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
摘要:對比一組數據能夠說明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大學畢業生1999年330萬,2016年760萬,說明畢業生數量爆發式的增長。此時科學的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將將產生巨大作用。而另一方面,人均首崗時間、應聘意愿符合率卻非常低,顯示出我國大學生的就業距離良性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本文重點從職業生涯的系統化設計方面講解,重心放在促進畢業生就業穩定性方面,目標是促使畢業生在穩定就業情況下,通過經驗積累,從而晉升并且實現自己就業價值的目的。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問題;系統設計及其重要性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現狀以及對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需要
在討論此議題時可以來看一組數據:按我公司從2016年9月初到12月末的招聘情況來總結,得出這下表數據:
大學生樣本總數280份(簡歷),合格達標2人(總共錄取5人,其余3人接近合格)。從表中能夠觀察到一下幾點:
(一)從人均首崗年限指標對比,合格達標者大大高于不合格者。說明首崗年限越長應聘成功率越高。
(二)從投遞簡歷選擇本行業的原因對比, 2.14%的人產生了33.4%的成功率,即同比產生了33.4%÷2.14% = 15.6倍的貢獻率。說明了在喜歡的、有興趣的行業,應聘成功率很高。
經綜合分析,以上兩個結論究其根本就在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系統化、以及系統化設計的重要性。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需要規劃設計
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系統化,是有目的的、系統化的招聘與培養,協助大學生進行更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形成更高效的就業與發展。
(一)就業形勢與現狀需要職業生涯進行設計
受經濟過熱的影響,大學生在畢業時經常受環境影響,選擇職業時出現偏差,導致前文中的“首崗工作年限”比較短。而且,其子項中,不合格者大大低于錄取者,說明了大學生在首次成為勞動力初期,進行的再次選擇。因此職業生涯進行規劃設計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學生自身對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
正視中國的教育現狀,從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均是以文化課為主,極少極少引入對學生走上社會的前瞻性教育與引導,導致大學生首次就業時,很難分辨出自己適合的職業與崗位。因此執業生涯規劃成為必須。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需要系統化
(一)職業生涯設計需要系統化
結合上文,要降低以上大學生首次就業后的再次選擇比例,達到穩定就業與企業合理用人的目的,就必須系統化的將職業指導融入到社會的引導、用人單位的招聘、培訓、考核等等環節中,只有這樣,才能甄別分流、培養大學生長期穩定的就業。
(二)職業生涯中系統化設計意識淡薄,對未來缺少合理規劃。恰恰對未來的設計才是職業生涯中對系統化要求的重點
1.在完成廣東省教育廳《廣東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現狀與對策研究》的課題中,對于一些高職院校進行了職業生涯規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參加調查的一千名大學生中,一年級學生中大部分人沒有考慮過職業生涯設計;二、三年級學生中對自己進行了清晰、長期職業生涯設計的人只有17%,遠低于一半。這種由于在選擇職業方向的偏差以及失誤,使得大學生職業選擇非常具有盲目性。因此,系統性的職業生涯設計應與大學生文化課學習一同進行。
2.自我認知欠缺,職業目標受周邊環境影響被理想化。通過對以往的職業生涯設計規劃大賽學生作品的分析,可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自我認知是通過社交環境與宣傳逐步形成的,有很大盲目性及從眾性,職業目標較為理想化,不能結合實際情況。
3.對環境的評估較模糊,盲目的進行社會實踐。很多學生出于對就業的未知與恐懼,在大學學習期間考了無數個職業資格證書,參加多項社團及促銷等兼職活動,但并未真正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從適合自身專業、自己的興趣、愛好、環境等多方面綜合考慮與個人所匹配的工作。
總之,大學生由于在職業生涯設計中對社會就業情況認知不足,常出現嚴重影響全面發展計劃及職業生涯設計的思想與行為,并對于理性就業及職業的發展反而起到負面作用。
參考文獻:
[1]據工作時間長短可將職業生涯分為五個階段.http://www.zhujiangrc.com/news/48440.html
[2]個人職業生涯周期管理.http://www.docin.com/p-78061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