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桂紅,柏涌海,魯依力,周 麗,浦方芳,郭曉麗
(1.上海市公共衛生學校,上海 200434;2.第二軍醫大學,上海 200433;3.上海市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434;4.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023;5.太倉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太倉 215400;6.上海市浦東醫院,上海 201300)
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
瞿桂紅1,2,柏涌海2*,魯依力2,3,周 麗2,4,浦方芳2,5,郭曉麗2,6
(1.上海市公共衛生學校,上海 200434;2.第二軍醫大學,上海 200433;3.上海市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434;4.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023;5.太倉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太倉 215400;6.上海市浦東醫院,上海 201300)
目的 了解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探討影響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因素。方法 選擇上海4所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全日制護理一年級的302名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護理學生一般信息問卷和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SRSSDL)收集學生信息。結果 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總分為(220.49±28.66)分,各維度得分為:人際關系技能(45.43±6.90)分、學習策略(44.41±6.56)分、學習意識(44.07±5.97)分、學習評價(43.59±6.65)分、學習行為(43.00±6.27)分。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自主學習經歷、學習動力、學習習慣可顯著影響自我導向學習能力(P<0.05)。結論 中職護理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可通過培養學習意識、制訂正確的學習策略、加強主觀學習行為來促進中職護理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護理學生;中職
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SDL)自1966年被Tough提出以來,其定義及界定范圍均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目前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是指學習者不論在有無外力的幫助下,主動判斷學習需求、形成學習目標、評估可利用的資源、選擇并執行合適的學習方法和評價學習效果[1]。現代護理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能、新觀念正在產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為了適應這一變化,國外很多護理院校已將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其教學目標之一,以培養能適應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和健康保健系統不斷變化的護理人才[2]。國內對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自我導向學習概念、自我導向測評工具、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及影響因素的研究[3-6]。目前,尚未發現專門針對中職護理專業學生自我導向學習現狀的相關報道。我們調查了上海4所中職衛校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希望能為護理教育者采取合適的自我導向學習策略,促進并提高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提供參考和依據,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及調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上海4所中職衛校的302名全日制護理一年級的在校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15.84± 0.67)歲。在2016年1月至2月期間,向研究對象發放護理學生一般信息問卷和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SRSSDL)。所有問卷均由研究者和班主任以班級為單位統一發放并當場回收,發放問卷前向調查對象解釋研究目的、研究意義、問卷填寫方法、注意事項及保密原則。問卷采用現場填寫、當場回收的方式,仔細檢查問卷條目是否漏填或填寫不規范,如發現問題及時返還并進行補充,再次核對無誤后收回。共發放問卷302份,收回有效問卷30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1.2 調查工具
采用現場填寫問卷并回收的方式收集資料,問卷分兩部分:(1)護理學生一般信息問卷,主要用于調查學生的年齡、民族、生源地、是否為獨生子女、中考分數、是否是自己選擇的護理專業、學習動力、學習資源是否豐富、學習習慣、小組學習參與度、是否喜歡護理專業、對教學設施的態度、是否了解自主學習相關知識、有無自主學習經歷、有無學習困難共15項內容。(2)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SRSSDL)[4],由Williamson教授研制,主要由學習意識、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評價、人際關系技能5個維度組成,每個維度包含12個條目,共6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進行評分,量表總分范圍60~30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越高。中文版SRSSDL量表由沈王琴等翻譯引入,經檢驗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重測信度為0.855,Cronbach's α系數為0.966,效度為0.963,適用于我國護理學生[5]。
1.3 統計學分析
建立EpiData3.1數據庫,對資料進行平行雙錄入和邏輯糾錯,確認數據無誤。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連續性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結合數據分布特點對符合正態分布的多組連續性變量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后行兩兩比較(LSD法),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則采用非參數Kruskal-wallis檢驗,對于分類變量,結合資料類型采用非參數檢驗。探討影響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因素時先行單因素分析,將其中有意義的因素納入模型后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納入調查的302名中職護理學生均為女性,平均年齡(15.84±0.67)歲,平均中考分數為(433.09±66.36)分,其他基本資料情況見表1。

