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婷婷
【摘要】中職涉外護理專業教學有其獨有的特點,既要培養學生具備專業的醫療技術和醫療知識,又要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英語水平。 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兼顧兩者,特別是如何加強涉外專業中職生的英語水平是目前的教學難題。本文旨在針對目前中職涉外護理專業教學的困頓之處探討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涉外護理專業 英語教學 對策
目前,國內各中職院校在逐步開辦涉外護理專業,該專業以培養復合型護理人才為目標,要求畢業生既有專業技能又具備英語語言能力,就業前景良好。面對該專業學生的實際需要,如何切實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中職涉外護理專業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需求的劇增,“護士荒”現象已日益突出地擺在各國醫學界面前。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國外廣闊的就業市場、優良的工作環境、豐厚的報酬以及良好的個人發展前景,吸引著我國護理人員。因此中職醫學院校紛紛開設涉外護理專業,探索國際護士培養模式以適應全球護理發展潮流,培養與國際接軌,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雙語護士。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從事涉外護理工作。中職涉外護理專業不僅成功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途徑,而且促進了護理教學與國際化接軌。
二、中職涉外護理英語教學的困境
針對國際護理人才需求,分析我國護士的實際水平,最主要的還是需過“英語關”。我國學生從初中就已經開設英語課,學習時間漫長。但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偏差,片面追求筆試成績,而學生口語和聽力能力較差。另外,中職學生英語水平普遍較低、離散度高,缺乏英語學習動力和自覺性,學習習慣不好,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生從心理上懼怕英語學習,心理壓力大,口語表達能力差。傳統的灌輸教學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地影響了中職學校英語的教學質量,影響了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三、對策探討
1. 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過去的英語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應注重重塑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進而培養學生在日常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口語運用能力,讓學生懂得學習英語是為了將來能更好的就業服務。應把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 “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 ,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2.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生獨立性極強,自尊心也強,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師生之間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做好學生的老師,循循善誘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膽求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課后做學生知心的朋友,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做一個學生心目中無話不說的知己,給學生的人生之路亮起一束溫暖的心靈之光。教師能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習方法和策略指導,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 因材施教擬定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將來能更好的為就業服務,所以訓練學生日常和在職業場景中的英語口語運用能力,才是老師教學的重中之重。老師要根據涉外護理專業的特點,教授適合學生職場的英語口語。
4.課堂教學重在精講多練。根據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計劃,在課程體系設計中加大英語實訓課的比例,體現針對性和實用性。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明確學生的地位,克服傳統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重師輕生,重教輕學,重理論輕訓練,強調重視語言的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的時間要求精減為課時的三分之一,隨之學生英語練習的時間大量增加,約占課時的三分之二,每節課不要求講的多而在于講的精,精講多練,把注意力放在學生掌握的知識質量上。
5.注重課外活動。我國學生開設外語的時間較早,而很多人語言能力并不強,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缺乏語言環境。語言只有在與人溝通中不斷應用,才能得到不斷地提高。因此在學習英語時要注重開展課外的英語活動時間,努力為學生創造語言的環境。在正常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加入了大量的英語活動,如英語與英語語調模仿練習、英語聽力練習、英語故事會活動、英語雙人口語等專項訓練,在學習中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使之把學到的語言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有其獨有的特點,就是要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講解,使學生打好基礎,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緊密結合醫療護理專業,繼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水平。只要在教學中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強、技術能力硬的涉外護士將不再是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難題。
參考文獻:
[1]陳烽.中國當代社會的八大轉型[J].社會科學.19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