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京頤
摘 要: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可利用的土地面積不斷減少,為了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需要,高層建筑變得多起來,很多城市高層建筑已經成為一個區域的地標,代表著城市的良好形象,但是,高層建筑在給人們工作和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安全隱患,特別是火災事故嚴重威脅著高層建筑的安全。文章主要通過對高層建筑起火特點、防火分區和防火間距設計、安全疏散樓梯等方面進行闡述,全面提出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要點與措施,以此,進一步提高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能力,全面保障居住者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高層建筑;防火設計;火災
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各種建筑越來越多,為了有效節省土地利用面積,容納更多人口居住和生活,城市內的高層建筑也不斷增加。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了建筑業快速跟進,建筑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建筑行業呈現了蓬勃的發展勢頭。高層建筑不但滿足人們工作生活,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城市發展的水平和層次,從一定意義上講,高層代表了城市現代化程度。近年來,很多火災事故為人們敲響了警鐘,人們更加關注的還是高層建筑防水安全問題,高層消防顯得越來越重要,如何進一步強化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與管理,則變得尤為重要與緊迫。
1 高層建筑起火特點
1.1 高層建筑起火因素多
高層建筑火災誘因非常多,存在于物和人兩種重要因素,現代高層建筑不僅僅滿足人們居住需求,更主要還是承擔著經營活動和工作環境功能,高層建筑功能性導致其人員密度大、人員結構雜、堆放材料多、裝修豪華等,從人的角度看,難以控制,不好管理,稍的不慎則會導致火災事故發生,從物的角度看,材料物品易燃較多,各種因素就會導致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多、事故責任大。
1.2 高層建筑滅火救援難度大
我國建筑技術不斷創新,一些高層建筑自身結構復雜,往往在火災發生后,內部復雜的結構導致無法快速進行火災救援,使最佳救援時間延誤,影響了救援效果,所以說,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救援難度是非常大的?,F代建筑講究的是美觀、一些高層建筑外墻主要利用了大型玻璃幕墻作為外部裝飾,外形非常美觀,但是如果出現了火災,這種玻璃幕墻就會成為另一個隱患,在火的熱量作用下,非常容易發生破碎現象,而破碎后的玻璃會到處亂飛,墜地下樓,會對樓下的人和物產生另一種巨大的傷害,有些碎片甚至還可能對供水器或消防車產生嚴重影響,導致車輛設備人員的傷亡,影響了救援質量。另外,一些超高層建筑不斷出現,其樓層的高度超出了現有車輛云梯高度,消防云梯達不到、設備噴射不到那類高度,不能快速有效進行救援。
1.3 高層建筑火災蔓延快
高層建筑結構特點決定了,火災速度蔓延非常快,因為高層建筑室內存在一些施工管道井、電梯井、排氣道以及樓梯間,這些豎井成為了高大的煙囪,只有全面做好防火設計,才能在火災發生后起到作用。一些高層建筑是工作場所,比如圖書館、科研樓、酒店、綜合辦公樓以及檔案樓等,這些辦公區域存放大量的可燃物質,如果出現事故,火勢就會迅速蔓延,不可控制。有一些高層建筑追求高檔豪華內部裝飾,使用了很多易燃材料,容易導致火源擴散,很容易點燃。
1.4 高層建筑人員疏散比較困難
高層建筑距離地面的垂直距離較遠,一些超高層建筑距離更遠,與多層樓房相比樓層要更高,如果高層室內火災,則電梯就會停止使用,人們要想撤離,疏散出來所花費的時間就會比較長,因為所有的人都會集中到樓梯間,人員的疏散非常緩慢困難,特別是一些居住區域的高層建筑,內部人口較多、單元較多,人們會慌亂的跟進樓梯間,這時樓梯間內會竄入大量煙霧,會嚴重影響人員疏散,使人們看不清方向,控制不好局面,還會導致次生事故。
