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摘要】教師群體對“差異教學法”存在長期誤解與誤用,并陷入了一個誤區,導致該方法不能得到徹底貫徹甚至遭受了各路批判。在糾正適用方法之后進行實證研究,誤區不攻自破,并可以據此闡明“差異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應用。
【關鍵詞】英語教學 “差異教學法” 誤區
“差異教學法”是指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以及與整體共性的比較而進行的具有差異性、趨異性、針對性、個體性的教學系統。“差異教學法”實際上承繼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經由現代的發展理論、交往理論、矛盾理論、系統理論而統合出的普適于整體教學過程的教育基本方法論。
英語教學中,“差異教學法”的實地應用更具有適應性與優越性,這是由英語課堂的接受主體、教育主體、教學手段、教學進度以及結果展示等各個環節所決定的,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能夠敏銳地并且準確地把握學生的英語學習進度和學習收效,究其原因,語言學習不僅僅是一個思維過程,更是一個生理機能的延展過程;高中英語教學尤其需要“差異教學法”的介入,高中教學的階段性和承上啟下的功能性確定了英語教學一方面要使得整體進度達到教學大綱的標準,另一方面使得個人的英語水平到達與個體差異化目標以及個體差異化狀態相吻合的程度,“差異教學法”的擴展功能便在于此。
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根本緣由與對“差異教學法”的錯誤理解和機械適用不無關系。在此,“差異教學法”過分苛求細節以至于大大增加了教師工作的負擔,從而在另一個側面影響到了整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是一個在實踐中經常展現的問題,也是理論層面對“差異教學法”批判的集中之處,若要整體解決“差異教學法“高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誤區應當首先從此開始。
一、誤區之澄清——一個實證的角度
誤區最大的批判之處在于教職工的負擔上,對于教師隊伍而言,一定的工作時間和其他自由可支配的時間要符合科學的比例,尤其在英語教學之中,工作時間不宜過分拉長、自由時間不應過多占用。”時間“成為誤區澄清的主線,實證研究是進行誤區澄清的重要手段。本次實證研究選取了P市的A高中、D高中、E高中、Q高中以及Z高中為調研對象,并對高中的英語教師進行了“差異教學法“的訓練,糾正了其在適用該方法過程中的種種錯誤舉動,具體而言,實證研究先以五所高中本身教師的工作量作為研究對象,進而以教師放棄”差異教學法“的工作量(傳統工作量)為研究對象,最后與教師糾正”差異教學法“適用后的工作量進行對比,其中,工作量剔除了上班時間。具體圖示(下表中,橫軸為五所高中,縱軸為每日教師剔除上班時間的工作量,單位為小時/天)如下:
依照圖示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教師的傳統工作量與正確適用“差異教學法”之時的工作量相差無幾。由圖可以看出,五所高中的教師傳統工作量范圍為2.0~4.0小時/天,而再正確適用“差異教學法”之時的工作量也在此區間內。值得注意的是,在適用“差異教學法”的情況下,教師的工作量要稍微多于傳統的工作量,這是由于“差異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了解學生更高的要求,并且超出的時間在0.1~0.5小時/天不等,基本也在合理區間之內,事實上并不會造成教師的負擔過重。
第二,教師在錯誤適用“差異教學法”的工作量遠遠高于傳統和正確適用“差異教學法”的工作量。如圖所示,教師在錯誤適用“差異教學法”時工作量在4.0~6.0小時/天的區間范圍內,較其余兩者要多出2.0~3.0小時/天不等。這是由于,“差異教學法”的錯誤運用導致了教師過分在意學生的單獨個性并且在精益求精的要求之下努力制定出每個同學不同的教學方法,工作性質由一名公共教師轉換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家庭教師、私人教師,從而大大增重了工作負擔。
二、誤區之走出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是關于矛盾論思想的經典描述,其精神就可以被用來正確理解與適用“差異教學法”,除此之外,我們也要運用系統論、發展論、實踐論等觀點理性看待“差異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適用:
第一,高中英語教學的“差異教學法”不可忽視學生的整體特征。就高中的本質而言,群體教學、公共教學是其根本;對于英語教學的本質而言,人與人流暢交流的工具應當是其目標。因此,學生的整體性特征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對學生的個性考察和計劃制定。
第二,高中英語教學的“差異教學法”不可激化學生個性之間的沖突。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性格、特質、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差異教學法”并不是強調對學生優秀的一面予以強化,弱化學生不利的一面,而應當以一種全面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的英語教學。
第三,高中英語教學的“差異教學法”在實際應用中應當靈活運用。“差異教學法”已經有了不同的表現形式,如作為策略看待、作為方法看待、作為思路看待等,但最主要的在于將“差異教學法”的精神予以貫徹,并且發揮“差異教學法”的優點,即針對不同的學生依據其個性,并根據整體情況制定學生的教學發展模式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