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鉦普
摘 要:近年來,我國實施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維護了稅收的公平,加快了我國經濟發展,對實現國家階段性政策目標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我國稅收優惠政策也存在很多問題,同樣阻礙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本文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提出我國稅收優惠政策改革建議,希望充分發揮稅收優惠政策的調控功能,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關鍵詞:稅收;優惠政策;問題;改革建議
十八大的報告明確要求必須加快改革財稅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特別強調了對稅收優惠的規范化管理,可見當中央對于稅收優惠工作的重視。為了響應黨的號召,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旨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例如,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文化服務出口免征營業稅,調整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等。但是,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并沒有實現預期目標,幫助企業減輕稅負壓力中仍然困難重重。為什么優惠政策并未明顯緩解企業的稅收負擔?優惠政策的設計有待改善還是優惠的力度仍有待加強?稅收優惠政策是否執行到位?這都是當前我們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為此,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剖析,提出我國稅收優惠政策改革建議,旨在對進一步完善稅收政策幫助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1 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現狀與成效
稅收優惠政策是在長期的歷史演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體包括區域稅收優惠、行業優惠政策、社會福利優惠政策以及涉外稅收優惠政策。在區域稅收優惠方面,主要有對西部大開發實施的稅收優惠政策、自貿區優惠政策等,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崛起以及深圳特區等在農業、基礎工業等方面也給出了不同的政策優惠。并且,國家根據各行業的不同情況出臺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涉及農業、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教育文化產業、高新技術業等各個行業。為了鼓勵慈善事業的發展,我國對慈善捐贈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在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國涉外稅收優惠開始采用了多元化優惠方式,包括加速折舊、減免稅、再投資退稅等間接優惠方式。
通過一系列的稅收政策,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減輕當地人民的稅收負擔。同時,我國稅收優惠政策提高了我國產業的科技水平,為我國產業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吸引了外國資本和技術,帶動我國國內的科學技術的進步方面也有積極意義。
2 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的問題
我國實施的一系列稅收政策維護了稅收的公平,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吸引了外國資本和技術,提高了我國產業的科技水平。但是其存在的問題也不可忽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稅收優惠法律建設不完善
我國目前關于稅收優惠立法過于行政化,缺乏預計可能性。目前我國稅收優惠規范性文件中,大多是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以“通知”命名的形式發布,地方政府采用轉發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稅收政策文件的形式。地方沒有稅收立法權不能協調好財權和事權,容易出現財力不足狀況。稅收立法大部分是授權立法,所以存在稅收優惠措施出現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通知中和行政法規中的現象,導致行政機關擁有了事實上的立法權。并且,這些稅收優惠政策是不同時期根據不同的現實情況制定的,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不免存在不和諧,甚至沖突。
2.2稅收優惠政策效果不明顯
由于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在設置前沒有進行可行性論證,在事后也缺乏有效的性能分析評估,造成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在實踐中效果不明顯,效用低下。
針對中小企業,我國稅收優惠多采用普惠制,但是稅收優惠政策,未根據企業發展的差異化需求進行引導,缺乏靈活、多樣化的間接優惠措施。現行程序也繁雜多樣,限制條件較多,可操作性不強,缺乏引導性和差異化。技術創新難是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面臨的發展瓶頸,但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偏弱。
