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蓉,李雪娟,白 冰
(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
盤龍江是昆明市的母親河,是滇池“湖外截污措施”的主要實施河道之一,具有治理和保護代表性,是昆明市政府經濟與環保兩手抓的重點治理對象。本文就盤龍江羅丈村橋段進行監測,希望對于接下來的治理和保護提出意見和依據。
使用表層采樣器采樣,采集水樣類型為瞬時水樣,水樣采集量為每份5L。
分別從羅丈村橋的上、中、下游間隔500~800 m設置3個采樣點,每隔兩周采樣監測,每個控制斷面采瞬時水樣1次。
監測指標主要有DO、pH值、高錳酸鹽指數、氨氮、SS,測定方法主要根據《水和廢水監測方法(第四版)》 ,DO、pH值均采用電極法;高錳酸鹽指數采用酸性高錳酸鉀法;氨氮采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SS采樣重量法。
根據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盤龍江的保護目標是Ⅲ類水,由表1可知,除SS沒有標準無法比較外,其余的pH值、DO、氨氮、CODMn指標均達標。
由圖1、圖2可知,pH值在冬季的變化規律不明顯,在3個采樣點上的變化趨勢也不明顯。ph值DO隨著季節的變化,從入冬到末冬越來越低,這與水溫的差異有關系,也符合規律;在3個采樣點上的變化也不明顯。

表1 水質項目指標的監測數據總表 mg/L

圖1 pH值的變化趨勢

圖2 DO的變化趨勢

圖3 高錳酸鹽指數的變化趨勢

圖4 氨氮的變化趨勢
由圖3、圖4可知,高錳酸鹽指數隨著季節的變化,初冬的值比到末冬值要高,且冬季中期數據變化基本不變,這與水溫的差異有關系,也符合規律。氨氮隨著季節的變化,初冬的值比到末冬的值高,說明水質越來越好;在3個采樣點上的變化也不明顯。
由圖5可知,SS隨著季節的變化,初冬的值比和末動值比冬季中期要低,這與水溫的差異有關系,也符合規律。在3個采樣點上的變化趨勢不明顯。

圖5 SS的變化趨勢
綜上所述,除SS沒有標準無法比較,其余的4項指標(pH值、DO、氨氮、CODMn)均能達到Ⅲ類的要求,說明盤龍江羅丈村橋段水質現狀良好,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很有成效;除pH值以外,氨氮、高錳酸鹽指數、SS的季節變化規律基本一致,水質隨季節變化越來越好。以上結果有力地證明了盤龍江的保護措施大有成效,特別是在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全線貫通后,盤龍江的水質越來越好 ,希望政府能再加大保護力度,防治結合,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讓我們的母親河越來越美。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2]國家環保總局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方法(第四版)[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3]郭曉敏,張彩平.環境監測[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4]吳來燕,薛懷軍,何文豪,等.武漢市菱角湖沉積物中營養元素的分布特征[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