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染色體片段代換系的研究進展………………………… 蓋江濤,黨志國,王 鵬1(1)
烯效唑生物學效用研究進展……………………… 陸 艷,李 佳,孫 健,等1(6)
氮肥利用對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影響概述…………………… 陳 浩,張秀英,周 游,等1(11)
缺氮處理對青稞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韋澤秀,徐齊君,扎 桑,等2(1)
近50年來山東省農業熱量資源時空變化分析…………………… 高燕軍,韓榮青,趙明華,等2(10)
大麥苗的營養價值及應用…………………………鄭慧敏,王 軍,王夢竹2(20)
葉面肥對農作物阻鎘效應機制研究進展……………………… 張梅華,姜朵朵,于 松,等3(1)
炭基有機肥對小麥產量及麥季農田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馮瑞興,何 胥,施潔君,等3(6)
淺析東北地區玉米種植模式及其發展趨勢………………………………………… 王海洋3(12)
水稻耐鹽育種研究進展……………………… 孫明法,嚴國紅,王愛民,等4(1)
利用Excel對粳稻全蛋白質組蛋白序列進行有序化管理……………………………謝振華,田繼微4(10)
萌動玉米籽粒中α-淀粉酶的時空變化…………………… 王鳳鳳,劉衛國,陸海燕,等4(16)
大麥黃花葉病抗性及其對農藝性狀的影響研究……………………… 李秀麗,李 贏,李建波,等5(1)
西藏青稞品種甘農大7號白粉菌誘導早期應答基因SSH文庫的構建及分析……………………… 徐齊君,王玉林,原紅軍,等5(8)
不同肥料滴灌追施對春小麥光合參數及產量的影響………………………………趙 斌,通樂嘎5(13)
青稞新光合作用相關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巴桑玉珍,扎 桑,王玉林,等6(1)
長江中下游及黃淮冬麥區小麥主栽品種耐鹽性評價…………………… 邢錦城,陳 超,董 靜,等6(8)
NaHCO3脅迫處理對青稞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扎 桑,韋澤秀,徐齊君,等6(14)
行距和密度對稻茬小麥淮麥28群體質量及產量形成的影響………… 徐啟來,王靜靜,杜洪艷,等1(15)
超高產小麥群體特征及其配套技術研究…………………… 倪艷云,閔思桂,宋桂香,等1(19)
青貯玉米生物產量與主要農藝性狀的相關性…………………… 段震宇,張小偉,王 婷,等1(24)
西藏不同青稞品種的品質差異分析…………………………張唐偉,余耀斌,拉 瓊1(28)
南粳9108缽苗機插不同播種量對比試驗研究…………………… 李忠芹,孫大武,司宏明,等1(33)
秈型光溫敏兩用核不育系鹽161S選育與利用…………………… 孫明法,嚴國紅,唐紅生,等1(36)
超級稻南粳9108毯式缽苗機插精確定量栽培技術…………………………黃萍霞,董愛瑞,吉學成1(39)
二棱與六棱大麥雜交進行種質資源創新和新品種選育……………… 李作安,周 軍,黨愛華,等2(23)
寧麥19不同播種期與播種量比較試驗…………………… 華 榮,袁 紅,朱海鵬,等2(28)
小麥新品種淮麥39選育及栽培技術…………………… 王安邦,顧正中,周羊梅,等2(31)
膜下滴灌栽培水稻品種農藝性狀相關性與主成份分析……………… 趙雙玲,陳 林,胡成成,等3(15)
臨沂塘稻品種資源的鑒定與利用評價…………………… 陳 峰,朱其松,張 及,等3(19)
播種期對新疆啤酒大麥農藝性狀與蛋白質含量的影響……………………向 莉,齊軍倉,李培玲3(22)
西藏14份紫青稞農藝性狀的綜合分析與評價………………………………… 馮西博,何 燕4(20)
浙江省7個大麥新品種性狀和適應性比較………………………………… 李 忠,朱靖環4(24)
不同播種量對濟麥22產量及其構成的影響…………………… 方懷信,張紅葉,崔 嶺,等4(29)
22個玉米雜交組合農藝性狀的主成分和動態聚類分析……………… 倪正斌,朱俊凱,孫紅芹,等5(18)
河西地區6個燕麥品種形態特征與種子產量的比較………………… 李天銀,潘玉鑫,劉 軍,等5(23)
鐵嶺地區鮮食糯玉米不同播種期與栽培方式試驗…………………………孫東升,劉成啟,宮淑霞5(29)
農機農藝融合下甜高粱規模化高效栽培管理與收割利用技術……… 王致和,唐桃霞,張肖凌,等5(33)
不同基質育秧對水稻不同秧齡秧苗素質和最終產量的影響………… 于洪喜,吳 干,卞春雷,等5(38)
不同海拔地區對大麥農藝性狀和品質的影響…………………… 郭 銘,閆 棟,馬增科,等6(22)
青藏高原東部峽谷農林交錯帶秋播冬青稞品種區域試驗…………… 朱明霞,強小林,曾亞文,等6(30)
康青系列青稞品種的選育經驗分析…………………… 劉廷輝,楊開俊,唐 瑤,等6(35)
連陰雨天氣條件下小麥遲播抗災栽培策略調整及成效……………… 倪艷云,陸佩玲,閔思桂,等6(38)
晚播小麥生育特點及配套栽培技術……………………… 劉翠蓮,王 穎,劉秀梅,等6(44)
2種低毒殺蟲劑防治水稻粘蟲示范試驗…………………… 黃 芊,蔣顯斌,凌 炎,等1(42)
張家口市鮮食玉米病害調查及防治藥劑的篩選…………………… 尉文彬,許雅慧,李金生,等1(46)
