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明++韓智穎
摘 要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大學生的信息領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其未來職業生涯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肩負著創新教育的艱巨使命。本文在客觀分析了國內外計算機創新教育現狀基礎上,明確培養思路,探索了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計算機教育培養模式,本文的研究對于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計算機;創新能力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即進入以知識、信息產業為主導產業,整個社會經濟活動都實現信息化、網絡化的經濟時代。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依靠創新驅動推進產業升級,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升級。經濟全球化,信息世界化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也隨之發生變化,掌握知識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惟一標準,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迅速學習掌握新知識的本領,是否具有創新能力。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能否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在其專業領域內創新性地解決職業問題,將成為其職業成熟度的一個重要標志。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肩負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動力的艱巨使命。
1 國內外計算機創新教育現狀對比
在歐美發達國家中,計算機教育早已不只是單純的計算機技術的訓練,主要是培養學生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快速、準確獲取所需信息,注重利用信息技術來獨立學習、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在多領域內進行創新的能力。國外大學在計算機教學中尤其注重與實際需求相結合,采用案例分析、項目驅動、非指導性教學、分組教學、校企聯合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與模式,充分運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形式。
目前來看,我國高校計算機教育與國外高校相比,尚存在以下不足:我國高校的計算機教育在一定程度仍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制約,教師無法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存在著計算機教學內容和實驗環境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的情況,未能將傳統課堂教學的與網絡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實踐教學停留在“驗證性”層面,“設計性”實踐偏少,考核評價方式未能激勵學生創新等問題。因此,培養出的學生在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時的靈活性、獨立性、創造性都相對欠缺,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2 應用型人才創新力培養及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作為一所應用型外國語大學,學校結合自身特點確立了文科院校計算機教學人才培養目標:培養“理論基礎扎實,辦公技能熟練,動手能力強,實踐水平高,具有一定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持續性地進行計算機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出發點,更新教育觀念,突出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優化現有資源,積極探索和構建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實驗平臺,帶動學生積極進行實踐性、創新性、綜合性實驗,探索計算機與信息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新設計。
3 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計算機教育培養模式構建
3.1 完善實踐教學知識體系
實踐教學知識體系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指揮棒,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滲透在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計算機實踐教學內容的設置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創新性的教學內容是學生進行創新的源泉,教學內容不能只來源于課本,要以學生興趣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從實際應用中獲取教學資源,比如從畢業生、實習學生、網絡收集用人單位第一手資料用于教學,保證教學資料跟住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方能激發學生學習和創新的熱情。實踐教學內容要層層遞進,課程實驗劃分為三個層次:以傳授知識點為目的基礎型實驗;以提升實踐能力和靈活運用為目的的綜合型實驗;以提升學生創新設計能力的創新型實驗。三者的比例必須合理分配,構建的知識結構必須科學豐滿。
3.2 合理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創新平臺
想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創新時間和創新空間,需要將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緊密結合,有效地發揮信息輔助平臺的作用, 實現時空無限制的師生、生生間互動交流。在依托網絡信息平臺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好平臺使用情況的監督和調控。包括預先對學生參與網絡學習的時長、形式、頻率等做出明確的規定;要科學地進行考核評價,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對激勵學生創新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學生作品迸發出的創新元素和創新思想要及時給予正向評價,鼓勵學生間進行創新交流,讓靈活的評價方式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主動性。
3.3 競賽激發學生創新熱情
計算機技能大賽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計算機綜合設計應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校級的辦公自動化技能大賽、綜合設計大賽,省級、國家級的大學社計算機設計大賽,學生們的潛能被激發,在指導教師的引領下,充分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緊密結合起來,各具特長的同學組成團隊,互補學習,集思廣益,在設計作品的過程中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創新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或制作出有創新意義的藝術作品。比賽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拓寬了學生知識領域,使其知識結構更為完善,創新成為了主要思維元素,各類賽事的舉辦對計算機教學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4 結束語
本文在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展開研究,在現代化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合格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對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計算機教育培養模式進行了構建。從實踐教學知識體系的完善、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鼓勵學生創新、多元化評價促創新,以賽事激發學生創新熱情等方面進行了探究與實踐,研究成果對提升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計算機教學團隊在不斷進行研究與實踐,在計算機教育過程中通過全方位的改革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社會經濟發展輸送更多合格的、具備一定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艷芳.面向創新能力培養的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4).
[2]何麗.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4(01).
作者簡介
張麗明(1982-),女,現為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計算機教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
韓智穎,女,現為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計算機教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技術應用。
作者單位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計算機教學部 吉林省長春市 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