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云 陳榮霞 吳倩芳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化療應用輸液港的常見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探討輸液港在乳腺癌化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12月我院施行輸液港治療的158例乳腺癌患者作對照組,回顧性分析其常見的臨床護理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選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輸液港治療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觀察組,在護理過程中執行相應的解決方案,比較兩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患者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33% vs.13.29%,P<0.05)。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86.7±6.9)vs.(75.3±7.3),P<0.05]。結論 在乳腺癌化療患者行輸液港治療過程中,應加強巡視和檢查,對出現的不良事件進行分析,采取針對性護理,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關鍵詞]輸液港;乳腺癌;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3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a)-0189-03
輸液港即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是目前一種較為有效的長期留置性靜脈輸液裝置,在長期化療治療患者中較為多見[1-2]。化療是乳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通常乳腺癌患者的化療周期較長,多數在3~6個月[3-4]。由于乳腺癌患者在化療前多進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患側血管、淋巴管被結扎,上肢靜脈無法進行靜脈輸液,因此對于部分仍需進行靜脈給藥治療的患者,采取輸液港是其首選方案[5-6],但在此過程中仍有較多并發癥或者不良事件發生[7-8]。本研究通過分析乳腺癌化療應用輸液港常見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探討輸液港在乳腺癌化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輸液港治療的158例乳腺癌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輸液港治療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均為女性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靜脈輸液港一次性植入成功,留置時間1~6個月。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輸液港植入均由醫生在局部麻醉、超聲引導下完成,通過穿刺針刺入患者頸內靜脈,在導絲引導下將導管置入血管中,導管尖端應處于上腔靜脈和右心房交界處,之后建立皮袋和隧道固定注射座。皮下0.5~1.0 cm是注射座最佳的埋置厚度,將導管和注射座連接并縫合固定即可。統計對照組常見的臨床護理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于2015年開始施行。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導管阻塞、點滴不暢、感染等。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于護理的臨床滿意度,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3.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3.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2.2兩組臨床滿意度的比較
對照組的滿意度評分為49~84分,平均(75.3±7.3)分;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為74~95分,平均(86.7±6.9)分。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750,P<0.05)。
3討論
輸液港是長期進行化療治療乳腺癌患者的一種安全且有效的置管術,已經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9-10]。輸液港能顯著降低由于反復穿刺帶給患者的痛苦,有效減少穿刺對靜脈的損傷,降低靜脈炎發生率和周圍組織壞死風險[11-12];同時該方法還能夠將藥物直接輸注至中心靜脈,避免了刺激性藥物對外周靜脈的傷害,克服了以往靜脈留置針的不足[13-14],但輸液港在應用過程中仍會發生較大比例的不良事件[15-16]。
3.1常見不良事件發生及原因分析
3.1.1導管阻塞 導管阻塞是本研究中最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是由于輸液壓力過高造成導管三向瓣膜結構的損壞;同時在輸注黏度較高或者刺激性藥物后未及時采用生理鹽水對導管進行沖洗,可能會發生非血栓性阻塞;而在抽血或者輸血后若未及時應用生理鹽水進行導管沖洗,則易發生血栓性阻塞。此外,護理不規范也可導致導管阻塞,即護士在沖洗穿刺針時,穿刺針的出液口未背對導管出口,或者護理過程中未進行正壓封管,在拔針時易發生血液回流導致導管阻塞[17-18]。
3.1.2點滴不暢 造成輸液過程中點滴不暢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注射器針尖插入過淺,針尖斜面僅有一部分進入底座;②針頭插在注射座內壁上,偏離底座中央;③血液反流凝固或者藥物沉淀導致注射座堵塞。
3.1.3感染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出現的局部感染主要是輸液港注射座周圍局部紅腫和疼痛,這主要與輸液港護理中未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有關。由于輸液港保留時間一般較長,若導管沖洗不夠徹底、無損傷針未定期更換等,極易導致相關感染的發生;另一方面患者輸液港周圍皮膚較潮濕也容易發生感染。
3.1.4囊袋皮膚破損 較常見的原因包括:①輸液港注射座位于患者鎖骨下窩的皮下組織,易因牽拉造成移位;②囊袋周圍血液循環變慢,皮膚彈性降低。
3.1.5藥液外滲 本研究中藥液外滲較為少見,但綜合我院以往的護理經驗,造成藥液外滲的主要原因包括:①無損傷穿刺針未按規定使用配套產品;②穿刺針、導管鎖等固定不牢靠,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脫落;③導管破裂、輸液座與導管接口處斷開;④導管阻塞。
3.1.6斷管 造成導管斷裂的主要原因是:①在輸液港植入時未詳細檢查導管質量,未及時發現已經存在的微小破裂;②導管安裝不正確;③推注沖管液時遇到阻力強行推注造成導管破裂[19]。
3.2應對措施
3.2.1導管阻塞 ①輸液時壓力應≤25 Pa;②合理安排輸液藥物的順序;③在輸注黏度較高或者刺激性藥物、抽血或者出血后及時應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導管;④沖洗穿刺針時應背對導管開口;⑤正壓封管[20]。
3.2.2點滴不暢 ①護士應注意總結以往經驗和不足,改善自身操作;②對于堵塞的注射座,可采用肝素生理鹽水溶液作為封管液,推注至注射座內,使血液和藥物溶解。
3.2.3感染 ①輸液港植入以及日常護理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②沖洗導管必須徹底;③定期更換長期輸液乳腺癌患者的無損傷針;④輸液港植入后患者在5 d內只進行擦浴,待傷口完全愈合后方可淋浴,日常應保持輸液港周圍皮膚干燥;⑤一旦發生局部感染或者出現紅、腫、痛等癥狀應及時告知護士和醫生。
