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達國家,自建國至今,雖然同樣面臨國際形勢的跌宕起伏,但其在國際社會中的實力不容小覷,并一直扮演著重要的政治角色。國會是美國最大的立法機構,而國會議員大多為先進的政治領袖,其靈活的外交思想和縝密的政治言論同樣是總統(tǒng)和參眾兩院作出決策的重要理論依據。本文通過解析立法權的內涵,進一步梳理美國國會的政治制度,以便民眾了解,共促政治和諧。
關鍵詞:立法權 國會制度
一、論立法權的范圍
(一)立法權的成因
國家是當今國際社會的主體,立法權是國家的最高權力,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它能從根源上及時地規(guī)范國家行為,保衛(wèi)國土主權,保障公民安全。立法權是指享有指導如何運用國家力量來保護這個社會及其成員的權力。①國家的產生使秩序問題日顯重要,以政府為核心的國家主體在社會運作中,達到人與人、國家與國家的平衡對于整個 發(fā)展就極為重要。而政府存在,立法權就是最高權力,原因在于,它有權利為社會各個階層和每個個體制定法律,并在這些個體受人侵犯時,授權法律的執(zhí)行,社會的任何成員或任何組成部分所擁有的其他一切權力,都源于或從屬它,而立法權的最高權力地位使得法律的及時有效制定和充分順利執(zhí)行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立法權和執(zhí)行權在不同政體的國家或不同社會制度背景下,所依托的主體也不盡相同。有些國家的立法機構和執(zhí)法機構歸屬于同一國家機關,而有些國家的立法機關和執(zhí)行機關重合,相比較立法權與執(zhí)法權的重合,不同機關掌握不同的行政權力,將會有效提高政府運行效力,避免職權濫用。
(二)立法權的特點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和意識形態(tài)的協(xié)調統(tǒng)一,立法權可能會長期存在也可能間接出現,但是它的最高的國家權力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立法權的威嚴性不在于它的剛硬武斷,而在于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人文背景下所反映出來的共通的政治特征。
第一,靈活性。雖然法律權威不容動搖。但是,立法權只是每個社會成員交給作為立法者的個人或議會的聯(lián)合權力,所以它不可能超過那些加入社會之前處于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們所擁有的、后來交給社會的權力。②
第二,理論性?!胺o授權不可為”,任何法律的執(zhí)行都必須以所頒布的長期有效的法律為依據。立法的權威不言而喻。否則,臨時性的立法不僅會損害人國民的切實利益,致使社會矛盾加劇,還將使立法權力畸形發(fā)展,褻瀆法律權威,導致國家主體間的沖突。
第三,固定性。立法的權力是人民賦予國家的最高權力,基于對國家和領導者的信任。立法權必須受制于固定的主體和國家領袖人物之中,權力制定者的臨時變更會導致法律系統(tǒng)的渙散,法無所依,必定會使國家和社會處于極度恐慌和糜爛狀態(tài)。
二、美國國會的立法權
在制度層面上,由議員組成的國會被賦予立法權、財政權、批準條約權、批準任命權、宣戰(zhàn)權、調查權等正式立法權力。立法權,是最高立法機構的國會的主要權力,目前國會還可以通過具有法律效力、需要總統(tǒng)簽署的、僅表達國會立場的聯(lián)合決議案等。
美國國會由參議院(Senate)和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組成。參、眾兩院目前有535名議員。美國是一個民主性較高的國家,國會議員由選民直接選出,其中參議院100名,眾議院435名。參、眾兩院議員提出議案,經過層層建議,最后由總統(tǒng)簽署生效,成為法律。
每個國會的議員可以以個人名義或者以聯(lián)名署的形式提出議案,這是議員表達自己政治立場的權力。參眾兩院提出議案的形式是不同的,參議院的議員得到會議主持人的允許后當眾宣布,眾議院的議員需要把文本交給秘書或者投入議案箱。總體而言,兩院議員提出議案的方式都比較簡便。
參眾兩院的議長接到議案后,轉交給委員會、分委員會,進行聽證、討論、審議、修改,以確保議案的公正性、透明化。之后,將議案分別交由參眾兩院各部門進行議案的確定,其中,眾議院的議案進入規(guī)則委員會,參議院的議案交給多數黨領袖,進行全會辯論表決。而眾議院會限制討論者參與的時間甚至是人選,而參議院議員的發(fā)言時間比較自由,限制性較小。目前,冗長發(fā)言的最長記錄是在1957年參議院審議《民權法案》中時任南卡羅來納州國會參議員斯特羅姆·瑟蒙德創(chuàng)造的發(fā)言時間——24小時18分鐘。③
兩院皆表決通過的議案才能正式通過。如果眾議院通過一項議案,則參議院需要進行審議,由于兩黨的力量之爭,真正被兩院都接納的議案實數不多。當兩院對同一議案都堅持肯定態(tài)度后,該議案最終由總統(tǒng)簽署批準,形成法律。否則,總統(tǒng)可動用否定權。如果總統(tǒng)的否定后,國會兩院可再就此議案分別進行全會表決,得到2/3以上的支持后再次通過的,通過三權牽制則可以否定總統(tǒng)的否決,繼而該議案成為法律。
綜上看來,美國過會的立法權限富有法制化、民主性。它基本蘊含了國家立法的通性,但是美國建國早,并且自建國以來綜合實力十分卓越,這與立法的權威縝密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特朗普上臺后,我們更需要通過國會議案和總統(tǒng)行動來了解美國外交形式和國家言論,在和平和發(fā)展的主體基調下,共創(chuàng)國際和諧社會。
注釋:
①[英]約翰·洛克:《政府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36頁。
②[英]約翰·洛克:《政府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29頁。
③張光、刁大明:《解構國會山》,時事出版社,2013年,第91頁。
參考文獻:
[1][英]約翰·洛克.政府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張光,刁大明.解構國會山[M].時事出版社,2013.
[3]孫哲.左右未來:美國國會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決策行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逯艷,碩士研究生,青島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關系專業(yè),研究方向:現當代國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