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平
施秉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貴州施秉 556200
妊娠合并梅毒15例的母嬰阻斷及隨診臨床分析
曾祥平
施秉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貴州施秉 556200
梅毒是當前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是由蒼白螺旋體通過直接接觸感染的一種疾病類型,屬于慢性全身性疾病。妊娠合并梅毒指的是妊娠階段出現的梅毒或者潛伏梅毒,孕婦通過胎盤因素傳染給胎兒,早期治療階段可以采用抗生素進行輔助治療,減少其他炎癥。但是在治療過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早期不良癥狀可能被控制,但是忽略了早期正規治療,導致在孕檢階段發現疾病,此時尋求母嬰阻斷治療,針對其特殊性,必須從實際情況入手,提前對癥狀進行評價和分析,結合病例結果進行分析和治療。本次研究中選擇妊娠合并梅毒1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母嬰阻斷以及隨診效果進行評價。
妊娠合并梅毒;母嬰阻斷;臨床效果
孕齡女性是梅毒的易感人群,近些年來該病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妊娠梅毒和先天梅毒對母嬰有嚴重的影響,直接危害母嬰健康。針對其特殊性,必須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和掌握,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隨診工作,根據診斷結果進行預后治療。
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4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5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在 23-41歲,平均年齡(26.5 ±2.5)歲。其中初產婦9例,經產婦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研究標準。診斷標準如下:孕婦本身或者配偶有婚外性行為、梅毒感染史或者有流產史或者死胎等做現象。經過病理學檢查后,梅毒血清學檢查呈現出陽性。新生兒診斷標準:新生兒和母親血清學檢查后呈現出陽性,新生兒出現鼻炎、鼻塞或者病理性黃疸等不良癥狀。
在本次研究中對所有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進行檢查,對就診的孕婦采用快速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進行實驗,對陽性及時進行對應的滴度實驗,進一步進行旋體實驗檢查。經過確診后,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干預治療,給予芐星青霉素200萬U,兩側臀部肌肉注射,一周1次,半個月為一個療程。同時對患者進行RPR檢查,妊娠前4個月和末 3個月進行。對滴度進行控制。所有患者治療結束后對配偶進行檢查,為了避免再次感染的現象,需要適當進行過敏反應檢查,以常規性檢查為主,適當進行隔離治療[1]。
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在本從研究中對15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16周前治療的患者10例,16周后治療的患者5例,治療有效的人數13例,新生兒阻斷率為86.7%,治療效果比較明顯。
梅毒是由于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傳染疾病,通過性接觸的方式傳播,此外胎盤垂直傳播后,對患者機體有嚴重的影響。臨床實踐證明,該病的發生幾率逐漸提升,對患者自身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針對病情特殊性和復雜性,需要掌握隨診治療的具體要求,以阻斷治療和評估作為基礎,做好預后診斷和分析工作,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產生不良癥狀[2]。
