“新媒體”的概念界定基礎之上的。因此,就內涵來說,新媒體產業是指以數字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等新興技術為依托,以網絡媒體、手機媒體、互動性電視媒體、移動電視、樓宇電視等新興媒體和新型媒體為主要載體,按照工業化標準進行生產、再生產的產業類型,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新媒體產業的外延定義涵蓋很廣。新型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興起促進了新媒體產業的發展,如何營銷創造價值成為新媒體不斷探索的問題,在融媒體時代,諸多新媒體使出渾身解數進行產業營銷,這其中不乏可借鑒的成功案例,雖然有些營銷具有不可復制性,但卻在新媒體產業營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網紅遍地開花 商業探索模式多樣
隨著自媒體的盛行,一個群體迅速崛起,并進入人們的視線,引起熱議,這個群體就是“網紅”,雖然網民對網紅這個群體評價褒貶不一,但網紅確實成為一種現象,并帶來收益,與網紅息息相關的就是網紅經濟。
在眾多網紅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成功的營銷不得不提Papi醬,與Papi醬相關的經濟詞匯就是2200萬。羅振宇作為Papi醬的投資人,將一個Papi醬廣告招標的溝通會的門票定到8000元,這讓聽者震驚,看者咋舌。幾乎所有的人就已經意識到,羅振宇已從“網紅”這一身份成功轉型為“商人”。任誰在招標前都沒想到最終的價格是2200萬,Papi醬拍賣事件之后,越來越多的人想成為網紅,開始各式各樣的營銷。目前看雖然在一定范圍內一定領域里,也有一些網紅吸引了眼球,但是還無人能與Papi醬相媲美,看來想涌入網紅市場需謹慎,畢竟這種成功難以復制。
二、網絡直播 明星效應狂圈粉
如果說Papi醬成為網紅是草根的成功營銷典范,那么視頻直播平臺著實火了不少人。網紅們憑借在手機上視頻直播吃飯、聊天,就能月入數萬甚至百萬,真是羨煞旁人。但是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直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并不具有穩定性。相比較而言,明星們偶爾來一次直播,可是瞬間轟動。前段時間劉濤入駐映客直播,開啟了“劉濤的娛樂日記”,這一事件不但震驚了整個娛樂圈,可以說震驚了話題榜。這是一線當紅明星最先開通網絡直播的案例,劉濤這次網絡直播創造了同時在線人數17萬,開場5分鐘甚至造成直播平臺癱瘓,最終劉濤首次觸電網上直播創造了總收看人數71萬的紀錄。在劉濤和網友互動的過程中,網友有送房子、汽車等道具的,這些道具從幾元到幾千元不等,看著道具在屏幕上飛,網友大呼這飛的都是人民幣,明星就是明星啊。脫口秀主持人金星在自己的節目《金星秀》的一期節目開播前也效仿劉濤來了一次網絡直播,和網友互動,并對這種明星效應展開話題討論。和劉濤有異曲同工之處的還有蔣勁夫,今年一月,他在個人社交網站上開啟了直播模式,邊跑步邊自拍邊與網友對話交流。短短十幾分鐘,就引來900萬網友在線圍觀,50萬人點贊。
網絡直播明星分分鐘圈粉,給使勁渾身解數的網紅們以沉重打擊。網絡直播到底有多大魅力,以映客為例,據相關人士透露,映客直播目前的下載量達6000萬以上,日活躍用戶超過800萬。
三、創新營銷模式 新媒體產業鏈逐步健全
還有一些成功的新媒體營銷案例,比如春晚微信搖紅包,為了湊足“五福”,網民們可是費了不少周折。還有已經淡出人們視線的ASL冰桶挑戰,各路明星、各種綜藝無不加入,被稱為是病毒式的迅速發酵,瘋狂的轉發讓冰桶挑戰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高居不下的網絡,據悉這個活動在短短一個月內集得了2.57億元的捐款。
不論是papi醬、財經女主播、還是明星主播,推廣載體就是視頻及直播平臺,隨著互聯網一次又一次革新,移動直播正成為新時代的互聯網社交平臺和超級入口。
這種“網絡直播—>微信公眾號—>個人品牌—>IP運作—>社群運營”的運營模式,其實是新媒體產業鏈的一個集中體現,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構成這個完整產業鏈缺一不可的要素,每一個環節都為最終的成功營銷奠定了基礎。
安信證券稱,隨著資本市場對“網紅”、視頻直播和移動直播的關注熱情高漲,更多社會資本和創業公司都沖進直播市場,視頻直播市場進入爆發期。包括Facebook CEO扎克伯格都表示,“網絡直播這件事從來沒有令人這么興奮”。
有人說,可以遇見的未來是這樣的,越來越多的網紅會選擇網絡直播這條路包括騰訊、樂視、今日頭條在內的各大平臺,無不在今年把網絡直播作為戰略級的發展項目。可見,在新媒體產業時代,成功的營銷是能夠讓資源變現的法寶,只有廣開思路,搭上融媒體的快車道,才能在紛繁的網絡傳播中收獲不菲的一桶金。
參考文獻:
[1]《中國網絡媒體20年(1994——2014)》,閔大紅著,2016年3月第一版,中國工信出版集團.
[2]《新媒體產業論》宮承波 翁立偉著,2010年12月第一版,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3]《媒介即生活》,查爾斯.斯特林著,2014年6月第一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新聞話語分析系統研究——以媒體標題為視角》史文靜著,2015年6月第一版,黑龍江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