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濤,龐博文
(河北省安國市醫院,河北 安國 071200)
用Ⅰ期腸切除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效果觀察
龐 濤,龐博文
(河北省安國市醫院,河北 安國 071200)
目的:探討用Ⅰ期腸切除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間河北省安國市醫院收治的40例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采用Ⅰ期腸切除吻合術對這40例患者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其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及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結果:這40例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手術,沒有患者在圍手術期內死亡,其手術的平均用時為(163.86±16.71)min,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226.35±40.93)ml,住院的平均時間為(15.89±3.74)d。術后,有1例患者并發了肺部感染,有1例患者并發了切口開裂,有3例患者并發了切口感染,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5%。結論:用Ⅰ期腸切除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顯著,且患者術后的并發癥較少。
Ⅰ期腸切除吻合術;結腸癌;急性腸梗阻;并發癥
結腸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該病在40~50歲的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多數結腸癌患者在患病早期并無明顯的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逐漸出現腹脹、腹瀉、腹痛、消化不良及排血便等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因癌灶阻塞腸腔而誘發急性腸梗阻[1]。臨床研究表明,結腸癌患者一旦并發急性腸梗阻,會對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產生嚴重的影響[2]。為了探討用Ⅰ期腸切除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筆者對近年來河北省安國市醫院收治的40例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間河北省安國市醫院收治的40例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4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診斷標準,均經實驗室檢查和內鏡檢查得到確診。其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齡介于46~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48±4.65)歲。其中,有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32例,完全性腸梗阻患者8例。梗阻部位:升結腸發生梗阻的患者有6例,降結腸發生梗阻的患者有4例,橫結腸發生梗阻的患者有4例,乙狀結腸發生梗阻的患者有15例,盲結腸發生梗阻的患者有5例,結腸肝曲處發生梗阻的患者有6例。
采用Ⅰ期腸切除吻合術對這40例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術前,糾正患者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紊亂及脫水等情況。對合并貧血、低蛋白血癥的患者進行對癥治療。術中,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進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下腹部做一個切口,切開其皮膚、腹壁及腹膜,探查其腫瘤的具體位置。用紗布對患者腫瘤近端、遠端的腸管進行結扎,以免腫瘤細胞脫落擴散至其腸管內。對患者腸梗阻近端的腸管進行造口減壓處理,排除其腸管內的積糞。對于腫瘤位于右半結腸的患者,將其右半結腸切除,切除的范圍包括其回腸的末段及盲腸、升結腸、橫結腸的右半部,同時切除其部分大網膜及胃網膜的血管,切斷其盲腸動脈、右結腸動脈及中結腸動脈,然后對這些靜脈進行結扎處理,最后對其回腸與橫結腸的斷端進行吻合處理。對于腫瘤位于左半結腸的患者,先將其病變的部分腸管切除,然后切除其闌尾,但必須將其闌尾殘端保留1~2cm,將無菌輸血器管插入其闌尾殘端,然后進行結扎。用3000ml的生理鹽水對患者的結腸進行灌洗,之后再用200ml濃度為0.2%的甲硝唑注射液進行灌洗,將其結腸內的內容物完全排出,待灌洗液轉為清亮后,拔除其闌尾殘端內的輸血器導管,妥善處理其闌尾殘端。最后對患者腸管的斷端進行吻合處理,并于吻合口外層使用網膜進行固定。為患者放置引流管,逐層關閉其腹腔,術后用抗生素對其進行預防性抗感染治療,同時對其進行營養支持和抑酸治療。
觀察并記錄這40例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及其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
這40例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手術,沒有患者在圍手術期內死亡,其手術的平均用時為(163.86±16.71)min,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226.35±40.93)ml,住院的平均時間為(15.89±3.74)d。術后,有1例患者并發了肺部感染,有1例患者并發了切口開裂,有3例患者并發了切口感染,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5%。
臨床研究表明,由結腸癌所引發的腸梗阻多屬于不完全性腸梗阻,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腹脹、惡心、間歇性腹痛等。解除梗阻、防止腸壞死的發生是臨床上對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患者進行治療的關鍵[3]。近年來,隨著腸道灌洗技術及腸腔減壓技術的不斷發展,Ⅰ期腸切除吻合術已被臨床上廣泛應用于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治療中,且取得了顯著的療效。與分期手術相比,Ⅰ期腸切除吻合術既能避免給患者帶來多次痛苦,同時又能預防腫瘤醫源性轉移和播散情況的發生[4,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這40例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手術,沒有患者在圍手術期內死亡,其手術的平均用時為(163.86±16.71)min,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226.35±40.93)ml,住院的平均時間為(15.89±3.74)d。術后,有1例患者并發了肺部感染,有1例患者并發了切口開裂,有3例患者并發了切口感染,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5%??梢?,用Ⅰ期腸切除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顯著,且患者術后的并發癥較少。此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宋明東,謝偉,林良輝,等.Ⅰ期切除吻合術治療左半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3):50-52.
[2]楊勇.Ⅰ期腸切除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療效觀察[J].延邊醫學,2015,15(144):21-22.
[3]陳晨.Ⅰ期腸切除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4,1(28):163-164..
[4]邱兆磊,王振杰,紀忠,等.45例老年急性腸梗阻外科診治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11):1754-1756.
[5]王重植,曾良玉.應用左半結腸切除Ⅰ期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并發腸梗阻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4):251-252.
R730.5
B
2095-7629-(2017)6-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