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華
【摘要】英語閱讀教學課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語言的交際能力。本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將從閱讀與閱讀能力的關系、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等方面進行闡述,以期能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能,成為有獨立閱讀能力的人。
【關鍵詞】閱讀 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 問題 途徑
按照外語學習的規律,中學階段應該進行充分的閱讀訓練,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自學和引用語言的基礎。作為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提高學生攝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培養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一、閱讀與閱讀能力的關系
1.閱讀的定義。閱讀的定義本身難以界定,各個學者對閱讀也存在著不同的理解,眾說紛紜。閱讀應是讀者利用句法、句義、語音線索、篇章知識以及讀者已有的知識經驗,對由視覺輸入的語言文字符號的信息進行解碼,獲取作者想表達的信息。
2.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指從閱讀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及對文意理解的速度和準確性。它包括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閱讀首先要求能理解,理解包括理解作者用文字表達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在這一過程中,僅理解詞和句子層次的語言結構是不夠的,重要的是篇章層次的知識結構。這樣讀者才能利用已有的知識(包括文化知識和生活經驗)對文章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推斷,從而確切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
閱讀能力的高低不僅表現為理解程度,還表現為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和閱讀速度是閱讀能力不可分割的要素。理解能力差,速度不可能快;不講究速度,就不是高效率的理解。
3.閱讀教學。閱讀教學就是使學生在語言運用過程中掌握語言。它以大量的語言材料接觸和所用為條件,以不斷潛意識的地吸取消化語言材料、規則,形成語感為基本過程。因此,閱讀教學法的基礎便是廣泛的有計劃的課內外閱讀,使學生接觸不同的文章,擴大學生的知識背景。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閱讀技巧,培養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具體而言,就是使學生學會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去預測、思考和判斷,實現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意義,領會作者的意圖。
二、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
有效的閱讀和良好的習慣是分不開的。要成功地進行閱讀課的教學,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好的閱讀者在閱讀文章時,盡管腦力活動非常緊張復雜,但除了眼球轉動和手指翻動書頁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部位的動作,同時也沒有除書頁翻動以外的任何聲音,否則,勢必要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率。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閱讀的過程因人而異,學生作為每一個獨立的學習個體千差萬別,在學習方法、興趣方面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使得閱讀理解實踐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
1.死板僵硬閱讀法。
2.忽視主題閱讀法。
3.缺乏聯想功能。
4.沒有背景信息。
四、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
本人借鑒現代教學理念,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閱讀教學的方法,以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和理解水平,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這一方法可概括為:準備充分,導讀詳細,復習強化。
1.閱讀的準備階段(preparation for reading)或閱讀前的活動(pre-reading activities)。準備階段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教師必須認真備好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課前要認真研讀和把握教材,挖掘教材內容,確定重點和難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詳略比例,精心設計每個教學步驟,盡量多考慮授課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并做好必要的應對準備。第二方面:學生閱讀之前老師及時給學生提供有關背景知識材料和預習練習。指導學生預習背景知識材料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其視野,并能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為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開一個好頭,做好必要的心理和知識上的準備。
2.在閱讀中的活動(while-reading activities)。本階段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取較詳細的篇章信息(checking detailed information),了解熟悉課文中生疏的詞匯、短語、結構等語言現象。在簡短的第一次閱讀以及檢測和討論其答案之后,學生已了解全文的梗概。教師可使用快捷問題(quick questions)和適度的講解、討論來梳理全文的信息和語言。教師也可以設置細節性問題或讓學生填表等,讓學生帶任務進行第二次閱讀,然后討論、講解。
教師也可談論有關的話題,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放松讀前的緊張心理,也可用以舊帶新的方法學習有關生詞、短評。
3.閱讀后的活動(post-reading activities) 。此階段側重于對課文中語言形式的掌握和運用,對文章結構的分析以及文章的第二層次即意圖層次的理解。教師可根據課文提出記憶性問題、理解性問題、創造性問題、評價性問題,要求學生課后回答,可采用朗讀、背誦、表演課文、縮寫、擴寫或改寫課文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并能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應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教師應始終圍繞學生來設計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的同時教給他們遨游的本領。只有這樣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我們的英語教學才能為改革開發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春洞,戴忠信.英語閱讀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