表1 中職護理學生的一般情況
2.2 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情況
根據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對中職護理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總分為(220.49±28.66)分,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為:人際關系技能(45.43±6.90)分,學習策略(44.41±6.56)分,學習意識(44.07±5.97)分,學習評價(43.59±6.65)分,學習行為(43.00±6.27)分。調查結果中執行較好的前10個條目與較差的后10個條目見表2。
2.3 影響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單因素分析(見表3)
通過單因素分析發現,是否是自己選擇的護理專業、是否喜歡護理專業、是否了解自主學習的相關知識、有無自主學習經歷、有無學習困難、小組學習參與度、學習資源是否豐富、學習習慣、學習動力及對教學設施的態度方面的SRSSDL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這些因素顯著影響中職護理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在是否為獨生子女、不同民族、不同生源地方面的SRSSDL總分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這些因素對中職學生的自我導向能力影響不大。
2.4 影響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以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的總分及5個維度的得分為因變量,結合單因素分析中的10個有意義的因素,將其納入多元逐步回歸模型進行分析,進入和剔除回歸方程的α值分別為0.05和0.10,結果見表4。結果顯示,自主學習經歷、學習動力和學習習慣可顯著影響SRSSDL總分(P<0.05);自主學習經歷、小組學習參與度、學習動力和學習習慣對學習意識產生顯著影響(P<0.05);自主學習經歷、是否了解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小組學習參與度、學習動力和對教學設施的態度顯著影響學習策略(P<0.05);自主學習經歷和學習動力對學習行為和學習評價均產生顯著影響(P<0.05);學習動力對人際關系技能產生顯著影響(P<0.05)。
我國關于自我導向學習的相關研究起步晚,研究較少且缺乏系統性,鑒于目前中職護理學生生源質量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在中職教育階段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難題[7]。本研究運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對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性分析,希望能為后期培養中職護理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提供參考。
在本研究中,我們對中職護理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現狀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中職護理學生的SRSSDL總分為(220.49± 28.66)分,說明中職護理學生有一定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同時發現在SRSSDL量表的5個維度中,人際關系技能得分最高,充分體現了中職護理學生有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和他人的溝通交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習行為維度得分最低,僅有33.8%的學生會在教學過程中提問,41.4%的學生預習并復習新課,46.3%的學生使用概念圖/大綱作為理解大量知識的有效方法和對新想法、信息以及其他的一些學習經驗進行分析、評判性反思。說明在護理教學過程中要采取諸如授課方式多樣化、點對點的學習策略指導以及增加與學生溝通的平臺等措施。分析還發現,是否是自己選擇的護理專業、是否喜歡護理專業對于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有顯著影響(P<0.05),提示學生的個人興趣在自我導向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可通過規劃職業前景、提前進入臨床見習、家長及教師溝通等方式闡明工作意義,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是否了解自主學習的相關知識、有無自主學習經歷、有無學習困難這些因素影響著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P<0.05),可能與學生性格因素及學習技巧有關,可以通過更加全面的考評方式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組學習參與度、學習資源是否豐富、學習習慣、學習動力及對教學設施的態度這些因素對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有影響(P<0.05),可通過授課模式多樣化、增加學生互動、增加信息資源庫等方式創建有利于自我導向學習的環境[8-10]。

表2 中職學生自我導向學習執行較好的前10個條目與較差的后10個條目

表3 影響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單因素分析

表4 影響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在進行多因素分析后我們發現,自主學習經歷、學習動力和學習習慣可顯著影響SRSSDL總分(P<0.05),可能與中職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培養過程有關。我們可以通過適當激勵和針對性引導來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觀、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主學習行為[11-12]。
本次研究選取的是一年級學生,新的環境刺激對于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主學習行為可能產生影響,后期研究中需要對不同年級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差異及原因進行探討。
[1]Long HB,Guglielmino LM,Hiemstra R.Self-direction in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Int J Self-directed Learning,2004(1):1-17.
[2]O’Shea E.Self-directed learning in nurse educ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Adv Nurs,2003,43(1):62-70.
[3]沈王琴,胡雁,史玉琴,等.護理專業本科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32-135.
[4]Williamson SN.Development of 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J].Nurse Researcher,2007,14(2):66-83.
[5]沈王琴,胡燕.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的信度與效度[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2):1211-1213.
[6]林毅,姜安麗.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的研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6):1-4.
[7]Lam TP,Khoo US,Chan YS,et al.The first batch of graduates of a new medical curriculum in Asia:how their teachers see them[J].Med Educ,2004,38(9):980-986.
[8]Considine J,Botti M,Thomas S.Effect of a self-directed learning package on emergency nurses’knowledge of assessment of oxygenation and use of supplemental oxygen[J].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2005(7):199-208.
[9]Chang CC.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Competency-Based Web Learning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 Aptitudes[J].The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2007,26(3):197.
[10]Williamson S N.Development of a 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J].Nurse Researcher,2007,14(2):66-83.
[11]王平,蘇小茵,張俊娥,等.契約學習及其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609-612.
[12]繩宇,趙雁,張欣.在護理技能教學中實施小組學習方法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7):531-533.
(*通訊作者:柏涌海)
G526.5
B
1671-1246(2017)04-0113-04
虹口區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醫學科研立項課題(虹衛14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