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穎
當前,世界范圍內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數據化已深入到社會各領域、各階層,小到購物網站的推薦廣告、有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大到全國人口遷移的趨勢、相關制度規程的制定,數據無疑都體現出了巨大的作用,一個全新的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信息已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的因素。審計機關要實現對財政資金、國有資產、公共資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和重大政策落實情況的審計監督全覆蓋,信息化是必由之路。審計信息化理所當然成為了審計工作的重要發展方向,同時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適應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的必然條件就是加快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是推動完善國家治理的內在要求,是提升審計監督能力的重要途徑。而大數據是當前審計機關面臨的第一道關口。如何在大數據背景下,運用大數據搞好審計工作,是各級審計機關必須面對的現實,也給審計信息化建設帶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針對大數據下的基層審計信息化建設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大數據審計的思維的樹立
開展大數據審計的關鍵是審計工作中審計思路和思維方式的轉變。國家審計已經逐步介入國家治理的縱向和橫向各方面,面對海量的被審計數據,審計工作的重點不僅需要關注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與合規性,還需要從戰略全局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問題,從審計分析思路上下工夫,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判斷。特別是基層審計機關,要更加注重行業內數據的縱向特征分析及各行業間數據的關聯分析,整體、系統、立體的思考,實現大數據審計價值的最大化。
大數據是繼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的新焦點。大數據的實質是在數據傳輸、收集、儲存的基礎上,對數據的分析挖掘,并由此獲得憑直覺難以發現的有用信息,從而揭示數據隱藏的歷史規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為決策提供參考。大數據源于萬事萬物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反過來影響或決定著我們的一切。
審計依數據而生,用數據說話。大數據具有數據量大、數據類型多、價值密度低、處理速度快的四個特征。在大數據時代,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數據不再是主要的,而大量的是業務數據、關聯數據,數據采集難、管理難、有效運用更難,審計人員不懂得數據分析技術將徹底失去審計資格。但大數據時代也給審計工作轉型升級、職能發揮帶來了機遇,如大數據時代,可以“集中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查、系統研究”輕松實現審計全覆蓋,可以“大兵團”作戰發揮審計整體優勢,可以在苗頭初現時就能揭示問題的起因和趨勢以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等。隨著國家治理理論的發展,審計數據分析將在宏觀決策支持、政策風險與實施效益評價方向上繼續發展,通過對相關大數據的獲取和分析,洞察行業整體走向和制度實施效果,認識演變規律,進而對國家、行業、部門的制度出臺及發展策略做出前瞻性的思考和戰略性的分析。大數據時代,給審計帶來難度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必須正確認識、系統研究、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大數據發揮審計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作用。
二、審計數據資源的拓展與積累
審計數據資源的積累主要通過以下四種途徑:一是日常審計項目的采集的數據。二是通過推動政策出臺,使相關部門單位電子數據報送制度化長期化。三是大力推進聯網審計,通過與被審計單位業務系統連接,實現審計數據的實時采集。四是探索建立與其他部門聯動的數據共享機制,積極與紀檢、社保、地稅、公安、國土等部門建立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共享。基層審計機關要積極依托當地政府的公共數據整合資源的機會,認真分析基層審計業務所需要的數據,積極與信息系統數據資源管理部門研究合理設置。
三、數據利用
審計大數據體系構建好后,如何更好地利用數據是開展好審計工作的關鍵點。單兵作戰、單系統分析、單審計項目應用已經不能適應大數據環境下審計發展的新需求。基層審計機關要著力樹立好大局意識,有效地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建立部門、系統、行業間的大數據審計資源,實現在組織架構、現場管理、數據資源、信息傳遞等多方面的審計大協同作業。基層審計機關大數據利用時首先要考慮各專業審計需求數據的獲取途徑,其次是依托網絡化管理及云計算技術逐步將各個數據平臺、各個數據中心及各級審計機關數據資源進行整合,最終建立起審計大數據環境資源平臺。
基層審計機關在大數據環境下利用數據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努力探索。大數據環境的利用,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要等數據全了再開展審計,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就是紙上談兵。這就要求我們對現有數據充分利用,探索在現有數據下的審計工作的開展。
二是做好審前投入。這里的前期投入主要是指大數據分析工作。可適當設立分析課題,對某些熱點或風險點問題進行常規分析研究,給予團隊一定的時間和人力保障,對共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三是做好法律保障。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從法律上、制度上規范國家審計范圍內各個單位和部門的各類電子數據的規范性以及報送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真實性。進一步完善數據管理機制,做好數據的歸集和管理工作,實現對數據進行集中存儲、統一集約化管理。
四、大數據環境下數據的風險防范
信息是把雙刃劍,大數據更是如此。我們在享受大數據帶來的成果時,也不斷地飽受大數據的侵擾。因此,在大數據的風險管理方面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這就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嚴格按當地保密部門要求對數據傳輸存儲使用過程的保密管理。
二是建立分層的數據分析形式。
三是建立數據授權制。
四是建立數據連續積累、集中存放的工作機制,注重原始數據與審計標準數據、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同步積累,進一步提升電子數據的數量、質量和延續性,規范了數據采集、存儲和使用流程,保障審計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