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秀麗+++寶音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已經在海南高職院校教育中逐步鋪開,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方向。高職院校應當結合實情,緊密聯結海南省產業發展,制定出有可行性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實施方案,推動學院有序的發展、助力省內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
關鍵詞:創新創業 市場營銷 策略
2016年2月海南省教育廳給各高校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指出,將通過三年創新發展,為海南高等職業教育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使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機制更加完善,人才培養的體系結構更加合理,高等職業院校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質量顯著提升,服務國家南海戰略、一帶一路戰略、海南國際旅游島戰略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促使海南高等教育結構優化成效更加明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三亞理工職業學院作為本省一所年輕的高職院校,應當結合本院的實情,緊密聯結海南省產業發展,制定出有可行性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實施方案,推動學院有序的發展、助力省內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
一、海南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現狀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創新創業發展,可以深化專業建設、合理地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推動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改革。目前我們處在一個形勢大好的新環境中,各高職院校都積極地投入創新創業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逐步完善創新創業相關政策文件體系、籌建或組建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逐步遞增創新創業教學課時、成功創建內容豐富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舉行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技能大賽、舉辦青年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提升培訓等等;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專業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表現了極高的熱情,卻因社會實踐經驗欠缺、創新教學能力低、師資力量不足、無法正常有效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學生眼界過高,動手能力低,思想認識不足,與社會對高職人才的需求嚴重脫節,不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的專項經費的支持不足甚至沒有,相關活動的開展受到限制;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配套的教學資源較少,教學改革步驟緩慢。近兩年,我院克服各種困難相繼推出了創新創業的實施策略,不僅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習激情;同時也鞭策教師自我提高。
二、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策略
(一)鼓勵學生形成創新創業精神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已經是教育發展的必須趨勢,我院在這兩年結合相關的文件精神,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創業大賽、舉行創業講座、增加素質拓展課的課時,增加第二課堂創新創業培訓;但是筆者發現,我們的學生積極性十分低,動手能力差,惰性強,與老師的配合度較低。究其原因:1.生源。我們的生源結構以本地學生為主,學生的個人素質水平相對低,有著得過且過的思想,學生本身的知識水平不夠、積極性不高和缺乏指導。2.思想認識松懈。學院在秋季學期舉行各專業的技能大賽,緊接著就會參加省級技能大賽;各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內容設計技能培訓及實操,但總體來說,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對于此類的比賽、培訓并不是很感興趣。他們并沒有把這些活動及課程設計當成是專業學習的內容,明顯的“眼界高,動手能力低”,還有的同學認為創新創業是高大上的事情,只有馬云之類的人才有可能去做的事情,自己的能力達不到,缺乏學習動力;即使有些同學對創新創業感興趣,但是對于理論的理解與認知并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也制約了自身的發展。根據學生的情況,我們要從最簡單的事情入手,以淺入深,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鼓勵學生形成創新創業精神。
從2016年3月開始,學院制定完成并開始實施《三亞理工職業學院創新創業學分管理辦法(暫行)》,通過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獲得一定的學分,用以置換專業學分,納入學分管理。學院從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開始對學生獲得的創新創業學分進行認定統計,認定內容包括:1.獲取職業資格證書、公共等級考試證書等各種技能證書;2.發表論文、論著、專利等成果;3.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技能競賽和文體比賽;4.社團工作與社會實踐;5.創業教育及實踐;6.經認定的其他活動或項目。有了這個辦法后,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提升:第一個認定內容是與學生的畢業證掛勾(畢業需要兩證),大家的熱情高漲,市場營銷專業的同學參與率100%、通過率100%;能通過第三個認定內容的同學目前超過了5%,第四個認定內容,主要集中在于學生干部、各社團的成員,比重為15%;目前第二、第五個認定內容,符合條件的同學為零。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可以通過參加互聯網+創業大賽、微商、電商大比評等等獲得相應學分;專業老師要加以合理的指導,在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時,要樹立從教師中心到學生中心的轉變,重點體現“導”的作用,陪伴學生、信任學生,及時為他們解讀各種創新創業政策,鼓勵學生形成創新創業的精神,激發同學們對創新創業的美好向往,不怕困難,勇于實踐;鼓勵學生盡早的進入到創新創業的領域;鼓勵學生參加學院定期舉行的創新創業培訓班、參加省內組織的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并積極參加各系各專業向全院師生開放的特色科普活動,加強溝通交流。
(二)提高專業教師創新創業的能力
