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摘要:伴隨著我國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各項管理制度的完善,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工作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預算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直接影響事業單位的發展,合理安排國庫資金的使用效益,加強會計人員的素質教育等有助于管理會計工作實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會計工作
近些年,事業單位會計進行了幾次比較大的變革,由會計集中核算改為國庫集中支付,由原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規定固定資產不提折舊改為計提折舊,由年度財政預算結余指標不需做賬改為計入財政應返還額度等等,一系列不斷的事業單位會計改革說明了我國的財政預算管理體制還處于磨合期,會計集中核算的目標是加強資金控制,重點是加強對財務收支監督,會計核算中心的成立,不剝奪各個單位對資金的使用權與審批權,只是取消參與集中核算的市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在銀行的賬戶,把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及會計事務集中到核算中心處理,進行統一核算。盡管如此,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工作還是無法達到財政預算管理的預期值。
一、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的難點
(一)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不健全
對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與行政單位進行統一的會計核算,將原有的財政資金分散模式變革為由會計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管理,各事業單位的支付由會計核算中心集中辦理,從而約束了單位的支付力。現有支付模式下,各事業單位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辦理支付業務,預算指標是事業單位申請財政資金的依據,對于超預算與指標缺失項支付局有權拒絕申請。當前,仍有行政事業單位的部分收入未納入預算管理之中,存在自收自支現象。
(二)會計工作的配備人員參差不齊
當前,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結構老齡化,日趨高速發展的今天,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不斷改革,因此只有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年齡較大的會計工作人員學習能力往往較弱,對會計電算化缺乏了解,憑借自己的會計經驗判斷,容易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此外,會計人員還應當具備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為行動指南,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三)實物資產管理缺乏責任意識
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職責不清,沒有明確歸口的管理部門,也沒有明確資產的使用和保管責任,資產申請人將申請報告遞交采購部門后,可直接由資產申請人領用,未經過相應管理部門經手也未有后續的監察,資產的領用、發出若缺乏嚴格的登記審批制度,將導致國有資產的毀損、流失。另一方面,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沒有建立資產臺賬也沒有定期盤點制度,從而直接影響會計報表的信息失真,賬實不符。
(四)專項資金使用不規范
由于事業單位的經費不足,存在將財政下發給單位的專項財政資金挪用變相發放津補貼或列支不屬于專項資金開支范圍內的報銷等,例如,科研經費使用,科研項目申請人報銷經費時財務人員無法識別其票據是否用于科研項目的使用,存在科研項目申請人通過票據套取科研經費現象,專項資金未用于專項支出;此外,由于預算編制不合理,造成專項資金長期閑置或相關管理部門未將專項資金相關說明文件遞交財務部門,實際開支已經產生,導致形成財政結余假象,按現有財政相關制度規定,結余資金下一年度未使用完,則由財政部門回收,造成事業單位資金損失。
二、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難點的解決方案
(一)加強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
預算單位應當建立預算執行分析機制,定期通報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預算單位可以通過定期召開預算執行會議的形式,開展預算執行分析。財務部門收到財政部門的年度預算批復后,應當在本單位年度預算總額控制范圍內,及時細化分解本年度內部預算指標。嚴格控制內部預算追加調整,事業單位應當明確預算追加調整的相關制度和審批程序,無合理理由的追加調整,應當予以回絕。
(二)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會計人員的素質教育不僅在工作中,工作后應當加大會計人員的法制教育,通過法制宣傳促使會計人員做到廉潔奉公,不做假賬,不虛假財務報告,保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加強財務人員的理論知識學習,在高速社會發展的今天,會計知識日新月異,只有不斷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擯棄,財政部門可組織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培訓學習,盡量安排在假期。
(三)加強實物資產的管理
明確資產使用和保管責任人,落實資產使用人在資產管理中的責任。對于固定資產應當實行卡片賬管理,在卡片賬上明確資產的使用人、存放地、購買日期、使用壽命、資產價值等內容;實行定期盤點制度,確保賬實相符,財會、資產管理、資產使用等部門應當定期對賬,發現不符的,應當及時查明原因。
(四)加強專項資金管理
專項資金的管理應當實行監察制度,不僅僅體現在事后,應當在事前事中都有監察機制,實時對專項資金進行監管的常態化,合理保證專項資金的使用合理合法;加強預算編制人員培訓工作,從單位層面引起重視,加強預算執行分析,加快預算執行速度。
三、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關鍵點
隨著當今社會各方面的飛速發展,近十余年來,會計工作也發生著深刻變革和長足進展。實行部門預算使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執行、預算收支及結轉結余資金管理等內容和方式得到了變革和推進;實施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非稅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類等,進一步創新和充實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容和手段。今后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關鍵點,我認為應從以下兩點展開:
(一)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當前,部門預算的收支和執行愈加透明,社會公眾對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監督力度日益加大,從單位實際工作出發,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一是要更新觀念,改變財政資金使用“重分配、輕管理”、“重投入、輕效益”的傳統做法,建立經費支出“事前有目標、事中有監控、事后有評價”的預算績效管理模式;二是成立以單位領導、財務部門、業務部門、專家等組成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組,建立健全項目績效目標編報、預算執行和監督、結果認證和評價等預算績效管理流程。
(二)推進內部控制規范,保障經濟活動健康安全運行
隨著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年度預算執行審計和單位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力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嚴,暴露出單位在預算執行、經費收支、政府采購、基本建設等各方面的問題,強化單位內部控制也日益成為會計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運用內部控制制度規范,對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監控,一是要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基石,引導和促使單位的經濟活動在規范有序的路徑體系下健康運行;二是要強化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單位領導層要對內部控制工作高度重視,起領導帶頭作用,上行下效,形成內部控制執行的良好氛圍;三是要健全完善內部管理制度,隨著財政改革的深化,新的財務管理形式和規程不斷涌現,就需要結合單位實際,制定相應的內部貫徹落實措施。
參考文獻:
[1]黃瑞金,楊敏,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J].現代審計,2009(2).
[2]盧健新,有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6).
[3]樊汝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研究,2009(6).
[4]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Z].高級會計事物,2016-04.
[5] 趙至愛.加強對事業單位收入的管理[J].經濟論壇,2004.
[6] 樊榮.事業單位收支管理問題研究[D].學位論文.2008.
[7]朱紅.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未來改革方向研究[J].財務會計,2011(07):33-34.
[8]李紅梅.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問題初探[J].會計師,2012(08):29~30.
[9]戴英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綜述[J].財務會計,2012(07):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