由于臨床研究中青霉素的應用比較廣泛,在很多區域,梅毒給妊娠帶來不良反應的幾率比較小,考慮到臨床病癥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需要提前對疾病類型進行掌握,以有效控制作為基礎,妊娠期梅毒可能會給妊娠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甚至出現流產或者死胎等癥狀,考慮到臨床病癥以及診斷具體要求,必須從實際情況入手,做好病情診斷和評估工作,最大程度減少受感染患兒的消極影響。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因素出現相關后遺癥,被稱為是先天感染,表現為全身器官感染?;純簳霈F早產、貧血等癥狀,如果不及時進行阻斷,必然造成無法估計的影響[3]。
先天梅毒的預防和診斷起到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據臨床診斷要求進行,以妊娠期為主,需要提前對患者進行干預和處理,占實踐證明,提前進行干預和阻斷,其優勢明顯。由于存在潛伏的現象,因此要提前進行病理學檢查,對陽性患者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干預時機對病情也有一定的影響,需要提前對患者病情進行掌握。臨床研究階段,妊娠合并梅毒是否選擇終止妊娠是一個難題,多數發達國家對篩選和檢查有嚴格的要求,能讓患者在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療,能對梅毒起到控制的作用,通常情況下不提倡終止妊娠。部分學者認為妊娠合并梅毒經過規范化的治療后,能控制早產、死胎或者其他不良癥狀,其發病幾率比較低,但是由于整體上治療難度比較大,甚至會存在先天感染的現象,因此做好進行終止妊娠。根據臨床結果可知,對患者病癥就行分析后,按照治療指標和具體要求進行干預和控制,能最大程度減少感染的現象[4]。妊娠超過 20周的患者感染幾率高。根據診斷報告可知,梅毒高發階段,需要動員每一位孕產婦接受檢查,避免出現漏診的現象。妊娠期檢查需要征求產婦的意見,從實際情況入手,掌握驅梅指標后進行干預性調整。考慮到應用指標的具體要求,為了避免出現先天梅毒或者其他不良癥狀,必須保證母嬰安全,做好臨床鑒別和診斷工作[5]。
當前臨床發展機制不斷完善,梅毒孕婦妊娠 16-20周通過胎盤的因素感染胎兒,妊娠16周前,受到胎盤細胞以及屏障和隔離作用,梅毒螺旋體很難通過胎盤,因此感染的幾率比較小,但是16周以后,由于絨毛本身具有滋養作用,因此會逐漸萎縮,失去阻礙作用,梅毒容易進入到胎兒體內。當前對臨床母嬰阻斷的看法不一,需要提前對患者病癥進行分析,根據診斷結果和類型提升阻斷率,做好預后干預治療工作,妊娠16周前可以完全預防梅毒的發生。考慮到臨床治療的具體情況,必須提前對病癥類型進行掌握,根據具體情況做好隨診工作,最大程度滿肚孕婦自身需求[6]。
當前對妊娠合并梅毒通常應用阻斷方式,能避免傳播,芐星青霉素能阻斷梅毒的母嬰傳播,降低圍產兒的死亡率。根據臨床治療情況可知,進行有效的干預和后續治療,能減少不良癥狀的發生幾率。在孕婦檢查階段需要進行適當的指導和教育,進行婚前醫學檢查,如果存在異常情況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治療。實踐證明盡最大可能阻斷梅毒的傳播,能起到明顯的控制作用。
在本從研究中對15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16周前治療的患者10例,16周后治療的患者5例,治療有效的人數13例,新生兒阻斷率為86.7%,治療效果比較明顯。說明妊娠期產檢中出現梅毒的患者例數比較多,考慮到臨床具體治療情況的要求,需要提前掌握患者病癥,給予積極治療,征求患者同意后選擇終止妊娠,進行2年的治療后,對身體進行檢查后,各項身體指標正常,方可重新妊娠。
綜上所述,對于未能終止妊娠的患者提前進行阻斷干預,同時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能最大程度減少先天梅毒的產生,保證母嬰健康。
[1]陳俊橋,劉素銀.妊娠合并梅毒40例母嬰阻斷的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24:131.
[2]張萍萍,肖峰,蔡耘,竇娟,陳惠芹,王清文.妊娠合并梅毒對新生兒的影響——附46例報告[J].新醫學,2011,08:527-529.
[3]王蘭,白淑芬,楊立新.妊娠合并梅毒、乙型肝炎、艾滋病臨床狀況分析[J].現代醫學,2014,11:1297-1299.
[4]孫楊燕,蘇慧,凌靜,朱玉蓮,譚潔.妊娠合并梅毒 105例流行特征及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05:758-760.
[5]李蘭濤,薛莉,董雅琴,于杰,陳秀麗,李冬梅.妊娠梅毒母嬰阻斷的護理觀察及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09:1401-1402.
[6]張肖民,張榮娜,林淑欽等.妊娠梅毒 192例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10(02):100-102.
R713.8
A
1672-5018(2017)02-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