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揚君
(揭陽市衛生學校,廣東 揭陽 522000)
多種教學方法在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
彭揚君
(揭陽市衛生學校,廣東 揭陽 522000)
目的 探討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方法 將我校中職護理專業二年級學生151人作為實驗組,采用心電圖描記、多媒體教學、建立心電圖圖庫、強化式教學、畫圖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心電圖識別考核及問卷調查了解教學效果。結果 實驗組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學生對本組實施的教學方法評價較高。結論 在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中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能明顯提高教學效率。
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教學方法
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心電圖檢查及心電監護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科室。心電監測時護理人員最重要的任務是及時發現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的診斷金標準是心電圖,其對心律失常的確定性診斷是任何檢查都不能替代的。因此,心電圖識別能力已成為臨床護士的一項重要技能。但筆者從臨床工作及課堂教學中觀察發現,大部分學生在校學習時認為描記心電圖是醫生的責任而不予重視,再加上相關知識抽象難懂,導致臨床心電監測時對心律失常的判斷一竅不通。為使學生更好地識別心律失常心電圖,筆者嘗試在教學中綜合采用多種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研究對象為我校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均為女生,年齡16~22歲。將2012級學生(147人)作為對照組,2013級學生(151人)作為實驗組,兩組均為初中畢業參加中考后入校,已修課程完全相同。
1.2 方法
兩組采用相同教材,教學內容、學時相同,由同一教師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授課,實驗組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2.1 課時調整 將健康評估課程的心電圖描記實踐推遲至內科護理心律失常章節學習期間。
1.2.2 心電圖描記 我校健康評估和內科護理課程是同一教師授課,且講授心電圖章節與心律失常章節間隔的時間只有幾周,學生尚有記憶。講授心律失常之前布置復習任務并安排一次心電圖描記實踐課,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組練習,輪流扮演病人和檢查者。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每個人手中均有自己的心電圖,以便課前復習心電圖基本知識(如各波段的命名、測量正常值及臨床意義)時,加以對照,更易理解和記憶。
1.2.3 強調學習心電圖的重要性 授課前強調臨床護理工作中心電圖常用于心電監測,期間護士最重要的任務是正確地從心電監測儀上識別常見心律失常的心電圖表現,以便及時報告醫生并配合搶救治療。比如危重病人發生心室顫動或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時,如果護士沒有及時發現將會延誤搶救時機,危及病人生命。
1.2.4 建立心電圖圖庫,增加閱圖量 筆者利用下班時間到市級醫院心電圖室、心內科收集各種典型心律失常心電圖,根據難度分類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每學習一種心律失常的心電圖表現便帶領學生逐份閱讀資料,先讓學生搶答該心電圖的診斷和依據,再由教師點評,通過反復訓練來提高學生識圖能力。
1.2.5 多媒體教學 心電圖的產生原理是心電圖學習的基礎和法寶[1],精致的多媒體課件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復習心電圖產生原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大量典型心律失常心電圖圖形,可幫助學生識別,也為建立圖庫提供條件。
1.2.6 強化式教學(1)講授異常心電圖特征時,加重語氣、反復強調、課后總結、提問,以達到理解、記憶的效果。(2)所有心律失常內容講完后,把心律失常的典型心電圖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結合臨床癥狀、體征、治療原則和護理措施,再系統復習一遍,使知識條理化,加深學生印象。(3)復習時注重列舉臨床案例讓學生分析。(4)在學生掌握常見心律失常心電圖特征后,著重強調危重心律失常,比如,隨時有猝死危險的心律失常: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有潛在猝死危險的心律失常:頻發(二聯律、三聯律)、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讓學生意識到臨床心電監測過程中出現這類心電圖表現時提示該病人有生命危險,必須立即報告醫生并準備搶救,為以后實習及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基礎[2]。
1.2.7 畫圖法 每節課授課結束后發給學生25 cm長的心電圖記錄紙,要求學生畫出本節課所講的每個心律失常的典型心電圖圖形,不強求圖的逼真程度。例如,對于室性早搏只要能表達出寬大畸形的QRS波是提前出現的,其前無相關P波,后面T波與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即可;心室顫動能表現出形態、振幅與間隔絕對不規則的顫動波即可。因課時緊張,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完成,可要求其于當晚夜自修時間完成并上交。
