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習瓊



摘 要:目的:了解云南省人口性別結構現狀。方法:通過收集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對16個地州市的性比重、性別比進行分析,了解性別構成的地區、城鄉狀況,探討其形成的影響因素和應對策略。結果:性別比總體偏高,呈下降趨勢,東北略偏高,西南偏高,西北最高,中部最低的空間結構,縣或村高于鎮、城市的城鄉格局。結論:消除重男輕女的思想意識,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完善法規制度,健全養老保障體制。
關鍵詞:人口性別構成;空間結構;影響因素;應對策略;云南省
中圖分類號:C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110-04
人口性別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兩性人口數量的比例關系[1]。其影響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與人口自身增長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聯系。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性別比過高或過低都是不正常的,均會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本文通過收集第五次、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對16個地州市的人口性比重、性別比等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深入了解人口性別構成的地區、城鄉差異,探討人口性別結構形成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改善人口性別結構的對策與措施。
一、云南省人口性別結構的總體狀況
從一普到五普,性別比均呈上升趨勢,與2000年相比較,到2010年,性別比下降了2.3個百分點。性別比低于105,屬正常,性別比為105~107,屬正?;蚵云撸詣e比高于107,屬略偏高或偏高[1],一普、二普、三普時屬正常,四普時屬正?;蚵云撸迤?、六普時屬略偏高或偏高,五普時最高,為110.1[2](見表1)。
二、云南省人口性別結構的地區狀況
(一)性別比總體呈下降趨勢,但仍高于全國水平,降幅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
與2000年的110.06相比較,2010年下降了2.22個百分點,為107.84,但仍高于全國2000年106.74和2010年105.20的水平。從16個地州市來看,除了玉溪、昭通、麗江、德宏和迪慶持續升高外,其他11個地州市都呈下降趨勢。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迪慶州,為4.78個百分點,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普洱市,為6.87個百分點。2010年,性別比最高的是迪慶州,為113.88,最低的是大理州,為102.82(見下頁表2)。
(二)性別比呈東北略偏高,西南偏高,西北最高,中部最低的空間結構
2010年,大理和楚雄性別比低于105,屬正常,保山、玉溪、昆明人口性別比略高于105,也屬正常,德宏、麗江性別比為106~107,屬正常略偏高,版納、紅河、文山性別比107~110,屬略偏高,臨滄、昭通、曲靖、普洱、怒江、迪慶性別比都高于110,屬偏高??傮w來看,性別比構成呈東北略偏高,西南偏高,西北最高,中部最低的空間結構。
(三)隨著孩次的增加,性別比大多呈升高的趨勢
從云南省2009年1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分孩次性別比來看,隨著孩次的增加,性別比大多呈升高趨勢,從第一孩次到第五孩次及以上,最高的地區分別是昭通、迪慶、楚雄、德宏和普洱(見表3)。
三、云南省人口性別結構的城鄉狀況
(一)性別比普遍呈下降趨勢,降幅在城鄉和地區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從五普、六普相關數據來看,與2000年相比較,城市人口性別比下降了6.8個百分點,鎮下降了3.31個百分點,縣或村下降了0.58個百分點。
(二)性別比呈縣或村普遍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空間結構
到2010年,除了版納、大理、德宏呈城市高于鎮的空間格局外,其他地州市都普遍呈鎮高于城市,除了怒江是鎮高于縣或村外,其他地州市都呈縣或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傮w來看,性別比的城鄉空間結構特點是縣或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見下頁表4)。
(三)出生嬰兒性別比總體呈上升趨勢,鄉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城鄉格局
與2000年相比較,出生嬰兒性別比總體上升了1.55個百分點,城市上升了4.48個百分點,鎮上升了4.47個百分點,縣或村上升了1.04個百分點。五普、六普城鄉出生嬰兒性別比均呈鄉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城鄉格局(見表5)。
城鄉人口性別比隨年齡增高而下降,年齡別性別比呈縣或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空間格局,分年齡別性比重男性大于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相反趨勢[3~4]。2010年,到64歲組以后,性別比下降到100以下[4]。中國分年齡性別比要到70歲才跌破100[1],比中國平均水平提前了6歲,其反常及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四、云南省人口性別結構形成的影響因素分析
首先,出生嬰兒性別比過高或偏高問題存在,且城鄉差異明顯。生育率下降,生活水平提高,衛生條件改善,特別是流產率的下降,均會提高出生嬰兒性別比[1]。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會降低出生人口規模、加速人口老齡化以及造成婚姻擠壓等人口后果[5]。其次,經濟欠發達地區,對生育男孩的偏好較強,如怒江、迪慶、曲靖、昭通、普洱、臨滄、德宏等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中部地區性別比偏低,如昆明、玉溪、楚雄等地。而大理州性別比偏低與當地白族居民生育以女為喜,女主外,男主內,女人可以承擔更多的家務勞動和社會責任密切相關。再次,受兩性死亡率、年齡別兩性人口保存幾率差異的影響,人口年齡結構的加速老化對改善人口性別結構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6]。最后,人口遷移對我國各省區性別比的差別影響,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云南省屬于女性凈遷出大于男性凈遷出[1]的情況,致使性別比上升。受到國民經濟各部門就業人口的性別結構要求不同的影響,一些煤礦城市和重工業城市的人口性別比較高,比如曲靖市。
五、討論
云南省人口性別比呈下降趨勢,總體水平高,性別比的地區、城鄉差異明顯。人口性別比構成總體上呈東北略偏高,西南偏高,西北最高,中部最低的空間格局,呈縣或村高于鎮,同時又高于城市的城鄉結構特征。對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改善人口性別結構失衡問題:加強對民眾的宣傳教育,消除重男輕女的思想意識,防止由于孩次增加引起的地區性別比嚴重失衡;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要切實保障女性人口在社會中的平等地位,這樣才會從根本上減輕育齡夫婦對男性嬰兒的偏好,減少出生人口性別的人為選擇[7]。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管理部門的監管力度,嚴禁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終止妊娠[8]。完善法規制度,確保女嬰、女童的合法權益。加快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健全和完善養老保障體制。
參考文獻:
[1] 張善余.人口地理學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統計年鑒(2013)[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3] 云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云南省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綜合匯總分冊[Z].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4] 云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5] 韋瑋,等.無錫市2008—2012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特征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1):56-64.
[6] 李樹茁,果臻.當代中國人口性到結構的演變[J].中國人口科學,2013,(2):11-20.
[7] 李雨潼.中國人口性別結構分析[J].人口學刊,2016,(6):61-69.
[8] 姚永龍,等.綜合洽理人口性別比偏高的措拖辦法初探[J].人口與計劃生育,2015,(2):19-20.
Yunnan Province Population Gender Compositions Spatial Structure,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ensus Data of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CHEN Xi-qiong
(City College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Qujing 655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population sex structure of Yunnan province.Methods By collecting the fifth,sixth census data,analyzed the data of the proportion of sex and sex ratio of the population of Yunnan sixteen zones,autonomous prefectures(cities),understand the regional,urban and rural status of the population sex structure of Yunnan,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coping measur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ex structure of population.Results Sex ratio overall high,shows a declining trend,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sex ratio of the population shows the northeast is slightly higher,southwest is high,northwest is the highest,the central part is the lowest,the sex ratio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shows rural than urban.Conclusions Eliminate patriarchal consciousness,to improve the social status of women,to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sou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population gender composition;spatial structure;influencing factors;coping strategies;Yunnan province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