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知
摘要:群眾文化是人們職業外的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發展的社會性文化。由于群眾文化活動是一項人們的自我意識很強的廣泛參與性活動,就使得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在形式上表現為多樣性,加之群眾文化的消費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的口味、年齡、閱歷、知識結構、欣賞水平都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要滿足他們的業余文化需求,就需要在群眾文化管理上不斷創新,以適應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求。本文將對如何發展紅河州群眾文化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和認識。
關鍵詞:群眾文化;文化建設;發展
一、紅河州群眾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于1957年11月18日,地處云南省南部,北與昆明相連,南與越南接壤,東臨曲靖,西接玉溪、普洱。是一個多民族的自治州。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在不斷的快速發展。
紅河州群眾文化工作主要以州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和各縣文化館、站為主線,開設各種文藝培訓班和編導、表演輔導,堅持到社區、鄉村、廠礦、學校活動,開展組織、策劃、輔導、指導等各項群眾文化活動。
二、紅河州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在當前,紅河州的文化建設與快速發展的經濟和日益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相比,則表現得較為滯后,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和諧社會的目標不相適應,具體存在著以下困難和具體問題;
(一)制定出臺扶持政策。按照每年人均0.5元文化事業經費納入州級財政預算,用于政府“買文化”,確保我州各族人民群眾每人每年平均看上一場電影、看到一場戲、擁有一本書。
(二)對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思想認識和管理機制等方面存在不適應問題,沒有制定群眾文化發展規劃和頒布具體的實施辦法。
(三)文化基礎設施嚴重短缺,呈現弱、小、散的特點,文化陣地嚴重萎縮,制約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文化館(站)的基礎建設薄弱,功能發揮不良。
(四)對群眾文化事業的投入不足,群眾文化事業服務功能弱化,文化人才出現斷層,銜接不良。
(五)文化事業體制改革的步伐不大,具體政策不落實,組織實施不到位。
三、進一步明確紅河州群眾文化建設的方法和要求
(一)方法
1.以先進文化引領紅河州文化建設
紅河州群眾文化建設必須與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目標一致,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在思想內容和文化內涵上應從幾個方面著眼:
一是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宣傳與教育作用。
二是在社會倫理上要突出“和”、“美”的觀念,社會倫理要隨著也必然隨著歷史的前進和社會的進步而發生進化。
2.在三個層面加強群眾文化建設
群眾文化建設要從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層面來具體的抓、具體落實、這三個方面實際上是在建設群眾文化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工作的范圍、內容和目標。
----精神文化層面。這個層面的文化是非物態文化,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的樹立、精神的塑造、道德修養的熏陶、文化科學知識的教育、素質能力的培訓、思維方式的引導等方面。
----物質文化層面。這個層面的文化是物態文化,包括文化活動的方式與方法、載體與場所、產品與內容、組織與實現等各個方面。精神文化等一切非物質文化必須通過物質文化來實現。
----制度文化層面。這個層面的文化也是非物態文化,包括社會法律法規、紀律制度、道德準則、風俗習慣、社會約定等。制度文化建設也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步與時俱進,一些好的制度文化要弘揚和完善,一些落后的制度文化要革除,一些適應社會未來發展的新的制度文化要建立,整個社會制度文化要符合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
(二)要求
1.加大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幫助紅河州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為文化的繁榮提供平臺,加大對文化事業人才的培訓教育和選拔使用。
2.建立群眾文化的統計網絡。確立群眾文化統計指標體系,并建立相關的群眾文化發展的統計網絡,準確系統全面地采集、分析和綜合群眾文化發展的第一手資料,以便掌握動態、反映情況、發現問題和提出建議,為發展群眾文化服務。
總之,全州上下要努力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群眾文化事業,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文藝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做到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通過改革和發展,使群眾文化體制富有活力,文化資源充分利用,文化產業全面發展,文化市場健康繁榮,文化事業興旺發達,逐步形成城鎮文化與鄉村文化相提并重,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文化完美結合,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文化設施與文化活動相得益彰,文化生活與文化消費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事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