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飛 林永利 朱冰

[摘要]目的 探討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慢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7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闌尾切除術,觀察組實施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疼痛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明顯更少(P<0.01)。肛門排氣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P<0.01),術后疼痛評分明顯更低(P<0.01)。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86%,與對照組的11.43%相比,觀察組明顯更低(P<0.05)。結論 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慢性闌尾炎可有效減輕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創傷,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術后恢復。
[關鍵詞]慢性闌尾炎;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常規闌尾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 R65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a)-0023-03
慢性闌尾炎屬于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率較高,主要表現為腹痛,多呈間歇性的反復發作,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或治療不當,很可能會引發腹膜炎等病變,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3],因此,臨床上應對慢性闌尾炎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闌尾切除術是治療慢性闌尾炎的常用方法,而采取何種手術方式進行治療還有待商榷[4]。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屬于新型的闌尾切除手術,本研究探討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慢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本研究的納入標準:被確診為慢性闌尾炎;具備闌尾切除術的手術指征;臨床資料完整;知情同意,配合研究。排除合并有其他嚴重系統性病變患者、全身感染性病變患者、免疫功能障礙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麻醉藥物禁忌患者、臨床資料欠缺患者。此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許可,符合倫理學要求。
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0例。對照組中,男37例,女33例;年齡21~69歲,平均(45.17±15.62)歲;患病時間6個月~3年,平均(1.83±0.89)年。觀察組中,男38例,女32例;年齡20~70歲,平均(45.29±15.86)歲;患病時間5個月~3年,平均(1.77±0.84)年。兩組性別、年齡、患病時間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闌尾切除術,具體步驟如下:①患者均采取膀胱截石體位,行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②以患者腹部右髂前上棘麥氏點為中心做手術切口,切口長度約為4 cm,將皮膚及皮下組織依次切開,使用醫用剪刀將腹外斜肌腱膜剪開,剪開腹膜,使用無菌紗布將腹腔內積液拭盡,提起腹膜使其外翻,用甲狀腺拉鉤將腹膜牽開,在肉眼直視下,使用卵圓鉗將小腸及大網膜推開,循著盲腸和結腸帶至闌尾,提起闌尾至切口外,使闌尾充分暴露;③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闌尾進行相應方向的切除,如橫紋切口、斜向切口等,并以荷包縫合針法將闌尾殘端進行縫合包埋;④待創面止血成功且未再出現滲血,使用生理鹽水對腹腔進行沖洗,采用4號縫線逐層關閉腹腔。
觀察組實施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體步驟如下:①術前排空膀胱,取頭低腳高左側臥位,行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②于患者臍上緣做1個弧形切口,將氣腹針置入,在腹腔內建立CO2氣腹,使氣腹壓力維持在10~12 mmHg,撤出氣腹針,將一根0.5 cm的套管置于切口中央位置,將腹腔鏡經套管置入;③分別在切口兩端放置1根0.5 cm的套管,對腹腔進行探查,對闌尾進行定位后,將抓鉗器置入,將闌尾提起,使闌尾充分顯露;④采用分離鉗對闌尾根部的系膜做分離孔,并對血管、系膜進行夾閉,采用電凝刀于夾閉位置1 cm處將系膜離斷,夾住闌尾根部,對闌尾進行切除,經中央套管將切除的闌尾取出;⑤如創面無出血,則可將腹腔內積液、膿性液體吸凈,常規置入引流管,縫合切口。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疼痛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其中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總分為0~10分,0分表示無痛感,10分表示疼痛十分劇烈且無法耐受,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5]。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明顯更少(P<0.01)(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情況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P<0.01),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疼痛評分明顯更低(P<0.01)(表2)。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86%,共有2例患者在術后出現并發癥,包括1例腹膜炎、1例切口感染;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1.43%,共有8例患者在術后出現并發癥,包括1例腹膜炎、5例切口感染、2例粘連性腸梗阻。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χ2=3.877,P=0.049)。
3討論
慢性闌尾炎的臨床特征以管壁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管腔狹窄、闌尾扭曲、粘連為主,可分為原發性慢性闌尾炎和繼發性慢性闌尾炎[6]。原發性慢性闌尾炎的發病通常較不明顯,病程較長,多為間斷性發作,不具有急性發作史,而繼發性慢性闌尾炎主要是指急性闌尾炎治療后殘留的闌尾炎性病變,久治不愈,可能會出現多次反復性的急性發作[7-9]。慢性闌尾炎的臨床表現以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為主,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故臨床上應對慢性闌尾炎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10]。
