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
摘要:在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的大環境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廣泛關注的重大問題之一。本文以在全國最為經濟發達的深圳經濟特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分析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及其問題,并剖析了就業難的原因,提出學校改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做好自我調整等方面改進對策,希望對解決高校就業難問題的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就業問題;就業指導
一、深圳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現狀
2016年,深圳市本地生源畢業生3萬余人,加上外地生源、來深求職及往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深圳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預計在25-30萬人,就業總量壓力大。在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巨大、結構性矛盾等長期存在的問題沒有明顯緩解,今后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復雜。主要表現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隨著大學擴招政策的推行,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再加上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企事業等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量下降,致使大學生就業的供給和需求之間失去平衡。 其次,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并沒有與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標準相匹配,畢業生自身缺乏對自我客觀、系統、科學的認識,常出現高估自己能力的現象,擇業期望值過高。把待遇是否優厚、是否在大中城市、交通是否便利等作為選擇標準,對工作方式以及對工作環境的喜好不明確,缺乏對職業和自我的合理認識和定位、職業決策和選擇能力等。導致供求雙方供需結構不相稱,出現了“有位無人”和“有人無位”并存的現象。最后,隨著工作人員年齡結構的改變,高校畢業生作為年輕群體,在就業難的形勢下,已經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安定發展。
二、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及分析
(一)從學校層面分析
高校專業設置和學業設計結構不合理。一是社會在科技、文化、經營管理等方面日新月異,而學校傳遞給學生的知識不能及時保持與社會接軌,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二是有的學校只顧追求時間效應,超越本校的辦學培養實力,盲目開辦一些所謂的熱門專業,結果造成在某些熱門專業人才供過于求。三是學校缺乏完善的就業指導工作。長期以來高校缺乏有效的就業指導服務,就業指導體制不完善,服務不到位,或者工作過于空泛。高校就業指導課只有形式沒有內容,基本是停留在教材上,未能結合現狀,形成豐富的指導模式。四是就業渠道不充足,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就業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很多就業信息不能及時傳遞給學生。
(二)畢業生個人因素
高校學生對于自身定位不夠準確。一是大學畢業生都向往進入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但是客觀上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熱衷于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工資水平較高的地區,全國各地高校畢業生涌入造成發達地區的人才競爭激烈,就業壓力顯著增加。二是就業期望值過高增加就業難度。就業期望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三自身知識結構不合理,能力不足,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心理,嚴重影響高校畢業生的自身發展和職業發展。
三、解決大學就業難的幾點對策
(一)高校必須適時改變現有的培養模式
高校必須要適應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向教育服務型轉變,以提高技能和應用能力為出發點,調整課程設置和專業設置,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高校應加強對高校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倡導高校畢業生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合理規劃職業發展方向,并強化就業團體輔導、就業咨詢服務、就業渠道建設等支持功能。
(二)利用互聯網信息開拓就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新渠道
互聯網信息比高校教材更為生動,具體,富于感染力,視聽結合,更有利于學生吸收新知。互聯網能夠提供豐富的示例,對學生具體參與就業過程中提供更好的啟示和參考。高校也可通過互聯網平臺,讓學生有機會直接與各用人單位的從業者、面試官進行交流,使學生獲得第一手的訊息和資料。就業指導工作者也能夠及時的到互聯網上“充電”,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瀏覽成功就業指導實例,適時的改變授課方式和內容,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成效。
(三)學校企業相連,疏通就業渠道
建立暢通的就業渠道是學生就業率高低的基礎。學校要保證經費投入,搞好就業基地建設,組織好校園就業雙選會采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用人單位到學校舉辦大型供需見面會和專場招聘會,既加強了學校與用人單位的溝通,又降低了畢業生就業成本,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率。
(四)高校畢業生應從自身實際出發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要樹立自主意識和使命意識。自主意識強調高校畢業生要清楚認識就業形勢和認識自我價值,腳踏實地,培養自己的就業能力,豐富知識結構;就業使命意識,是指高校畢業生要根據今后面臨的就業形勢調整就業期待和學習內容,努力為將來就業提高適應能力和知識儲備。職業規劃應伴隨高校畢業生活的始終,每個學生要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充分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為個人走向職業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總之,高校畢業生們只有直面我國現階段的就業狀況,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認清形勢,轉變觀念,調節心態,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確定合理的擇業目標,保持良好的就業心態。通過自身的努力,特別是黨和政府、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高校畢業生們一定能順利就業,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