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亞敏,王小艷,朱 玲,宋志勇*
(1.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2.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0)
教師標準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擬教學在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中聯合應用的效果分析
穆亞敏1,王小艷2,朱 玲1,宋志勇1*
(1.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2.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0)
目的 探討教師標準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擬教學在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中聯合應用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來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實習的50名護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教師標準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擬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授課結束后,通過臨床考核和教學滿意度調查比較兩種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結果 實驗組護生臨床考核各項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生和教師的教學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教師標準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擬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標準化病人;高仿真模擬教學;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
隨著醫學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學校教學條件、教學資源無法滿足教學需求,且隨著病人法律意識和自我維權意識的逐步提高,請臨床病人頻繁參與教學活動不太現實,教學病例相對減少及病種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1]。護理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護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為提供給護生更好的臨床教學工具并最大限度地維護病人利益,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和高仿真模擬教學的出現為解決教學面臨的倫理問題、案例缺乏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2-5]。
標準化病人又稱為模擬病人,指那些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后,能準確表現病人實際臨床問題的正常人或病人,能同時發揮模擬病人、評估者和指導者等多重功能,具有一致性、反復使用性和良好依從性等特點[6]。
高仿真模擬教學是通過計算機控制高仿真模擬人,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直觀的、模擬仿真的工作場景,讓學生模擬職業崗位角色,根據臨床實際工作程序進行實踐操作。高仿真模擬人利用仿生學技術與高級生理驅動技術,能夠逼真模擬出多種類型病人的生理病理特征,并能夠對所給予的各種藥物或者治療操作等做出相應的反應[7],還可以讓護生反復練習操作,這在臨床病人身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們嘗試將教師標準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擬教學相結合,教師標準化病人應用于護患溝通和身體評估環節,護生通過與標準化病人交流,能鍛煉其采集病史、護患溝通與護理評估等臨床能力[8]。高仿真模擬教學應用于護理技能操作環節,最大限度地貼近臨床,全面鍛煉護生的臨床思維和動手能力,現將具體教學過程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來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實習的50名護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5人。兩組護生年齡、性別、學歷以及入科考試成績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在護生知情同意、自愿參加的原則下進行,兩組教學內容相同。
2.1 課前準備
挑選醫院心血管內科教學經驗及臨床經驗豐富的教師為標準化病人,根據教學目標和大綱的要求,針對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特點選取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如心絞痛、心臟驟停等作為教學內容,并針對相應的教學模塊制訂詳細的評分項目和標準。
2.2 教學過程
實驗組采用教師標準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擬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標準化病人應用于護患溝通和身體評估環節,高仿真模擬教學應用于護理技能操作環節。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即護生相互進行護患溝通和身體評估,之后在普通教學模型上進行操作練習。
3.1 臨床考核
授課結束后,對兩組護生進行臨床考核。實驗組護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護理評估能力、護理病歷書寫能力、護患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圖1。

圖1 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生臨床考核各項成績比較
3.2 教學滿意度調查
向兩組護生和其授課教師發放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實驗組護生和授課教師的教學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生及其授課教師對教學滿意度的比較[n(%)]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內科護理學臨床實踐是護生相關知識和技能鞏固與提高的重要環節。但近年來,醫患矛盾日益突出,實習護生進入臨床一線,從純理論學習到臨床實踐,面臨著角色、學習方法、心理、責任等多方面的轉變,難免感覺理論難以與實踐相結合,或與病人的溝通存在障礙等。近年來,相關文獻廣泛報道,實現教學與臨床的無縫連接是增強教學效果的關鍵。
我們在心血管內科的臨床教學中采用教師標準化病人與高仿真模擬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解決了過去臨床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病人配合度低等現實問題,為護生提供了模擬臨床實景的學習環境。研究結果顯示:兩者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顯著提高護生的學習質量。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護生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學習態度,不僅提高了護生對教學的滿意度,還提高了教師對教學的滿意度。此外,護生的護患溝通、身體評估、護理評估等臨床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與提高,并掌握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巧。
當然,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譬如教師標準化病人不具有真實病人的病理體征,在身體評估環節很難做到與真實病人完全一致[9],有一定的失真性。而高仿真模擬也存在維護成本高、數量有限、只能模擬部分病種的現實問題[10]。因此,如何在現實教學中更加合理地分配和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仍需教學工作者不斷努力和探索。
[1]周佳.標準化病人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1,26(15):95-97.
[2]金世柱,劉冰熔,劉中宏,等.學生角色扮演標準化病人在消化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9):78-79.
[3]王慶華.學生標準化病人在護理管理學案例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5):348-349.
[4]井然,楊天倫,張國剛,等.虛擬病例與標準化病人結合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3):109-122.
[5]白寶鑫,柯玉葉,李明,等.高仿真模擬教學在護理學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5,29(4C):1416-1419.
[6]陳鳳嬌,胡秋蘭,張小艷,等.影響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2,19(8):15-18.
[7]Grenvik A,Schaefer J J,Devia M A,et al.New aspects o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raining[J].CurrOpin Crit Care,2004,10(4):233-237.
[8]金貞愛,劉紅,沈明花.實施標準化案例教學 有助于提高醫學生臨床技能[J].教育教學論壇,2015(52):208-209.
[9]華晨,傅永清,周劍,等.標準化病人在外科實習生臨床考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4):100-101.
[10]呂雨梅,鄒繼華,高井全,等.學生標準化病人的培訓及其在康復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2,19(11):20-23.
(*通訊作者:宋志勇)
G526.5
B
1671-1246(2017)02-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