1.3 評價方法
(1)心律失常課程結束后進行測試,掃描心律失常心電圖實圖制成幻燈片組成試題,每張圖片展示2 min,學生在答題卷上直接寫出對應的診斷。兩組采用相同試題,并統一評分標準。(2)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實驗組對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方法合理性和學習效果的評價。共發放問卷151份,回收有效問卷15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00%。
2.1 兩組心電圖考核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心電圖考核成績比較
2.2 實驗組對教學方法合理性和學習效果的評價(見表2)

表2 實驗組對教學方法合理性和學習效果的評價[n(%)]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中科學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是可行的。
(1)中職護理專業學時有限,而心電圖理論知識抽象,內容復雜難懂,大多數學生反映學習健康評估課程時對心電圖有所了解,但到學習內科護理“心律失常”章節時已基本忘記,甚至有些學生學習健康評估課程時就對心電圖一知半解,學習“心律失常”章節時則像在聽天書。因此,本研究將心電圖描記設計在講授心律失常內容之前,這樣學生能利用自己的心電圖實圖復習心電圖基本知識,更容易理解,為學習心律失常心電圖打下基礎。筆者在實踐課中還發現一位學生的心電圖是頻發室性早搏(二聯律),而其并無自覺癥狀,便讓其對室性早搏的聽診和心電圖特征進行學習,加深印象,同時強調心電圖描記還有體檢的意義,激發了學生心電圖學習積極性。另外,將心律失常心電圖安排在內科護理“心律失常”章節講授,將心律失常的心電圖特征和相應臨床癥狀、體征、治療原則、護理措施結合起來,使知識條理化,能夠加深學生印象。同時,培養學生看到某種心律失常心電圖表現就能迅速結合臨床表現分析是否符合的習慣,以便正確判斷,在報告醫生的同時對該病人開展何種搶救措施做到心中有數,贏得搶救時機。
(2)授課前強調學習心電圖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護理工作中識別心律失常心電圖非常重要,如果不懂判斷,可能會導致病人死亡,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調動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3)多媒體課件在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其圖文并茂、形象生動,能呈現典型心電圖圖形,心電圖圖庫的建立、強化式教學中系統復習、考核都離不開多媒體技術。把多媒體課件和課堂講授有機結合,使學生一目了然,能較好地提高教學效果,調查中無人反對此教學方法。
(4)大量閱圖是提高心電圖識圖能力的必要過程[3]。充分運用教師自制的典型心律失常心電圖圖庫,增加學生閱圖量,使抽象難懂的心電圖變得生動形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心電圖教學效果[4]。調查中贊成本方法的學生比例最高。
(5)畫圖法在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中取得的效果甚佳。要正確畫出圖形,必須深刻理解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心電圖知識,明白每種心律失常對應哪些波形、波段異常。每一次畫圖都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5],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心律失常心電圖的特征和診斷條件,從而提高識圖能力,培養理解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中,科學應用多種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和心電圖識圖能力。考核發現,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也順應當前中職教育培養符合行業需要的專業技能型人才理念,值得推廣使用。但是中職課時有限,單靠在校學習難以滿足臨床護理工作需要,因此,呼吁實習醫院盡量安排學生到心電圖室實習[6],以鞏固和提高心電圖識圖能力,更好地滿足行業需要。
[1]許振華.護理專業心電圖教學的實踐和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8):93-94.
[2]張鳳娟,常方方.多種教學方法在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8):68-69.
[3]李莉.不斷改進心電圖教學方法 提高臨床醫學生的心電圖閱讀技能[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12):985-986.
[4]張紅巖,李春峰,張洪博,等.自制典型心電圖資料庫在心電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2(9):20-21.
[5]呂聰敏,鄭蔚.畫圖學習法在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4):68-69.
[6]王偉,陳黎平,凌燕,等.臨床實習護士心電圖教學中的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30(10):146.
G424.1
B
1671-1246(2017)01-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