我國對高新技術產業實行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所得稅優惠上,優惠力度偏小;缺乏鼓勵風險投資的稅收政策,難以形成卓有成效的風險投資機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某些需要稅收扶持的領域還存在一定的政策真空。總體看來,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是落后于高新技術的發展。
在慈善事業的扶持方面,我國能夠享受稅收優惠的慈善組織僅有 60 家左右,能夠給與捐贈者稅收優惠政策的慈善組織太少,嚴重影響了捐贈者的經濟利益和捐贈熱情。同時,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慈善組織審批環節多、難度大、行政成本高等難題,影響了我國稅收優惠激勵作用的發揮。
2.3稅收優惠的管理不規范
我國目前只有《稅收征管法》這一部稅收程序法,但沒有對稅收優惠的決策和執行程序進行統一規定,從而導致各級政府在實施稅收優惠過程中陷入無序狀態。當在特定法沒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我國一般采取援用其他法律的相關條款,如《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條例》,但是這些條款沒有規定相應的責任機制,而且我國稅收優惠的政策性文件多,這些聽證制度更無法依法而循。此外,在稅收優惠政策實踐中,由各級稅務機關內設的監察部門執行監督,而往往這些人不了解稅收如何減免,無法對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進行有效的監督,使稅收優惠政策流于形式,無法充分發揮稅收優惠政策的最終目的。
3 我國稅收政策改革的建議
針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3.1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法律
完善的稅收優惠政策法律是確保稅收優惠政策的規范、公平、透明的有效途徑。針對稅收優惠政策法律建設不完善的問題,應該是加快稅收優惠政策法制化進程。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完善稅收優惠立法政策,提升稅收優惠政策的法律層次;二是清理整合稅收優惠政策,通過歸集整合,由國務院單獨制定統一的稅收優惠法規,對稅收優惠的具體項目、范圍、內容、方法、審批程序、審批辦法、享受稅收優惠的權利與義務、責任等作出詳細規定;三是按照合理分權的原則,規范稅收優惠的管理權限,采取中央授權的方式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優惠政策管理權限。
3.2提高稅收優惠政策效率
從區域優惠方面來說,應保留對中西部落后地區實施的稅收優惠以及對投資和促進技術進步方面的稅收優惠,用法律方式對這些內容進行規范。而對于東部發達地區,之前的稅收優惠已經給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國家的這些優惠政策可以適當減少,甚至予以取消。
從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來看,依靠某一產業是很難維持經濟的快速增長,要對整個產業進行全面升級,產品質量全面提升,應該以建立有利于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為主要方向,更多側重于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和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持。為了使技術創新稅收激勵政策更有效,應該注重流轉稅在促進技術進步方面的作用,更好地發揮流轉稅優惠在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的激勵作用。
對于慈善事業,要加強社會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的宣傳、明確慈善組織的界定、擴大捐贈物范圍,簡化捐贈程序、提高稅前扣除比例、適時開征遺產稅等以提高稅收優惠政策的效率。
3.3加強稅收優惠的管理
稅收優惠執法問題是權力缺少制約監督造成的。在新的形勢下,要從源頭上防治稅收優惠執法權異化,規范執法主體的行為,要完善好以下幾項監督制約機制:首先,要完善稅收優惠執法程序,明確稅收優惠執法權運行的具體程序,完善稅收執法與相關法律的有效銜接。其次,要將稅收執法責任制加以落實,追究執法過程中出現過錯時的責任機制,并對稅務機關內部的稅收優惠執法進行監督,盡量減少執法中的自由裁量權和執法隨意性。再次,要實行稅收優惠執法公示制度。除要求涉及稅收優惠的法律法規都必須以適當的形式予以公開外,還要求稅務執法機關應將稅法優惠執行的程序、情況和結果等采取一定的方式向納稅人公開。
結論
當前,國家有關部門發布了一系列稅收政策,全面覆蓋調結構、穩增長、促發展、惠民生等方面,目的在于給納稅人釋放更多改革紅利,讓納稅人“輕裝上陣”,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是,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其中,稅收優惠法律建設不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效果不明顯,稅收優惠的管理不規范是當前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的主要瓶頸。因此,應該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法律,提高稅收優惠政策效率,加強稅收優惠的管理。
參考文獻
[1]熊偉.法治視野下清理規范稅收優惠政策研究[J].中國法學,2014,06:154-168.
[2]薄建奎,于雅靜,李尋.談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J].當代經濟,2016,26:12-14.
[3]王慧慧.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優化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6,S1:44-48.
[4]孫巖巖.以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為重點優化稅收政策[J].農村經營管理,2015,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