培養創新創業專任教師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保障之一。高職院校要培養技能型的人才,那么我們的老師就必須先是能手。我院是一所資質尚淺的年輕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比率不足40%,教師每年參加校內外培訓不到20%,掛職鍛煉也因種種原因沒有辦法實行,老師們自主參加職業培訓、資質認證的熱情也不高。很明顯,目前的教師資質結構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
《方案》中提出,將建立青年教師輪訓制度,專任教師每五年累計接受不少于360學時的繼續教育,專業教師每五年企業實踐時間累計不少于6個月。推進建立3-5個國家級或省級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培訓緊缺專業雙師型骨干教師。筆者認為在創新創業的大背景下,通過參加行業培訓、掛職鍛煉、創業講座培訓、輪訓,獲得雙師認定提高雙師素質應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近兩年,學院外派教師在假期參加國培、省培活動、從2016-2017學年開始在校內舉行教師技能大賽、通過舉辦校企合作論壇,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把骨干的教師送出來,優秀的企業人才引進來,優化專兼職教師的比例增強院校辦學活力。學院從今年開始加強對教師的創新創業科研成果的要求,把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納入年終考核。2016年下半年學院提出了“三亞理工職業學院的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2020),其中師資隊伍建設將是重點解決的發展問題,內容包括鼓勵原有教師獲取高學歷、提高雙師比率、有序推進中、高級職稱教師評定,優化教師人數、年齡、資歷等。
(三) 穩步推進學分制
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等文件精神,加快實現陸丹院長提出的“辦優秀職業院校,培養優秀職業人才”的辦學思想,加快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學院從2015學年起推行學分制管理。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調整專業課程設置,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學院從2016級開始開設3個學分的創新創業課程),并納入學分管理;大學生創業培訓內容分為三大類,包括:創業意識培訓、創辦(改善)企業培訓和創業實訓。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參加創業實踐活動和自主創業等都可獲得創新創業學分,并可計入總學分。這是我院推行的教學管理改革方法之一,也是緊跟著創新創業教育的步驟,多方式多渠道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已取得相應效果。
(四) 抓好質量工程
結合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學院提出了如下計劃:建設校級骨干專業2個,擇優培育;建設2個校企共建的生產型實訓基地(汽車,烹飪);立項建設省級高等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立項建設省級高等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烹飪);立項培育建設職業能力培養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汽車、建工);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共建以現代學徒制培養為主的特色學院1個(旅游);學院擇優開發建設1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通過參加質量工程的建設,老師們將會獲得更多學習及進步的機會。從學院的發展規劃來看,市場營銷專業教師可以參加學院精品課程的建設、省級精品課程申報、院級優秀教學團隊申報、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申報、青年教師大賽、多媒體課件大賽,鼓勵年輕教師多參與、多溝通、多交流,在實踐中獲得真知,在實踐中進步,把原有的成果進一步擴大。系部在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專業宣傳、企業宣講、專業技能大比拼)、基礎設施建設(已獲批建設市場營銷全自動化綜合實訓室)、實習基地建設(從2016級新生中設立拔尖班,試點訂單式培養)和校企合作(參加校企合作論壇、與超過40家企業有穩定的合作)來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
(五) 加強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
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是實現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的有效徐徑。學院通過組織校內技能大比拼,支持同學們實踐,鼓勵同學們創新。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開辦了“IT工作室”、汽修專業舉辦了免費洗車、車輛維護的活動、經管系開展“微商”平臺比賽等等。通過開展有意識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動手的能力,增加創新創業的意識。加強與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單位的建設,爭取能實現有相對應的課程設置就有相應的實訓基地或校企合作單位進行對口實踐;企業實基地與校內實訓室雙管齊下。
(六) 設立創業基金
依托校企合作單位支助或學院經費,設立相關的學生創業基金,為學生提供創業資金、獎勵有優秀表現的創業學生。
三、結語
高職院校創業創業教育教學已經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教育中形成了廣泛的共識,也是實現“兩個翻一番”,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解決高職院校就業難題、推動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的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創業創業教育教學任重道遠,我們不能停留在目前所取得的成績,我們更應該看到目前面臨的問題,要努力克服眼前及未來發展遇到的種種困難。不斷地有序推進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不斷地深化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最終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創新型的人才。
參與文獻:
[1]海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關注特色專業[DB/OL].人民網海南視窗,2016-03-01.
[2]陳奎慶,毛偉,袁志華.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實現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4,(22).
[3]鄭軍.學校創業實訓基地的建設與思考[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4,(05).
[4]肖姣娣.高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09).
[5]李晶.高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中的問題及對策[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02).
(課題項目來源:2016年海南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負責人符秀麗,項目編號 Hnjg2016-100;作者簡介:符秀麗,工作單位:海南省三亞理工職業學院,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