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溝通是人和人之間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在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中,溝通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政輔導員來說,他們肩負著師生溝通、上下交流的重要任務,因此在相應的溝通模式上,也呈現出了一系列的發展變化。本文針對新疆高職院和思政輔導員的溝通藝術的價值、問題及強化措施進行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新疆;高職;思政輔導員;溝通藝術;完善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職業高等教育中也是同樣,從根本上說,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指導者,在青年大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具備了重要的作用。
1 新疆高職院校和思政輔導員的溝通藝術的實施意義
在日常交際往來中,溝通是人和人之間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在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中,溝通工作的開展工作至關重要。通過教學措施的延伸,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思想狀態,進行相應的溝通,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做為依托,對大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溝通藝術中,既包含著語言溝通、情感溝通、形為溝通等方式,也存在著傾聽藝術、理解藝術的相互融入。就新疆地區的職業教育而言,通過完善的溝通藝術,教師能夠向大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解決新疆地區大學生情感困惑、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進一步增進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探究和引導。要想將職業院校的學生培養成為擁有正確人生觀、思想觀和價值觀的全方位人才。通過一系列的強化措施,從溝通藝術的鍛造角度,增進學生的思想發展水平。要想開展適當的溝通藝術,輔導員教師必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溝通者的角色,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對大學生的思想品行進行正確的引導,進行不同的教育演變。
2 新疆高職院校和思政輔導員溝通藝術中存在的問題
2.1 思政輔導員的運行機制缺乏科學性
盡管輔導員在工作中具備重要的思想引導作用,但是在新疆很多高職院校上,思想政治教師和輔導員教師之間都是相互孤立的。思政教師負責教授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包括專業課程的深入。但是輔導員則隸屬于職業學生管理系統,兩者之間雖然有業務的聯系,卻分別擔負著不同的責任。這就導致輔導員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推進上發展緩慢,即使推進了教育功能,也不能進行思政教育的知識和存儲,整體工作缺乏科學運轉的發展態勢。
2.2 高職輔導員的溝通技能較為單一
對于職業院校大學生來說,他們具備了更多的就業壓力和職業需求。但是在職業院校輔導員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很多輔導員都不參與教學管理,這一問題導致新疆各大職業院校中輔導員隊伍的組成質量不佳、發展效果緩慢。很多教師都不懂得輔導員溝通技巧的應用,在具體的教學措施上,難以實現知識結構的多元化發展和全方位的知識合作。
2.3 對思政輔導員的溝通工作認識不夠
在職業教育中,高職院校思政輔導員和學生的溝通是建立在生活、學習的基礎之上,通過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對高校思政輔導員溝通教育的拓展進行深化和發展。但是,各職業院校管理者者和輔導員對思政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視,在大學生健康教育發展理念上創新度不夠,管理進程趨于停滯。
3 增進新疆高職院校和思政輔導員溝通藝術的具體方法
3.1 舒適的藝術表達
在溝通藝術中,語言是最為直接和簡單的形式。在語言表達的基礎上,溝通藝術的達并不是簡單的進行意識傳遞,而是配合語氣、語調、語速等不同的因素,在語言表達的基礎上,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輔導員教師要將學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之上,切勿用一種“師道尊嚴”的辦法,來和學生進行語言交流。實現相互尊重、相互吸引,從而達到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目的。
要照顧一些具備不尋常經歷的學生敏感、脆弱的內心,讓教師能夠扮演朋友、親人、家長的角色,用平和的對話態度和語氣語調,為學生解決日常教學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從而贏得學生的信任。
3.2 當好學生的傾聽者
傾聽是輔導員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溝通技能。這種溝通形式加深了大學生的針對性,通過良好的傾聽,來獲取對學生的理解,并且教師可以在傾聽的過程中,以最快的速度挖掘學生在講述中最優價值的信息。
首先,教師要做到“認真傾聽”。在這一階段中,輔導員教師要通過講座、研討、交流等形式,讓學生能夠在話語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將自己的情感色彩和傾聽內容宣泄出來,對教師充分建立信任的態度,利用語言宣泄和發揮心中的不滿。其次,教師要做到“適當指導”,在傾聽進行到這一階段的時候,教師要和學生進行適當的反饋,用真誠的態度,指出在學生傾聽過程中捕捉到的問題。用溫和的語言,去引導學生的思想認知。并且在必要的時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并運用“我非常理解你”、“我覺得你的想法沒有錯”等肯定的語句,使溝通藝術中的傾聽環節更見成效。
3.3 適當的形態演示藝術
在輔導員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中,非語言性的表達可以通過眼神、動作等形體狀態實現,繼而加深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深度。
美國心理咨詢者CL拉森在心理工作中發現,咨詢師和患者之間的距離在2——3米之間最為適宜,否則,過近過遠的距離,會讓談話人具有壓迫或緊張的感覺。因此,首先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的溝通要注重相互之間的距離。
其次,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微笑、直視雙眼、舉起大拇指、拍肩膀等方法,來拉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當然,這種愿意接近的姿態也是要因人而異的。教師要在形態演示中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加深學生的人際交往水平,減少學生的壓迫感,使溝通交流變得更加流暢。
4 總結
綜上所述,在職業教育中,高校思政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整體教育來說具備重要的意義。從高職院校的思政輔導員的角度來說,他們肩負著師生溝通、相互交流的重要任務,因此在相應的溝通模式上,也呈現出了一系列的發展變化。為此,廣大職業院校高校輔導員要設立多種多樣的溝通藝術的培訓活動,立足于當前教育現狀,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多元化,確保新疆地區乃至全國地區的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更見成效。
參考文獻
[1]何干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語言藝術[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04):54.
[2]劉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談心藝術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2.
[3]曾寧.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溝通技巧淺論[J].改革與開放,2011(24):176-178.
[4]肖傳強,李娟,李乃蓉.加強與大學生溝通交流的技巧[J].人力資源管理,2010(01):50-51.
作者簡介
屠元利(1980-),男,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人。工程碩士學位。現為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思政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為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
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學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庫爾勒國家經濟開發區疆庫爾勒國家經濟8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