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經濟快速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鋼材需求量持續增加,我國鋼鐵產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技術水平、企業競爭力等各個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長期以來,中國的鋼鐵行業內中小企業數目眾多,從而導致市場集中度不高、行業績效差、行業結構不合理。本文通過采用產業經濟學的傳統范式,即結構—行為—績效(SCP)范式來逐步分解中國鋼鐵行業。
【關鍵詞】鋼鐵行業;SCP范式;市場行為;市場結構;市場績效
一、產業描述
1、我國鋼鐵產業現狀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庫存壓力大,重資源、輕下游。原材料采購價格和鋼鐵產品銷售價格形成倒掛,鋼鐵企業普遍虧損。產業布局不合理、分散零亂。點多、面廣、集中度低,生產地區主要集中在河北、遼寧、山西、河南、天津、上海等地。存在資源瓶頸,對進口礦依賴程度強。
2、我國鋼鐵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鐵礦石資源對外依存度高,嚴重威脅鋼鐵工業的健康發展。鋼鐵企業遍地開花,重復建設嚴重。大企業比重提高,小鋼鐵仍占相當份額鋼鐵企業平均技術裝備水平低,結構不合理,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任務十分艱巨。鋼材產品結構性失衡矛盾突出。就我國的鋼鐵產品結構而言,一方面,國內鋼鐵企業的主導產品螺紋鋼、小型材、線材等普通鋼材(長線產品)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術難度的品種(“雙高”產品)有的國內不能生產,有的雖能生產但生產能力嚴重不足,需大量進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隨著國內市場的不斷開放,國產鋼材面臨進口鋼材的沖擊增大,我國鋼鐵市場正在與國際鋼鐵市場接軌,參與國際競爭。
二、市場結構
1、集中度
我國鋼鐵業的市場是壟斷競爭型,產業集中度和縱向一體化程度不高,規模經濟和必要資本量成為主要的進入壁壘。
鋼鐵產業最主要的上游產業是鐵礦石產業,而下游產業則包括汽車制造、船舶生產、機械制造等產業。在鐵礦石產業,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合計占有高達72%的市場份額,在國際鐵礦石市場上處于壟斷性控制地位。在汽車制造業中,產銷量位居世界前五位的汽車公司在國際汽車市場上合計占有59.7%的市場份額。在造船業中,排名前三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合計占有32.3%的市場份額。相比較而言,全國鋼鐵粗鋼產量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合計僅占有17.9%的市場份額;粗鋼產量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的產量也僅占全球總產量的26.4%。
可見,與上下游產業相比全球鋼鐵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集中度相對較低。我國更是如此,鋼鐵行業集中度極其低,鋼鐵市場是寡頭壟斷市場,行業處于被動境地,市場上對上游原料采購、下游產品消費的議價能力非常薄弱。造成如此不利近況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國鋼材消費結構不合理。眾多行業中規模小、工藝裝備小型化、技術水平低的中小型企業大量并存,各地方政府為了增加地方經濟稅收,往往不顧實際急于建設地方鋼鐵中小企業,并幫助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進行發展。這些影響產業集中度的中小企業最大通病是缺乏技術的投入,生產的產品品種單一,產品附加值低,企業規模有限,難以實現規模經濟。
2、產品差異化
按照產業組織理論,企業控制市場的程度取決于使自己產品差異化的成功程度。鋼鐵行業產品差異化的表現形式主要有:
(1)不同鋼鐵企業所生產的鋼鐵產品本身的差別,主要是鋼鐵品種的不同。如寶鋼的優勢在于碳鋼、電鍍鋅、熱鍍鋅等,鞍鋼以中厚板、高別管線為拳頭產品,重軌則是攀鋼的主導產品。
(2)由于企業銷售條件的不同所引起的產品差別。
(3)品牌差異。當前企業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3、進入壁壘
(1)行政性壁壘:國家對鋼鐵項目投資實施核準制,規定了明確的市場準入條件。
(2)資金規模壁壘:對新建的鋼鐵項目在資金規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人才壁壘:鑒于鋼鐵企業生產經營上的復雜性,缺少具有經驗的高素質管理和技術人員。
(4)技術壁壘:成品鋼材出產要一系列復雜流程,每一流程都需配備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鋼鐵產品競爭越來越集中在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上,這也勢必要求企業的科研實力相應提高,對新進入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
4、規模經濟
在我國鋼鐵行業的現狀不盡然是規模經濟,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怎樣解決我國鋼鐵行業的非規模經濟的發展狀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三、市場行為
鋼鐵行業是周期性強的行業,2008年鋼材價格出現雪崩式的下滑,證明由于對全球經濟發展預期悲觀情緒化加重,市場呈現出驚恐心理,金融風暴使我國鋼鐵業提前進入了嚴冬。
1、價格行為
目前我國鋼鐵企業在定價時候主要考慮市場平均價格、競爭對手、下游經銷商的價格承受能力三個因素。目前總的來說我國鋼鐵業由于市場集中度低,單個企業或幾個企業很難調節市場價格,沒有能力確定一個壟斷價格來獲取壟斷利潤。鋼鐵價格基本是隨著國際國內能源的供求關系和政策的變化而不斷波動起伏的狀態。
2、縱向一體化
現代鋼鐵工業是一個龐大的工業生產體系,主要生產部門包括燒結、球團等,還包括有大量的輔助生產部門,如動力、運輸等。從流程上可以看出企業內部組織形式上基本架構為一條鏈子,縱向一體化程度高。
3、研發支出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總體上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人均鋼產量和消費量遠沒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加上鋼鐵生產冶煉技術進步和生產效率提高使鋼鐵行業成本有所下降,作為國民基礎產業的鋼鐵加強了研發支出的比重。全行業已基本形成以企業為主導、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體系,形成科研基地設施建設加強、科研技術增加的良好格局。在高效采選技術、鋼鐵冶煉技術、高端產品研發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結果和進步。
四、市場績效
產業組織理論中,市場績效與企業行為和市場結構不存在單項因果關系,卻直接影響著企業行為和市場結構。
行業利潤:鋼鐵行業是典型的社會化大生產行業,行業利潤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
行業估值:鋼鐵行業企業利潤增速變慢,投資者對于我國鋼鐵股的估值導向趨于低落。
節能減排:鋼鐵工業是資源消耗大、能源消耗大的重工業,節能減排是鋼鐵企業創造社會福利、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
五、對產業組織的政策建議
1、宏觀對策
我國鋼鐵業需抓住時機,變挑戰為機遇。應采取縱向一體化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方式擇機收購國外優質鐵礦石企業。同時,通過橫向一體化,加速兼并重組力度,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形成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體的產業結構,最大限度實現我國鋼鐵產業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另外,國家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不動搖,明確擴大投資和內需的方向不動搖。通過技術創新,使我國發展成為真正的世界鋼鐵強國。
2、具體政策建議
(1)吹響行業“集結號”,加快鋼鐵行業的并購重組;
(2)加強延伸產業鏈,推動鋼鐵行業與上下游行業的鏈接;
(3)把握形勢,促進產業結構根本性轉型;
(4)精細內部管理,大力降低成本;
(5)在新一輪鋼鐵企業聯合重組中,利用他組織和自組織兩種力量,制定合理政策,健全鋼鐵行會等中介協調組織。綜合利用市場手段、法律手段,輔以行政手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健全經營機制,發揮企業自身積極性,實現鋼鐵產業組織調整目標。
【作者簡介】
王池(1996—),女,漢族,河北唐山人,本科學歷,華北理工大學經濟學院2014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