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
摘 要:提升校園文化附加值與文化內涵是幼兒園建設品牌特色的重要手段,作為校園文化積累的檔案,不僅記錄著幼兒園文化的創造史,也為未來的幼兒園文化建設提供了借鑒和依據,是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幼兒園校園文化和檔案文化簡介、檔案服務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利用檔案為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有效服務作簡要論析。
關鍵詞:校園文化;幼兒園;檔案文化;服務
在文化立園的今天,幼兒園的校園文化建設及其作用備受關注。它是幼兒園全體成員共同創建和經營的文明、和諧、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幼兒園核心價值觀及其主導下的行為方式和物質形態的總和。檔案作為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的獨特信息資源,是不容忽視的原始歷史記錄本。校園中它無處不在,當照片、文字、作品、聲像等檔案以潤物無聲的姿態進入師生的視野和心靈的時候,檔案文化的價值已無法估量。
1 幼兒園校園文化和檔案文化簡介
1.校園文化內涵。
幼兒園的校園文化鑲嵌在幼兒園發展的過程中,融化在師生生命的血液里,是影響師生終生發展的精神風貌和行為方式。它是一所幼兒園最值得品味的東西,分布于幼兒園的各個場所、人群和事件當中;由不同的園長主持、在不同的時間段來建設;具有“確定中有不確定、有序中有無序、簡單中有復雜、有限中有無限”等多種特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持續建設和持續發展。
2.檔案文化特性。
檔案是一種文化財富,屬于廣義文化。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的歷史記錄,檔案既是文化載體,又是文化資源,更是重要的文化傳播媒介,具有自然天成的文化特性。檔案文化的基本內涵是記錄、記憶,基本功能是傳世、傳承,基本特征是原始記錄歷史文化。檔案是幼兒園建設發展過程的原始、客觀記錄,擁有深厚的文化意蘊,是每所幼兒園獨一無二的優質信息資源庫,屬于幼兒園文化的范疇。
3.檔案文化和校園文化的關系。
檔案與幼兒園的緣起和發展同步,是伴隨著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而形成的,其中匯集了幼兒園的一切知識成果,記錄了幼兒園的發展過程,綜合說明了幼兒園的基本面貌和全部活動,積累了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的經驗,是幼兒園辦學活動的縮影。可以說,檔案是幼兒園校園文化創造之儲存,或者說其本身就是一部幼兒園文化建設史,是幼兒園文化歷史的積淀和寶貴的文化資源,同時又是幼兒園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借助檔案,幼兒園能更好地了解過去、把握現在、預見未來;檔案的內容決定于幼兒園文化的發展,幼兒園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檔案。檔案文化與校園文化兩者聯系密切、相輔相成、共生共榮。開發利用好檔案,對幼兒園的校園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與促進作用。
2 檔案服務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
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檔案服務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檔案文化理念落后,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責任不到人。很多幼兒園不僅沒有建立專門的檔案室也沒用專門的檔案管理人員,大多數幼兒園檔案分類布局不合理,大量檔案分散保存在幼兒園各科室或教師各人手頭,幼兒園的主要精力用在忙于應付各項檢查和考評,往往是為了檢查而在惡補相關檔案,存在形式上的“趕作業”多,真正意義上的“精品文化”少現象。這些問題最終都會影響到幼兒園的校園文化建設質量。
3 利用檔案為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有效服務
1.讓檔案成為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的見證。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作為幼兒園管理者和教職工都應徹底改變舊觀念,牢固樹立檔案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識,確立“知識化、網絡化、社會化”的現代化理念,提升自身工作的主動性,把認知、繼承和創新作為幼兒園檔案文化建設工作的管理目標。把滿足幼兒、家長和社會的需求作為幼兒園檔案文化建設工作的中心環節和價值走向,本著“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服務理念,開辟出幼兒園檔案文化建設發展新途徑。
(2)訂立制度,明確職責。
按照《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浙江省學前教育第二輪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一系列文件要求,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幼兒園檔案文化建設制度,明確各部門的分工和責任,明確管理規則,保證及時準確地收集、整理、鑒定、保管、檢索、統計和開發利用,把檔案文化建設作為制度納入到幼兒園日常管理和各部門工作規劃之中。
(3)資金投入,專項保證。