國外引進裸大麥資源黃花葉病抗性鑒定…………………… 喬海龍,欒海業,陳 健,等1(50)
新型硝硫基復合肥對玉米生長情況及產量的影響…………………… 許家磊,高進華,胡照順,等2(33)
不同藥劑處理對小麥赤霉病藥效和保綠防衰效果試驗……………… 孫月照,花金順,許懷萍,等2(37)
解淀粉桿菌(Lx-11)防治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田間防效………………………李曉琴,張緒科,楊國兆2(43)
青枯病對不同玉米品種(系)產量的影響…………………… 劉 彥,付 強,趙永剛,等2(46)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稻麥輪作田小麥赤霉病發生危害的影響……… 段云輝,李 勇,孫國俊,等3(28)
性信息素粘膠誘捕器和頻振式殺蟲燈誘捕二代亞洲玉米螟成蟲數量的比較…………… 劉雙祿3(32)
稻飛虱對4種新煙堿類殺蟲劑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 邢玉平,姚 琴,朱兆香,等3(37)
不同藥劑對麥田看麥娘屬(Alopecurus)雜草的防除效果……………… 伏 進,章銀珊,周 娟,等3(41)
10個青稞國家區域試驗品種(系)的豐產穩產性分析…………………………秦 燕,雷 高,央 措4(32)
大理州11個大麥新品系綜合性狀的比較分析…………………… 蔡秋華,劉 帆,楊俊青,等4(35)
小麥莖基腐病原菌的分離與鑒定…………………… 姚 琴,胡廣斌,邢玉平,等4(40)
幾種殺菌劑對水稻葉瘟和穗頸瘟的防效比較…………………… 楊本香,蔣 晴,耿輝輝,等4(45)
鹽堿地工程化排鹽——水稻種植管理技術探析…………………… 閆 波,胡延濤,蔡 苗,等5(42)
水稻個性化施肥技術效應分析…………………………………程雅梅,袁麗敏5(47)
江蘇沿海地區無公害春玉米生產技術規程…………………… 倪正斌,王陳燕,孫紅芹,等6(49)
防治小麥赤霉病有效藥劑的篩選與田間藥效試驗…………………… 徐娜娜,宋化穩,莊占興,等6(52)
基于GIS的江蘇省冬小麥植被物候時空分析…………………………………李 娜,司林靜1(53)
鹽城市種糧大戶退地棄種原因分析與對策………………………………………… 包相群1(57)
江蘇沿海灘涂農牧結合技術體系的構思…………………………崔士友,張 蛟,翟彩嬌2(50)
2016年蘇州地區小麥赤霉病流行特點及原因分析…………………………李 俊,楊平俊,沈 晴2(54)
南陽地區谷子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的研究與探討…………………… 鞠 樂,強學杰,牛銀亭,等3(45)
2016年水稻細菌性基腐病重發原因與防控對策…………………… 王春蘭,邰德良,梅愛中,等3(48)
民國制造——漢口福新第五面粉廠制粉技術探析………………………………………… 劉光輝3(51)
基于關鍵氣象因子的遼寧省水稻產量動態預報…………………… 李琳琳,王 婷,李雨鴻,等4(50)
菏澤夏玉米生育期主要氣象條件的探析…………………………張翠英,高 飛,劉曉華4(55)
寧麥19號機條播秸稈全量還田高產栽培技術…………………………常書琴,孫建榮,華 榮4(59)
寧夏固原地區主要作物需水量對近年氣候變化的響應……………… 郭曉雷,張學藝,劉 靜,等5(50)
小麥籽粒理化特性及面粉生產方法概述………………………………………… 劉光輝5(56)
做大做強“射陽大米”品牌,助推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黃哲儒,周正寬,程兆堂,等5(62)
大麥青飼(貯)種養結合生產技術…………………… 王 瑞,陳曉東,顧江濤,等6(56)
江蘇沿海地區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仰海洲,徐 曙,陳曉靜6(59)
日處理小麥300 t面粉生產線技術改造前后比較………………………………………… 劉光輝6(62)
高產抗病啤酒大麥新品種——墾啤麥12…………………… 李作安,周 軍,吳明海,等1(59)
青稞新品種康青10號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劉廷輝,楊開俊,謝世剛,等1(61)
中熟中粳稻品種連粳12號及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 譚維娜,孫法軍,王 艷,等2(58)
蘇麥188江蘇沿海墾區高產栽培技術…………………………李忠芹,孫大武,楊玉紅2(61)
啤酒大麥新品種蘇啤7號的選育經過及品種特性…………………… 喬海龍,沈會權,陳 健,等3(58)
青稞糧草雙高新品種藏青27的選育與栽培技術…………………… 靳玉龍,周珠揚,白 婷,等3(60)
糧草雙高飼料大麥新品種——皖飼麥1號…………………… 季昌好,王 瑞,陳曉東,等4(61)
糧草雙高型飼料大麥新品種皖飼2號的選育…………………… 季昌好,王 瑞,陳曉東,等5(65)
高產型雜交水稻新組合川谷優2516的選育及應用…………………… 張選明,毛靜軒,劉志立,等6(65)
旱地小麥新品種云麥70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張中平,孫永海,善從銳,等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