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浩波
義烏近些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老年人口持續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逐漸加劇,社會養老已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民生問題。為了進一步了解義烏市社會養老的具體情況,我們進行了相關的調查研究。
一、義烏市社會老齡化程度及養老新模式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這是國際上關于人口老齡化的通??捶?。根據2014年2月民政部透露的數據,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億,占總人口的14.9%。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老齡化社會。
義烏社會老齡化程度又如何呢?據民政局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底,義烏市戶籍人口75.8萬,60周歲以上老人13.44萬,人口占比為17.72%;其中80-89周歲老年人18266人,占老年人口的13.58%。比起全國的情況,義烏老齡化程度很高,養老形勢十分嚴峻。
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傳統養老模式面臨嚴峻挑戰,居家由子女照料直至終老的家庭養老模式已顯示出諸多不便。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解決養老問題的關鍵在于建立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與養老相關的設施與服務制度建設。近年來由于社會各界的努力,除了家庭養老模式之外已經逐步發展了居家養老和社會養老這兩種更能適應當今時代的新模式。
(一)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以及精神關愛服務。主要形式有兩種: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服務對象一般是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的“三無”老人。
(二)社會養老
社會養老是針對我國家庭養老功能弱化,高齡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而需要從社會角度對老年人的幫助服務,是由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的各種生活所需的服務。社會養老服務又可以分為基本養老服務、非營利性養老服務和市場養老服務三大類。
二、義烏市社會養老現狀
居家養老的老人可以在家中享受上門的養老服務,而社會養老則需固定的專設的養老場所。目前,義烏市最大的養老場所是怡樂新村。為了準確了解這些養老機構的情況,我們進行了實地探訪并向入住其中的老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怡樂新村的養老環境非常好,各種設施齊全,對老年人的護理也較到位,入住率達到80%左右,本市其他養老院的入住率也較高,總體情況令人滿意,這表明我市社會養老工作開展得較好,也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肯定。通過問卷調查及與老年人的交流,我們發現在養老院中的老年人生活得很好,他們自身也對養老院感到滿意。他們往往不獨自呆在房間里,喜歡聚在一起聊聊天、看看電視、搓搓麻將,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說基本實現了古人所說的“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進入養老院養老會成為將來養老的主要模式,值得社會加大力度建設相應的場所與配套設施。然而,既然這是一種很好的養老模式,目前也有龐大的老年人口,為何現有的場所還是有閑置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呢?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養老觀念沒有轉變。根據我們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我市老年人希望未來進入機構養老的只占23%,這一方面表明老年人的觀念仍然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64%),以為只有沒有兒女的才應該進入養老院。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市對養老院的宣傳不夠,市民對養老院的生活缺乏了解,以為離開子女進入養老院是一種不得已的生活。
與進入養老院養老相比,社區居家養老對市民來說更加陌生。據了解,目前我市的社區居家養老正處于摸索階段,提供居家養老的家政服務公司很少,服務也并不規范,社區養老照料中心的工作開展得也不普遍,有些甚至處于半關停狀態。針對這一情況,我市于2013年下半年出臺了《關于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規定對義烏市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運行及相應群體居家養老服務給予全過程經費保障,有了這一政策,社區居家養老情況有所改善。
第二,個人承擔費用偏高。費用高是機構養老發展的另一瓶頸。我們對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的費用進行了對比,機構養老花銷平均為2618.33元,而家庭養老為1508.33元,只占機構養老的59.6%。機構養老花銷遠遠高于家庭養老,養老成本較高,遠高于老年人養老金平均值1712.97元??梢姴糠掷夏耆耸且驗樨摀黄饳C構養老的高成本而選擇家庭養老。
三、對養老問題的建議
在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步加劇的背景下,我市面臨著養老問題的挑戰。為了更好地解決養老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改善人口結構,降低老年人口比例
緩解社會養老壓力,首先要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壓力,也就是降低老年人口的比例。這需要政府積極調整人口政策,在放開單二孩之后,還可以適當地延遲退休年齡至63-65歲,讓居民更多地為社會發光發熱。
(二)擴大養老金覆蓋率,使之惠及全民
根據問卷調查,我市涉及對象的養老金覆蓋率達到90%以上,平均每月為1712.97元,為滿足機構養老的費用支出,仍需增加金額。此外,我認為政府還應繼續增加養老金覆蓋率,使養老惠及全民。當然,作為個人也應有商業養老保險的意識,提早為自己儲備養老費用。
(三)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市場
政府要鼓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養老市場,形成市場競爭機制以利于降低費用,并引導市場形成不同層次的養老機構來適應不同收入群體,增加老年人社會養老的選擇余地。同時,政府必須起到基本的養老保障作用,在這一前提下,才能將提高養老質量和效益的責任交給民間資本。
(四)進一步完善機構養老的管理與運行
一方面,提高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及時發現老人的身體、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問題并能及時采取措施,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另一方面政府應加大投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倡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來做好養老工作,加大志愿服務在居家養老中所起的作用。使生活在養老院中的老人生活更豐富、更幸福。
(五)加大宣傳,逐步轉變養老觀念
部分老人的養老觀念仍較陳舊,導致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難以進行。因此,政府、社會及個人應通過不同程度的努力,以發放傳單、電視報紙等媒體宣傳、舉辦講座、定期開放機構社區參觀等方式改變老年人群的養老觀念,保障社會養老順利運行并逐步推廣。
四、結語
通過對義烏社會養老情況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義烏是一個社會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區域,義烏政府對社會養老基礎建設的投入也很積極,然而這些設施與龐大的老年人口相比還遠遠不能滿足養老需求。但實際上,現有的設施也沒能充分地利用起來,一方面由于養老費用較高,部分有入住養老院需求的人缺乏資金,另一方面由于養老觀念的制約,不愿意離開家庭去養老院養老。
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如何做好養老問題是事關社會安定和諧的大事。孟子說“西伯善養老”而天下聞風歸之,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在孝敬贍養自家老人的基礎上還要顧及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這是孟子描述的理想社會,與孔子的大同之世“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這是我們中華民族長期一貫的博愛思想。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將老去,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對待并完善處理養老問題,那么這個社會也等于是每個人都沒有圓滿收場的社會。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養老問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每個老人都能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相信我們的社會養老事業會越來越完善。
(作者單位:義烏中學高三(18)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