幼兒園應對檔案文化建設進行完善的統籌規劃,投放一定的專項資金,完成信息化建設及教職工業務培訓,使幼兒園檔案文化建設基礎工作達到要求。可以說檔案資料信息化建設及培訓是做好整個幼兒園檔案文化工作的起點,是幼兒園教職工提高素質的必由之路,是促進整個幼兒園檔案文化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水平提高的必然選擇。
2.讓檔案成為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歷史記錄的記錄者。
(1)美化校園,內容豐富。
挖掘獨具特色的幼兒園檔案文化,美化校園環境,豐富校園文化。比如,在代表幼兒園形象的園門、園徽、園旗、功能活動室等設計中融入檔案文化元素,體現幼兒園人文理念和品牌特色;利用照片檔案設計照片墻,反映幼兒園人文、歷史風貌;幼兒園大樓、門廳、區域活動室可設計為展示幼兒創作作品的生動展廳;因地制宜地在教室、寢室、多功能廳、食堂等場所布置名家、師生創作的手工和書畫作品;巧妙利用走廊、樓道、宣傳欄、黑板報等開辟藝術文化園地,展示幼兒園文化內涵和品味;甚至連幼兒園的標語牌、路標、綠化帶等都可以蘊含師生獨特創意的符號設計。
(2)開拓挖掘,特色價值。
檔案是幼兒園辦園歷史和發展軌跡的見證,是評價幼兒園整體辦學水平的“窗口”,是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資料。如何立足于檔案,又跳出檔案,如何把檔案文化與時事、社會熱點、大眾文化相對接?把“死檔案”變成“活信息”“活知識”?這些都很值得幼兒園思考。檔案的原始記錄性決定了它多數是孤立、枯燥的原始數據,這些信息需要挖掘和加工,需要改頭換面變成便于公眾接收的形式。如S幼兒園在建園20周年之際著手編寫園史,根據園史沿革與某電視臺聯合利用拍攝《我愛我的幼兒園》系列園慶故事征集展播,制作《S幼兒園簡介》《魅力區域活動紀實》等專題視頻,賦予了檔案文化鮮活的生命力,深受師生、家長和社會好評。
(3)編研創新,經驗共享。
幼兒園可根據各項活動、項目課題等編研各種校園文化手冊,通過集中、研究、編輯、加工等不同形式對檔案文化信息資源進行宣傳和共享,既利于搜索、查閱和攜帶,又擴大了檔案文化服務范圍及有效利用。編研選題要與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等中心工作緊密結合,使編研成果對具體工作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比如S幼兒園通過利用檔案資料公開出版發行了《幼兒園大型活動方案集錦》,編寫了《S幼兒園歷年大事記》、《S幼兒園榮譽錄》、《S名師錄》、《S幼兒園規章制度匯編》、《S幼兒園安全手冊》等匯編,完善幼兒園制度文化建設,開展園規園紀教育,激發師生的責任感、榮譽感,約束和規范師生的言行,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規范,使各項規章制度轉變為師生的自覺行動,創建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
3.讓檔案成為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核心價值體系的弘揚者
(1)舉辦展覽,發揮宣教。
開設幼兒園園史展覽廳和師生優秀作品(包括名人題字、贈畫、師生獲獎作品、視頻播放)展覽廳。新生入園親子教育活動的其中一項就是參觀展覽。這些展覽有助于師生和家長了解幼兒園歷史和文化傳統, 增加榮譽感、凝聚力和進取心。幼兒園檔案管理人員可以聯合幼兒園有關科室和人員,利用豐富的園藏資源,舉辦各種專題檔案展覽, 充分發揮檔案在幼兒園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2)多元產品,擴大影響。
為更好地宣傳幼兒園校園文化,可以利用幼兒園網站,上傳一些開放的檔案資料及編研開發的檔案文化產品,開展網上展覽和視頻點播;可在幼兒園網站開設檔案專欄,宣傳檔案知識、展示檔案文化;利用幼兒園黑板報、廣播站、園報、校訊通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宣傳,結合幼兒園的大型活動擴大宣傳效果,努力讓幼兒園文化進入社區、走向家庭、走向群眾。
(3)評估考核,做足鋪墊。
為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幼兒園往往會在不同時期參加各式各樣的評比,而檔案文化在評比中則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在省級幼兒園的一級復評時,上級一般會對“幼兒園園舍空間與設施、班級空間與設施、人員配備與待遇、園務管理與教師隊伍建設、安全與衛生保健、班級教育和保育”等六大塊內容進行考察。完善的檔案文化能夠直觀反映出這些基本情況,為各類評估考核做足鋪墊。
(4)文化底蘊,積淀內涵。
幼兒園檔案文化建設是一個幼兒園管理規范化和成熟與否的標志。它不僅記錄著幼兒園日常工作的開展歷程,還記載著幼兒園工作的發展軌跡,能有效凸顯出幼兒園的工作成果。可以說幼兒園檔案文化建設涵蓋了幼兒園發展的所有內容,基于園本實踐的檔案文化建設不僅能促進幼兒園成長、成熟,更能促進幼兒園園本文化的內涵發展與有效積淀。
4 結束語
“一日生活皆課程”。幼兒園的辦學理念是要把辦學總體規劃為一種幼兒園生活過程,從生活出發,在生活之中進行,培養生活的人。校園文化建設過程既是幼兒園文化不斷豐富完善的過程,也是幼兒園中每個參與者深入學習與理解的過程,是人與物、人與文化碰撞相融合的過程。跳出檔案——發展校園文化建設,這個過程本身就很有價值。
參考文獻
[1]連念.翁勇青.談校史工作與高校新校區校園文化建設[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4(1).
[2]朱勁光.論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華章,2012(32).
[3]楊玲.幼兒園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和利用現狀研究——以河南省開封市為例[D].河南大學,2012.
[4]戴湘萍.激活“檔案”,服務大局——幼兒園檔案工作科學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觀察(中旬),2013,2(10):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