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昵昵
海德格爾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園。”我們的文化家園和精神家園都是以語言為“根”,根繁才能葉茂。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其教學應該卓而有效。但是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常常出現的是不足為鮮的以講代讀、以解代練,整節課是教師口若懸河,字詞句篇,條分縷析,面面俱到,可謂用心良苦,但結果卻是課堂成了師者的獨角戲,大舞臺,學生只是充當個“啞巴觀眾”。結果只會是造就了一批應試低能生,或者是大多數學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為之而“發憤圖強”。這是與素質教育背離的教學情況。它會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嚴重影響了整體的教學質量。因此,最好的教學應該是順應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則,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每位學生的創造力,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在原有程度上得到發展,贏取收獲。它就是—分層教學。
教育家布魯姆在其掌握學習理論中說:“只要在提供恰當的材料和進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據此我們就確定了分層教學是這樣一種教學方法:以因材施教為原則;認識到初中生在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特征上的差異,對英語的興趣和愛好的差異,以及對英語知識接受能力等的各種差異;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從而有利于學生在英語學科素質上的普遍提高。那農村初中英語的分層教學該如何進行呢?筆者以自身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對學情分層,優化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思想氛圍
真誠而友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分層教學的首要前提。也只有師生能和睦相處才能真正做好分層教學。因此我們在進行分層教學前,要先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層。孔子曾說過了解學生就得“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我們要用此方法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有區別的教育,這是對我國優良教育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也符合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其次,我們要讓學生明白進行分層教學不是降低教學要求,更不是放棄差生的教學,而是有意識的促進各層次學生內在潛力的充分發揮,更是找到每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充分利用教師引導者的效力,逐漸向整體優化發展。絕不能讓學生走進思想的誤區,產生不愿接受低層次教學,甚至產生心理上的抵觸。教師要讓學生都覺悟起來,爭做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多肯定和鼓勵學生,為學生的收獲而喜悅,并及時點贊,使學生獲得自我效能感。
二、對備課分層
教師在認真鉆研教材、課程標準的情況下,必須分層備課。我們要設計出一套分層次的教學過程,并對教學目標進行細致的分層,確定本堂課的共同目標和層次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具體的要求。
三、對課堂上的教學和練習分層
對課堂教學進行分層是英語分層教學中最難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師將自己的教學機智發揮到極點,并詮釋愛的最佳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在新授知識和提問練習的環節應該從易到難、從低到高,多層次立體化的彈性教學。我們要盡全力的鼓勵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適當引導學困生勇往直前,幫助中等生排憂解難,啟發優等生積極探索,進行歸納總結和變式探索。
同時,教師還應該把練習分層,讓各層學生的學習成果得以進一步強化,并及時鞏固。
四、對家庭作業分層布置
家庭作業可以及時反饋給教師關于此堂課上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能看到教學效果,布置得當的話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知識。因此家作也得多層次設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題量和難度的作業,也供不同層次學生選擇,使得作業的量和難度達到維果夫斯基所提出的“跳一跳,摘到桃”的效果。從而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附帶的,教師在批改作業時也應該盡可能的分層批閱。
例如:Section A(1a-Grammar Focus)的家庭作業分層設計
A:抄寫Grammar Focus三篇,并背誦;
B:利用Grammar Focus的句子編寫一個對話;
C:根據本單元話題制作一個問卷調查表。
要求:每位學生至少完成一個作業,如果完成兩個的免除背誦對話2D,全部完成的免除單詞聽寫和背誦對話2D 任務。
五、對測試和評價分層
測試如同一把檢驗學情和教學效果的尺,但是量盡萬物不能是同一把。所以教師在測試時,也需用不同要求、不同標準去衡量,在編制試卷時也得有梯度,堅持以基礎題為主,拔高題為輔,在分值上鼓勵加分制。
那么在分層評價上教師應堅持三個原則:針對學困生,堅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積極尋找他們的閃光點,適時肯定他們的進步,喚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對中等生堅持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而優等生則采取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高要求,促使他們不斷超越自我;最后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六、小結
在進行分層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們驚喜的發現學生的個性得到良性的發展,學習積極性也得到普遍的提高,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增強了學習的自主性,培養了創造力和強烈的競爭意識。但分層教學之路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最終評價時師生不免會以分數論成敗,這樣對學困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打擊很大;迫于中考的壓力,還沒找到一個合理的評價模式。所以在分層教學之路上“吾將繼續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