手術治療是慢性闌尾炎的有效治療方法,但在選擇手術方式時應謹慎。常見的闌尾炎切除術主要包括常規開腹闌尾切除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其中開腹闌尾切除術是闌尾炎手術的傳統方式,其手術禁忌證相對較少,治療成本較低,在基層醫院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但傳統闌尾切除手術的切口較大,術后切口愈合較慢,且容易引發切口感染、腹膜炎等并發癥,還容易遺留瘢痕,對患者的外形美觀度造成影響[11-12]。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屬于微創手術,其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廣泛化,在腹腔鏡下對闌尾進行切除,可有效縮小手術切口,減輕患者的痛苦和手術操作對機體組織的創傷,有利于術后切口愈合和恢復[13]。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是在常規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而成的手術方式,具備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所有優點,且能夠減少對患者機體穿刺的孔數,但其手術難度相對增高,對手術醫師的操作要求較高,在臨床上尚未廣泛展開應用,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明顯更少,肛門排氣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術后疼痛評分明顯更低,說明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手術步驟進行了優化,并不會延長手術時間,可在保證手術時間不延長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減少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減輕患者機體的損傷,同時還能有效促進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減輕疼痛,加快患者術后康復。此外,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低,這說明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更具有安全性,可盡可能地減少術后患者的并發癥情況,這可能是由于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創傷較小,穿刺孔相對較少,術后相關風險因素也更少。
綜上所述,在慢性闌尾炎的臨床治療中,實施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可有效減輕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創傷,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術后恢復。
[參考文獻]
[1]孟凡強,寧武,牛晉衛,等.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慢性闌尾炎58例[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3,28(6):421-423.
[2]趙剛,高峻,李勝偉,等.常規器械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2):153-155.
[3]Qiu J,Yuan H,Chen S,et al.Single-port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versus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nonrandomized comparative studies[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14,24(1):12-21.
[4]曹成,趙寶波.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12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2,17(2):133.
[5]陳闖,蔣厚文,郝立俊,等.懸吊式免氣腹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臨床分析[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5,20(2):137-139.
[6]冀強,宋浪,段旭寧,等.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切口及腹腔感染的預防[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5,46(9):928-929.
[7]尹高平,李賀,欒曉鵬,等.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方法及技巧(附68例報告)[J]. 腹腔鏡外科雜志,2015,20(3):223-225.
[8]魏曉平,田大廣,胡明道,等.經臍上緣單孔腹腔鏡膽囊闌尾聯合切除術[J].臨床外科雜志,2012,20(12):858-859.
[9]李麗,李慧,張冰,等.臍部單孔腹腔鏡治療小兒急性闌尾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61-62.
[10]張賀松.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及闌尾聯合切除與常規腹腔鏡手術對患者生理心理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4(18):2425-2427.
[11]劉亮,劉曉斌,汪穎厚,等.經臍單孔3D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16例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5,44(4):380-381.
[12]劉寶胤,駱成玉,段煜飛,等.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闌尾聯合切除術16例報告[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2,12(8):735-737.
[13]麻忠武,陳峰,徐邁宇,等.經臍單孔與三孔法腹腔鏡膽囊、闌尾聯合切除的對比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14(10):900-902.
[14]徐延波,徐波,馬志,等.經臍單孔腹腔鏡在急性化膿性闌尾炎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11,32(10):746-748.
[15]林孝坤,蔡景理,王繼生,等.經臍單孔無異物腹腔鏡膽囊、闌尾聯合切除術1例[J].溫州醫學院學報,2011,41(4):406.
(收稿日期:2016-10-27 本文編輯:方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