2 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要點
2.1 全面設計高層建筑防火分區
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非常關鍵,需要科學把握,全面考慮,特別是關系到高層建筑整體安全的防火分區和防火間距問題,更是考慮的重點環節。防火分區主要指的是通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出來一定的預留空間,這個空間能夠在一定時間范圍控制住火勢,確保火情得到有效救援,通過時間限定、空間限制,減緩火勢蔓延速度,充分給消防工作提供便利,全面進行救援,并且還能在一定時段內,給逃生人員提供逃生所用的充分時間。根據高層建筑防火需要,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一般由水平分區和垂直分區兩種形式構成,不同的形式產生不同的作用。水平分區主要是依靠鋼筋混凝土的樓板、防火墻以及防火卷簾等結構進行設計,以此為基礎,構成防火區域,實現防火目的。垂直防火區則是依靠窗檻墻和耐火樓板等結構進行分區設計,也能在一定范圍內達到防火目的。一般的高層建筑中,相關通道著實是需要做好防火設計,這樣才能確保火災得到控制。
2.2 做好防火間距設計
城市土地可利用面積較少,但是在進行建設時,一定要會面考慮到防火問題,如果沒有防火間距設計,則不允許進行施工開建,那么對高層建筑進行設計時,一定要預留出一定的間隔,根據周圍環境因素育雛做好防火間距設計,兩棟相鄰的建筑物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就會形成一個安全的區域,使周邊建筑物不會受到火災的影響,同時,也能保證人員安全。按照設計標準要求,兩棟高層建筑物之間防護距離應大于13m,主樓與裙樓之間的距離大于9m,防火間距的形成能最有效的防止火勢擴散。
2.3 合理設計安全疏散樓梯
高層建筑通行主要依靠電梯,但樓梯也是必不可少的,高層建筑樓梯是建筑物發生火災疏散人員的最重要通道,只有保證樓梯設計合理,才能實現人員快速轉移,因為高層建筑物發生火災時,電梯、自動扶梯都是停止使用的,主要還是依靠樓梯進行逃生。高層建筑樓梯設計要將樓梯間設計成室外樓梯、防煙樓梯以及封閉樓梯間,這樣的設計不但能阻止火勢的蔓延,而且還能保證人員在疏散過程縮短,根據標準要求,防火區內的樓梯數量至少兩部。
2.4 設計好高層建筑排煙系統
火災對人體危害主要是火焰傷害和煙霧傷害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導致的死亡率較高,那么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做好排煙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火災煙霧對人體的傷害,排煙系統是高層最主要的內容,對高層建筑排煙系統進行設計時,一定要設計好防煙分區,使火車票能夠快速排隊,防煙分區和防火分區是兩回事,不能為了省事設計到一起,一定要保證是分開,每個防煙分區面積要小于500m2。
防煙分區施工時,需要使用擋煙垂壁和隔板進行合理劃分,不同的防煙分區要預留一個排煙口,排煙風道也非常重要,使用耐火材料進行施工,確保排煙效果。
2.5 合理的設計消防電梯
火災發生后,消防電梯就起到了關鍵作用,因為通過電梯啟動,能夠快速實現救援,確保傷者能夠快速通過到達醫院,。高層火災時,為了避免出現電火聯片,需要停止使用民用電梯,而消防電梯一定要是獨立的,特別是梯井設計一定要獨立出來,通過不同防火區安裝做到全范圍、大覆蓋,使更多的區域能夠顧及到,確保消防工作順利開展。
2.6 做好避難層準備
高層建筑火災時,一些不確定因素非常多,比如人數較多、意外堵塞等,導致人員不能及時逃生,這時就需要在設計時做好臨時避難層設計與預留,確保短時間內人員安全。兩個避難層距離控制在15 層之內,這樣才利于工作的進行。
3 結束語
高層建筑消防工作非常重要,關系到人民群眾財產與生命安全,只有全面了解高層建筑起火因素和火災特點,才能做好防火設計,有效避免火災事故發生,保護人民群眾財產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李引擎.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劉建軍,周勇.淺析高層建筑電氣防火設計的問題[J].價值工程,201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