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物質條件的滿足對于思想與藝術方面的追求也越來越深入。其中揚琴作為藝術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和學習,針對揚琴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更加清晰,本文通過對揚琴教學中的出現的問題因素進行分析討論,提出一些策略以解決這些問題。
關鍵詞:揚琴教學 興趣培養 藝術熏陶 問題解決
揚琴是我國古代傳統民族打擊樂器,至今已經有幾百年歷史。其基本結構組成包括弦、琴碼、琴竹、滾珠變音槽以及音階五個部分組成。其中弦可以進行調音,不能接太緊亦不能太松,太緊在敲擊過程中易出現斷弦,而太松會使音樂效果發揮不當;琴碼通過將弦進行高低錯落的分布,使揚琴的發音效果更好;琴竹是敲擊揚琴的敲打工具,通過演出者的敲擊形成優美的音樂曲調;滾珠以及變音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琴弦相互間形成的噪音,使音樂效果更好;而音階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形成曲調,并且根據不同的音色進行調節,形成完整音樂。在揚琴的教學中首先要進行結構的簡單介紹,不過在教學時易出現學習者興趣不高、學習能力差、動作不規范等問題而使學習出現一系列問題,揚琴學習不僅可以進行藝術熏陶,還可以提高素質和繼承我國傳統文化,所以下文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來一系列解決方案。
一、揚琴教學的意義
揚琴作為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發展至今,具有重要的藝術地位。隨著如今時代的發展進步,我國傳統音樂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商業化社會和大數聽眾的消失導致學習這類傳統文化的人逐漸減少。所以針對揚琴的教學,可以使我國的揚琴傳統音樂文化不至于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弘揚揚琴文化,使傳統揚琴文化得到繼承;而且在學習揚琴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習者的素質和心態,音樂可以洗滌心靈,讓其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和具有一定的素質培養功能;在進行揚琴教學時需要仔細聆聽音樂節奏和曲調,可以使人心情愉悅,減輕煩惱。所以針對揚琴教學的作用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二、揚琴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興趣缺失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針對某一特異性的揚琴模式進行講解,由于初學者的不了解會使其興趣缺失,并且由于教學的單一性使聽者學不到任何知識,產生厭學心理,造成興致不高的現象;還有就是只根據課文上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沒有進行互動使學習效率低,造成這一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分析,首先解決課堂內容單一性造成的興趣缺失問題,為了豐富課堂內容,可以進行揚琴小故事的講解,還可以加入圖片進行了解,使學習者能夠融入故事中對揚琴的歷史有深入了解,提高學習興趣;其次針對理論知識單一性造成的效率不高興趣缺失問題進行分析,可以進行理論講解的過程中,欣賞揚琴輕音樂,并且根據所放音樂的節奏讓學生學會自己敲打節奏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以增加學習興趣;還可以將不同類型的揚琴樂進行展示,可以自己敲打揚琴讓學習氛圍加強,增加學習興趣。解決在揚琴教學中學習者的興趣缺失問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二)學習能力差的問題
在揚琴教學中,有的學習者由于音樂基礎不牢或是零基礎導致學習進度跟不上,所以針對這一問題從自身與學習者兩方進行考慮。首先針對學習者,可以對不懂的問題及時與老師進行討論提問,解決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并且在課后多加練習熟練掌握,以提高課堂質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底蘊,培養其音樂能力;其次針對教師,可以盡己所能的幫助學習者,并且可以進行課后輔導幫助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學習者提高學習揚琴的效率,通過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的揚琴技巧得到提升。
(三)動作不規范問題
在揚琴演奏中,如果演奏的動作不規范,會使演奏效率大大降低,而且也不美觀。規范揚琴教學是揚琴音樂的基礎,不但可以影響音樂的節奏、力度、音色等,使音樂的效果不能發揮出來,所以揚琴教學的規范性問題對于音樂是否能夠正常表現具有重要意義。針對這一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其中第一步可以從學習者的樂器規范拿法進行分析,其中琴竹要拿正確,力度適當控制速度;第二步,是動作的規范性,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均勻的用力把握住鍵子,使用力能夠適度,在進行腕子轉動的過程中,需要上下皆直,不能隨意擺動造成強度不均使音色出現差異,要掌握適宜力度,需要進行多次練習,使力度熟練化,通過解決動作不規范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演奏效率,使音樂的層次得到提高。
(四)調音問題
針對揚琴調音問題的教學,是每個學習揚琴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揚琴的調音直接關系到音準的問題,在進行揚琴教學過程中,對于調音的正確步驟需要進行單獨講解并且結合揚琴的敲打進行實踐教學。所以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首先利用單獨的課時,將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并配上圖片或者視頻進行畫面展示,使學生有一個情緒的調音思路;其次就是針對調音問題進行實踐教學,可以通過揚琴演奏,調音試音讓同學們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學習者需要自己動手調音,老師可以進行隨堂小測驗,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發出的音進行揚琴的調音設置。通過這些解決方案可以解決揚琴的調音問題,使學習者對于揚琴能夠更好的掌握。
三、結語
在過去的揚琴教學模式中,主要通過老師的理論講解使學生們進行揚琴歷史與技術的學習,學習者只能從老師單獨一方獲取揚琴的相關知識,需要進行引導,不能進行自主學習。所以只局限于老師和書本,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單一枯燥,使學生提不起興趣,而且使學生不能實踐練習,學習效率大打折扣。而對于現代揚琴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等各種途徑獲得有關揚琴資料,而且隨著經濟的提高,可以自己獲得揚琴進行練習,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附圖、附視屏教學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在學習過程中,師生間的互動尤為重要,讓學生能夠形成自我思考,進行進一步的練習。還要控制自己,加強學習揚琴的意識,不要半途而廢。解決揚琴教學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不僅可以提高揚琴技術,繼承傳統古代音樂文化,還提高了自身氣質,得到了藝術熏陶。
參考文獻:
[1]張馨.揚琴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解析[J].文藝生活,2015,(01).
[2]董海豐.分析揚琴教學中常常缺失的兩個重要環節[J].教育教學研究,2012,(81).
[3]周藝欣.傳統揚琴教學模式現狀分析與未來設想[J].樂器學堂,2014,(01).
[4]沈穎穎.揚琴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分析[J].北方音樂,2015,(06).
(作者簡介:耿紅星,學歷:大專,單位:沈陽市博才中學,現任職稱:中學一級,從事專業: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