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剛
【摘要】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訓練活動。通過練習,學生可以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優化練習設計,有利于教師掌握教學情況,反饋調節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練習 數學 教材 有效性 針對性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數學練習起著形成和發展數學認知結構的作用。優化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實施素質教育中一個值得認真深入研究的課題。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練習的內容和形式,既要整體考慮練習方式,又要考慮練習的具體內容,把握好練習的度和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數學練習不應該是強加給學生的負擔,而應該是學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覺的學習需要。面對新的教學要求,筆者在數學教學中積極嘗試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數學練習課教學,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練習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向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它是教學設計中必須考慮的要素。數學教學的目標一定要著眼于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規定學生在一節課結束后要掌握哪些知識與技能,使哪些情感與態度得到發展。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起點,全面了解課程標準對學段的目標,并在客觀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制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在設計練習之前,一要深入鉆研課標,確定本節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二要深入研究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在設計練習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確定練習內容。如教學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后,首先要安排鞏固性練習;然后是發展性練習,擴展知識的應用范圍,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后是綜合練習,溝通新知與其他知識的縱橫聯系,促進知識網絡的形成,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練習設計應與教材習題緊密結合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師要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關注學生,創造性地用教材。教材只是教師教學的一個憑借,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加工、改造,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例題和練習,從而增強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對教材的二度開發是很有意義的,而且是必需的。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自身就要有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結束后一般都有以鞏固和反饋為目的的鞏固性練習,如計算題、基本應用題、簡單圖形題等,以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牢固。而在復習課中,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化、條理化的整理,也往往會用歸納要點、列表總結、對比辨析等方式設計鞏固性練習。相對新授課的鞏固性練習,復習課的鞏固性練習涉及的知識點更多,知識內容更系統化,也更具拓展性。在設計鞏固性練習時,必須要注意緊扣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知識點清晰,形式活潑多樣,切忌出現大量機械性的、重復性的練習。
三、精心設計練習,拓寬探究空間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鞏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數學練習必須精心設計與安排,因為學生通過練習不僅可以掌握數學知識,而且能夠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要充分發揮數學練習的功能,設計練習時除了由淺入深、難易適當、逐步提高、突出重點和關鍵、注意題型搭配外,還應強化習題的趣味性和開放性。因為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練習,能使學生克服厭倦心理,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維;而開放性的練習能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更多參與的機會、成功的機會,能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發展。數學練習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充分發揮各種練習的獨特作用,力求活而不難,易中求深,使各種練習相互協調,從而產生正向效應。在講究練習的質與量的同時,還要采取恰當的練習形式,通過最優化的設計使學生保持高效、持久的學習動力。例如,在教學表內乘法口訣時,我們要求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計算,即看到或聽到“幾乘幾”的算式,就能不假思索地說出結果,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反復練習;如果只是機械地反復背誦,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所以練習的形式應多樣化。
四、練習要有針對性和靈活性
練習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的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律、性質的進一步理解、掌握、鞏固和應用;也可以促使學生的計算、解題、畫示意圖、測量等基本技能變得更加熟練。課堂練習要講究技巧,練習要有針對性,盲目地練是低效的,練習得巧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教學中易出錯、易混淆的概念,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對比的練習方法來認識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練習的設計要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加強分類指導,無論是習題的分量、難度的大小,還是練習時間的長短,都應切合學生的實際,既要照顧大多數學生,又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因此練習的設計要能體現出一定的針對性與靈活性。
新課程改革使教師面臨更大的挑戰,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觀念,動腦筋,想辦法,從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著眼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注重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進行整合,構建起比較完整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教師要從教學設計做起,準確理解新課標的精神,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智能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