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的趨勢,在普通高校當中也在持續擴招,由此也導致了高職院校招生困難、出現了高職院校學生普遍的整體素質降低的現狀,理解與掌握計算機技術的能力較為薄弱,因此也使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具有諸多難題。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必須持續改進當前高職計算機教學的方式方法,依據現實的教學狀況,來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以此來使得處于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生,都能夠有效地提升自我的計算機知識。倘若在教學當中行之有效的應用分層教學法,即能夠較好的解決此問題。因此,筆者經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在本文當中重點闡述了將分層教學法應用于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高職 計算機 應用
伴隨著現今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趨勢,在社會當中不少行業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正在持續擴大。人們也普遍增強計算機應用意識。高職計算機專業重點是培養計算機專業的實用型人才。而隨著高職院校教育的普及化,其招生的生源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在教學實踐當中針對于學生們的不同學習經歷以及不同專業基礎的特點,可應用分層教學法來進行教學。應用分層教學可讓處于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生,都可尋找到與自身學習層級相對應的學習目標,能夠讓學生開展有效的自主學習,可較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持續進步,并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以此來進一步提升計算機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一、分層教學法概述
分層教學法較好地體現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其可在教學當中讓教師按照學生所掌握基礎知識情況,來劃分學生的不同學習層級,并針對學生所處于的各個不同學習層級來開展科學合理的教學,可較好地創設出適宜所有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的主動性,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應用分層教學法能夠為處于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生,量身定制的創設出適宜自我實際學習情況的學習方法與目標,使學生能夠較好地體現出學習的自主性,并借助于學生的刻苦努力學習來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應用層教學法可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
二、應用分層教學于高職計算機教學的必要性
(一)應用分層次教學適合于高職學生的基礎學習狀況
高職院校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與實際操作能力具有較大的差異性,由于學生來源不一,因此具有各不相同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技能,教師在教學當中,必須依據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層級、所掌握的技能水平,應用與之相對應的不同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指導處于學習層級的學生,準確定位自身在計算機學習的目標與任務。并采取適合自身學習實際情況的學習方法來進行學習。倘若教師在教學當中所應用的教學方法單一化,就難以應對處于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就會導致具有較好計算機知識水平的學生,因為教學內容的簡單化,難以獲得較好的提升;另外計算機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則會因為教學內容較難,而感到難以理解與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因此會挫傷其學習的主動性,難以在計算機學習方面獲得有效地的提升。
(二)應用分層次教學適合于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實際需要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培養職業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須立足于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來培養實用型的社會人才,高職院校應培養處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職業人才,在教學實踐當中,應用分層次教學,可依據學生所學的不同專業,來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職業人才。由于所培養的職業人才具有多元化的定位,因此必須依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來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應用分層次教學法可使處于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生能夠獲得整體性的提升,同時也可較好的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與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可借助于分層次教學,來適時的指導學生的學習,并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可使具有較好計算機知識水平的學生獲得更高的提升。使計算機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知識與操作技能。
三、在高職計算機教學當中應用分層教學
(一)按照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作為分層
分層教學是按照學生的知識水平層次與實際學習情況作為分層的,因此,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前,應首先了解學生具有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掌握技能情況,依據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知識水平去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并將學生劃分成各個不同的學習層級。A層級:處于此層級的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能力較強,所掌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牢固,技能水平較高。具有較好的學習的主動性。B層級:處于此層級的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技能水平一般,缺乏學習的主動性。C層級:處于此層級的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技能水平較為薄弱,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能力較弱,需要教師進行重點指導。以上所劃分的這三個不同的層級,僅僅只是一種臨時性的劃分,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劃分形式,教師應按照教學當中出現的變化來適時的進行調整。
(二)按照具體的教學目標作為分層
教學目標分層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知識水平,讓處于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生都可較好地達成與之相對應的學習目標。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拓展學生自身的發散性思維。教師在開展教學目標分層的過程當中,應按照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設置與其知識水平相對應的學習目標,在確定了教學目標之后,就需要按照具體的目標來制定出分層次學習計劃,以較好的實現分層次的教學目標。
(三)按照教學流程作為分層
在進行備課時,教師應進行備課的分層,應對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按照教學大綱與分層級的教學目標的要求,來設計課堂教學當中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出科學合理的教案。教師應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要求處于不同層級的學生。在教學當中可將處于中等學習層級的B層級學生作為基準,教師應對于處在A層級的學生,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提升其在計算機學習方面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教師應對于處在C層次的學生,教授基礎知識,鼓勵與促進其進步。為較好的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與實際技能,應強化訓練學生的上機操作。并在上機操作方面進行分層教學,教師應安排處在A層級、C層級層學生進行特殊性的操作訓練。應安排處在于B層級的學生進行一般性操作訓練,由于處在A層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因此可安排其進行高難度的操作訓練,能夠讓其獲得較好的提升;可安排處于B層級的學生進行一般性操作訓練,使其能夠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對于處在C層級的學生,教師應指導端正其學習態度,促進其學習的主動性,讓其能夠理解與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并通過努力學習來進行自我提升,進入上一學習層級。
(四)促進不同學習層級學生的交流溝通
在開展分層教育時,教師必須注重指導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由于學生處在相同的年齡段,彼此之間具有較多的共同話題,因此更容易進行有效地交流與溝通,教師應提供給學生進行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平臺,使處于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每個學習小組當中,充分體現出分層教學在學習小組的實踐應用,促進學生們互相交流學習、共同提升。應用此教學方法能夠促進處于各個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生獲得共同提升。
四、結語
總之,將分層教學應用于高職計算機教學當中,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夠較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增強其學習自信心。有效地提升計算機教學效率與質量。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適時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此較好的提升所有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與實際操作技能。
參考文獻:
[1]朱莉莉,胡春艷.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數字化用戶,2013,(05).
[2]馬洺.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策略[J].科技展望,2014,(21).
[3]周瑾.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5,(21).
[4]李永盛.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學園,2014,(23).
(作者簡介:祝秀媛,內蒙古興安盟高級技工學校,研究方向:計算機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