3.2.4囊袋皮膚損傷 輸液港植入完成后,應囑咐患者注意以下幾點內容并定期詢問:①避免頸部、胸部和上肢的劇烈運動;②洗澡時切勿用力擦洗囊袋周圍皮膚組織;③穿衣和脫衣時避免衣領對囊袋皮膚的摩擦。
3.2.5藥液外滲 ①使用相配套的無損傷穿刺針;②經常檢查輸液部件的松緊程度,必要時重新固定;③及時進行導管的徹底沖洗,如發生阻塞,及時處理。
3.2.6導管破裂 ①輸液港植入時詳細檢查導管質量,及時發現細小異常;②導管置入時避免發生劃傷和彎折;③推注沖管液時如遇阻力切勿強行推注。
本研究中,對照組共發生不良事件21例,發生率為13.29%(21/158);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后,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降為3.33%(6/180)。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和導管阻塞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乳腺癌化療患者行輸液港治療過程中,應加強巡視和檢查,對出現的不良事件進行分析,采取針對性護理,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率、滿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洪金花.輸液港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0):124-125.
[2]Guo JR,Xu F,Jin XJ,et al.Impact of allogenic and autologous transfusion on immun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umors[J].Asian Pac J Cancer P,2014,15(1):467-474.
[3]張建軍.新輔助化療聯合保乳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30):47-49.
[4]牟鵬,厲紅元.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18(9):1011-1016.
[5]Song MG,Seo TS,Kang EY,et al.Innominate vein steno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placement[J].J Vasc Access,2015,26(2):315-320.
[6]Zhou J,Qian S,He W,et al.Implanting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via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guided by ultrasonography is feasible and saf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World J Surg Oncol,2014,12(12):1-7.
[7]付小偉,孫洪濤,顧志菊,等.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的臨床應用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4):59-62.
[8]石果,羅鳳,張玲.172例乳腺癌輸液港靜脈血栓相關因素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6,41(5): 530-533.
[9]Ferreira S.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J].Krankenpfl Soins Infirm,2012,105(9):62-64.
[10]Lebeaux D,Fernández-Hidalgo N,Chauhan A,et al.Management of infections related to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access ports: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J].Lancet Infect Dis,2014,14(2):146-159.
[11]Lebeaux D,Larroque B,Gellendautremer J,et al.Clinical outcome after a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related infection in cancer patients:a prospective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Medicine,2012,91(6):309-318.
[12]Narducci F,Jean-Laurent M,Boulanger L,et al.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systems and risk factors for complications:a one-year prospective study in a cancer centre[J].Eur J Surg Oncol,2011,37(10):913-918.
[13]Pohl F,Hartmann W,Holzmann T,et al.Risk of infection due to medical interventions vi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or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systems at the middle port of a three-way cock:luer lock cap vs.luer access split septum system (Q-Syte)[J].BMC Infect Dis,2014,14(1):41.
[14]俞新燕,干群,蔡曉潔.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晚期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浙江創傷外科,2010,15(3):414.
[15]陳麗莉,何惠燕,毛曉群.乳腺癌患者應用植入式中心靜脈輸液港的常見問題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1116-1117.
[16]Bassi KK,Giri AK,Pattanayak M,et al.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retrospective review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81 patients[J].Indian J Cancer,2012,49(1):114-118.
[17]王寅歡,陳顯春,曾令娟.乳腺癌患者植入靜脈輸液港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6):68-70.
[18]陶文靜.2例乳腺癌患者靜脈輸液港并發導管堵塞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8):80-81.
[19]Seo TS,Song MG,Kang EY,et al.Abstract No.505.Central vein steno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placement[J].J Vasc Interv Radiol,2015, 26(2):S218.
[20]陳麗莉,何惠燕,毛曉群.乳腺癌患者應用植入式中心靜脈輸液港的常見問題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1116-1117.
(收稿日期:2016-10-13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