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娟
【摘要】近年來,創業農場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提高農場文化“軟實力”和職工群眾整體素質為目標,從職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和農場文化的實際出發,加大投入,突出特色,樹立品牌,全面推動了文體事業的繁榮發展,在引導價值觀念、教育娛樂群眾、促進經濟發展、保持地方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農場;文體事業;發展一、創業農場文體事業發展的現狀
近幾年,創業農場黨委從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活動內容、加強對外交流、樹立文化品牌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強文體事業的發展,展示文化的魅力,在豐富職工文化生活的同時,有力促進了和諧創業的建設。
1、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不斷夯實
創業農場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占地14000平方米的文化體育廣場2個,農場現有足球場地1個,門球場地2個,籃球場地4個,排球場地4個,乒乓球室3個,臺球室3個,全民健身路徑50件,基本完善了職工群眾體育活動陣地,做到了職工休閑有場所,活動有陣地。
2、文化體育活動異彩紛呈
一是以“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為主線,深入開展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特色文體活動、經常性文體活動,群眾文化活動。創業農場近幾年文體活動逐年增加,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二是以重大節慶日為重點,開展具有節日特色的文化活動。三是以擴大覆蓋面為重點,針對不同群眾開展形式各異的文體活動。
3、對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躍
創業農場不斷拓展對外文化交流渠道,成功舉辦首屆四場足球聯賽;牽頭舉辦“盛世歡歌四場融情”為主題的四場文化交流演出;參加了國家體育總局舉辦的“誰是球王”五人制足球爭霸賽。通過交流活動,極大地提升了場內文體事業水平,特別是提升了農場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二、創業農場文體事業發展的基本經驗
1、加強組織領導,整體聯動
一是健全機構。專門成立了文化局,負責文化活動的排練與演出;二是領導重視,每逢重大活動,都會成立由農場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統一協調、統一組織實施。三是將各項文體活動納入農場建設的總體目標,并于每年年初都制定出全年的活動方案。目前,創業農場的文體活動活動已走向規范化和持續化的健康發展軌道。
2、充分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一是整合社區、學校資源,開展文體活動。二是充分發揮各類文體協會的作用。創業農場根據文體事業發展的需要和職工群眾的愛好,成立了各類文體協會,并充分發揮各類協會的積極性,參與農場各類文化體育活動。三是充分發揮農場文化藝人、藝術能人、體育特長生的作用,開展文體活動。
3、形成文體活動長效機制,提升文化水平
創業農場以文化惠民為目標,逐步形成包括企業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等文化體系,不斷提升文化的層次。從2011年開始,都把文體事業的發展列為職代會場長工作報告的重要一項內容,并納入預算當中。
4、注重文化人才的培訓
創業農場一是通過多種渠道,發現和培養扎根基層的文化能人,農場對群眾中涌現出的拔尖文化藝術人才大膽使用,送出去學習培訓,對其重點培養,充分發揮其在農場重大文化體育活動中的骨干作用。二是則通過招聘各類特長的大學生,充實到文化隊伍當中,三是聘請專家為農場文體活動顧問,吸收青年大學生、文藝愛好者成立了文工團,將文藝人才組織起來,定期對文藝骨干人才進行專業培訓,開展文藝作品創編活動,組織有創編潛質人員參加上級的專業培訓。
三、創業農場文體事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1、文體事業發展基礎薄弱
文體基礎設施存在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功能不全、分布不均衡等問題、缺少室內文化館和體育館,制約了群眾文體活動的常態化,嚴重制約了群眾文化的繁榮發展。
2、基層文化隊伍人員匱乏
一是文體專業技術人才后繼乏人現象突出,二是編導、體育教練、語言類文藝創作等人員廖廖無幾,三是缺少文藝類的拔尖人才。
3、活動經費不足
由于受經費、場地等因素影響,導致農場文化活動出現陣地難鞏固、隊伍難穩定、活動難開展的局面,難以滿足職工群眾“求知、求富、求樂”的需求,部分職工缺乏健康的文化生活,迷信、賭博等不良風氣還有一定的市場。
4、觀念落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有部分職工群眾文化體育意識較差,認為投資文化浪費金錢,而且認為勞動能代替體育鍛煉。在閑暇時間的活動安排上,很多人以“在家看電視”、“打牌下棋”、“串門聊天”為主。甚至有些領導干部,對文體事業也不給予支持,認為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對農場舉辦的文體活動持漠視態度。
四、推動農場文體事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創業農場的文化建設要順應職工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堅持變化變革、傳承創新,不斷開創文體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1、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扎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提高現有文化陣地利用率,不斷完善現有的職工書屋、文化廣場、社區多功能活動室、全民健身路徑、籃排球場地等文化基礎設施,確保讓職工群眾享受到農場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文體事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要為文體系統配備實用性、創新性、專業對口的技術人才,充實、完善文體工作者隊伍。二是建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三是聘請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退休教師、各種文藝骨干和中小學教師作為開展各項活動的師資力量,給群眾文體事業發展注入強大的生命力。
3、加大投入,保證文體事業可持續發展
進一步加大對文體事業經費投入的力度。以農場財政投入為主導,把全年常規性文體活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把文化投入占財政投入的比例列為法定數據。同時,要積極擴大民間資金參與度。
4、打造文化品牌,提升農場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一是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體育資源,把開展文體活動,發展文體事業,作為加強和諧農場建設的重要手段,在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的同時,對職工參與范圍廣、有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的活動項目進行深入挖掘,注重打造富有企業特色和社會影響力的文體活動精品。二是加強農場展示館的建設,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收集各類文字和實物資料,充實展示館的內容,進一步實現農場重點文物古跡和文化遺產的普查、保護與開發工作。三是要不斷總結和完善文體工作好的作法和經驗,創作更多反映職工群眾現實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和體育活動。
5、提高思想認識,擴大文體活動的覆蓋面
我們要切實把職工文體工作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一是要制定企業長期的文體工作思路和宗旨;二是要經常深入基層,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和文化需求,按照“企業要求什么,職工需要什么,我們就開展什么”的思路,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三是要在不同時期確定不同的文體活動主題,使活動形式多樣化,開展具有大眾口味的體育活動,適應不同類型職工群眾需求,做到老少皆宜,全面參與,推動文體活動上臺階;四是要不斷加大對文體活動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的健身意識、參與意識。
6、積極推進文化體育事業改革
依托現有文體資源,借助優越的地理位置,進一步加強與周邊農場開展聯合合作,使建三江管理局的群眾共享文化成果。要積極實行“體教結合”,大力培養青少年文化體育人才,形成人才梯隊,推進文體事業可持續發展。開發文化對外交流項目,擴大民間文化交流,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增強農場的影響力和輻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