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英
在當前學校教育的最大課題“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最初階段,許多問題都處于探索試驗之中。在我校的教育整體改革中探索出一條發展素質教育的新路。
一、改革課程設置,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學生在校的教育主要是從課堂上獲得,而各種課程的設置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與養成,因此,課程設置的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直接影響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從區教委、區研究室下發的新學期課程安排,從中可以看到學生在音體美等學科的課時在增多,活動課也做了一定量的安排,在語文、數學這兩個學科的課程設置上也做了科學安排的教學,只注重語文數學兩大學科。現在的課程設置則要求全面發展,尤其是活動課的設置是以某些活動為中心,組織教學的課程,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用途,它為學生吸收大量信息、展示各種才能、學習樂趣創造了機會,提供了條件。活動課程是學科課程的延伸和補充。
二、實施素質教育,教師應轉變觀念
教師應該知道舊的教學模式已經束縛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味地堅持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只有切實優化課堂教學的目標、過程、方法、手段才能使素質教育和諧發展,最終達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學校首先抓常規落實,對上課、備課、批改、輔導、考核五個基本環節都制定了比較明確的要求、明確常規任務、教師本學期完成五項任務即編號最佳教案,上好一堂最佳課,寫好一個教后記,指定口算卡片,聽課十節,促進教師努力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保證
實施素質教育,除了要有硬件做基礎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生直接從教師的言傳身教接受教育。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學生素質,教師的水平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因此,提高教師素質是學校教育整體改革中的重要工作。
(一)務虛與務實相結合,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引導教師樹立獻身教育的思想,使他們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務虛就是通過要求使校內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反映一種正確的價值觀。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使教師明確想怎么做是學校提倡的從而使教師素質得到提高。學校提出工作目標的同時,向全校教師提出了思想上特別要發揚“三種精神”,即敬業精神、主人翁精神、積極進取精神,敬業精神能使教師在業務上精益求精、熱愛教育事業。主人翁精神是教師對學校、對學生有強烈的責任心、義務感。積極進取精神激勵教師刻苦鉆研、精益求精、不斷突破自我、創造自我、完善自我,在工作上要特別強調“四講要求”,即講工作態度、講工作責任心、講工作規范化、講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它和“三種精神”相輔相成,是教師在思想上樹立一種自愿獻身教育事業的思想、務實就是開展師德教育活動,通過實實在在的活動讓教師進一步提高認識,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開展“我與事業”的演講比賽,務實與務虛相結合的辦法大大增強了教師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增強了責任感與榮譽感。
(二)營造濃厚的教研氣氛、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緊密聯系區教委、區教研室,同他們在業務上進行聯系,現時的教學的各種精神及時傳遞給每一位教師,并且經常邀請有經驗的老教師、教研室教師到我校進行備課、上課等內容的指導,在教師身上得到完美的體現。
四、控制作業量,達到最好效果
素質教育不是說不考試,也不是不留作業。作業太少,不能起到鞏固作用,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作業太多,占了課外活動的時間,影響了學生全面發展。因此,作業量一定要適當,效果達到最佳,這樣既鞏固了知識,鍛煉了思維,又不影響學生其它方面的發展。
學習效率的提高要求每一個學生由個體去完成,學生個體在學習效率上的差異。更多的不是能力的差異,而是個性差異所致。培養學生個性說是對“人”的資源的開發,對資源的開發程度如何,怎樣開發,將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或在個性的張揚中升華素質,提高學習效率或在個性的壓抑中漠視素質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是學校中心工作,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我們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著眼于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加強對實施素質教育整體教學工作方案的研究和實驗。注意學科之間的相互銜接,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特別是課堂教學,要運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啟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以更高的獨立思考問題與自我發展的機會,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和成長。
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對素質教育有個清醒的認識,全面而準確地把實施素質教育的含義,為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慶豐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