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獨立學院部分大學生存在學習動力缺失現狀,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成長發展。為改變現狀提升學生培養質量,本文從學習動力缺失的現狀入手,深入分析造成現狀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等相關建議。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的強弱受有關學習的多種因素影響,直接關系到學習質量。當前獨立學院存在部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現狀,由此導致的曠課、留級、退學現象嚴重影響了高等教育的教育質量及學生的個人培養,給高校學生管理帶來了重重困難。鑒于此,誘發獨立學院大學生學習動力成為當下熱點課題。
1 當前獨立學院部分學生學習動力缺失
當前獨立學院部分學生在學習上突出表現為自控力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較低。且該現象呈遞增態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學習無興趣,曠課成習慣。
很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加之因所學專業為父母選擇或被調劑,入學之初便存在厭學、棄學等抵觸情緒學習無興趣,曠課成習慣。大一有選擇的曠課,大二有計劃的逃課,為周圍同學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為班級學風建設增添了阻力,為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困境。
1.2 學習無目標,學業成苦役。
部分學生十年寒窗經過高考過獨木橋式的拼搏,步入大學殿堂,卻找尋不到新的目標。同時,較高中相比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方式有異,在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較高的大學,部分學生失去了方向,將學習視為苦役,能避則避,能躲則躲,渾渾噩噩。
2 當前獨立學院學生學習動力缺失成因分析
為更好的研究獨立學院學生學習動力問題,筆者對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學生進行了有關學習動力的問卷調查。僅就學生學習目的進行調查結果顯示:6.71%的學生選擇的是“為了報答父母”;4.08%的學生選擇“沒有特別的目的”;33.09%的學生選擇“找個好工作”,由此可見部分學生學習的功利性較強。綜合分析,獨立學院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是由多方面成因構成的,即有主觀作用又有客觀因素。
2.1 學習動力受學習主體諸多主觀因素影響
學習動力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多種因素。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當前,部分學生存在學習目標迷茫;學習態度偏激;學習興趣低下的現象。一方面,很多人認為“讀書就是為了上大學”,在這種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學生一旦步入大學奮斗目標消失,迷失方向陷入迷茫階段。另一方面,部分學生未形成正確的學習觀,認為上大學就是為了“拿學位””混文憑”,在學業上缺乏吃苦精神和進取精神。
2.2 學習動力受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學校環境等客觀因素影響。
一方面,由于部分家庭教育失當,耳聞目染中學生形成了“金錢至上,讀書無用”的錯誤教育理念使知識得不到應用的尊重,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受打擊。另一方面,當前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給我們帶來極大精神物質豐富的同時,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實用主義”等負面影響充斥著大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產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偏離了正常學習的航向。再者,由于多年來受應試教育體制影響,部分學生學習缺乏積極性、獨立性,形成了被動學習的學習習慣,不能適應大學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的模式轉變,學習動力缺失突顯。
3 提升當前獨立學院學生學習動力的建議
3.1 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學生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所處環境,正確的價值導向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錯誤的導向會喪失學生的學習動力。鑒于此,學生學習動力的提升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無形中給孩子傳遞了信息,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應給孩子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學校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學校教育更要結合學生特點,建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于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社會作為大的背景,青年學生成長與其密不可分,建設公平、正義、文明的社會環境是時代的呼喚。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讓文明、高雅、健康的文化浸潤大學生的心靈,大學生學習動力必將提升。
3.2 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大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當前獨立學院大學生學習動力欠缺的情況,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斷探索教育方法,針對教育受體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為例。理工學院從2011年起推出了一項重要活動“大學生涯規劃”, 顧名思義意指將職業教育的教育理念引入大學教育,幫助學生借助科學有效的手段,探析自己的大學生活,規劃自己的大學階段。從學生入學之初就幫助學生認清前方的道路,在科學的指引下有步驟、有目標、有規劃的開展大學生活,更科學,更有效,更充實,更精彩的度過大學生涯從而有效提升同學們的學習動力,此活動開展以來受到師生一致好評。
3.3 加強獨立學院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分為人文知識修養與人文精神兩個層面。人文素質教育,是指通過知識傳授、環境感染習得人文知識,形成個人思想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復雜過程。人文素質教育強調的是人的知識、情感、素養全方面發展,是個體和諧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石。面對當前獨立學院部分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現狀,應不斷加強獨立學院人文教育,回望傳統,固本求源,以儒佛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曲徑通幽的傳統精神,培育全面和諧發展人才。
參考文獻
[1]項贈.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問題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1.
[2]楊冠高.獨立學院學生學習動力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人才資源開發,2014(10).
[3]耿艷文.探索思考培養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動力[J].東方企業文化,2014(01).
作者簡介
李小璽(1983-),女,碩士學位。現為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
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 河北省石家莊市 0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