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嬌嬌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相應帶動了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對于現代建筑企業而言,工程造價控制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綜合經濟收益。傳統建筑企業習慣利用粗獷式管理模式進行工程造價控制,實際工作效果較差,而現代BIM技術,通過建立建筑信息模型進行工作造價控制,可有效提高造價控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種背景下,結合BIM技術強化工程造價教學,培養高素質的工程造價控制人才,對于促進現代建筑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r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use the extensive management mode of project cost control, the effect of the actual work is poor, and modern BIM technolog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ity and accuracy of cost control. Under this backgrou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by combining the BIM technology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cost and to train the high quality project cost control personnel.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造價;教學;影響
Key words: BIM technology;project cost;teaching;influence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7-0215-03
0 引言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即在建筑工程項目實際信息數據基礎上,建立建筑模型,通過數字信息進行建筑物真實信息仿真模擬的技術。近幾年,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建筑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導致建筑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這種背景下,建筑企業必須提高自身工程造價控制水平,以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BIM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先進技術,在工程造價控制領域具有獨特的應用優勢,結合BIM技術強化工程造價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BIM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建筑行業不斷發展,部分建筑企業認識到工程造價控制,減低工程造價、提高企業經濟收益、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并積極探索科學的工程造價控制方式。BIM技術以現代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基礎,可結合工程數據,實現對建筑工程的仿真模擬。在此基礎上進行工程造價控制,可有效提高工程造價控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目前,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造價控制,已經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廣泛關注,以及建筑行業的普遍認可。由住建部頒發的《2011~2015年建筑信息化發展綱要》文件中,將BIM技術定義為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核心技術。在建筑工程招投標環節,也對BIM技術的應用做出了相應的規定。BIM技術在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相應提高了對BIM技術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如何在提高BIM技術教學水平的基礎上,構建BIM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是當代建筑領域和教育領域廣泛關注的重點話題。
2 BIM技術對工程造價教學的影響及應用意義分析
BIM技術是一種貫穿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信息集合,與傳統工作模式相比,具有獨特的協同管理特征,促使建筑行業由粗獷管理轉向集約型管理發展。對于建筑行業而言,BIM技術的應用是一項重要的技術革命,堪比CAD技術應用革命。
就現階段國內工程造價發展水平而言,仍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造價管理精細化、信息化程度較低,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這意味著國內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仍亟需得到發展和提高。BIM技術的應用帶給工程造價行業新的發展契機,該技術以信息為基礎、以模型為載體構建建筑信息模型,實現數字模型的“可視化”要求,在3D空間額度基礎上,對造價和進度維度進行擴展,即可得到一種5D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可有效解決多種2D表達問題。
BIM技術模型也可以視作一個資源共享的信息平臺,可為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有決策提供數據參考,在工程項目的不同階段,工作人員可在不同的客戶端口,實現平臺數據的提取、更新等操作,可全面反映出不同專業的實際效率和業務職責,從而實現不同專業間的協同合作,以達到提高各專業間有效交流、減少返工、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目的。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低能耗和低污染成為建筑行業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為達到上述要求,建筑企業需進一步加快自身信息化的發展步伐。
在工程造價教學中應用BIM技術,可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無需面對二維平面圖紙以及其他教學工具書進行抽象、枯燥理解,而是針對具體的數字模型進行學習,不僅簡化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樣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
3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術是當前建設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是繼計算機輔助(CAD)技術之后,建設工程領域的又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我國當前對于BIM技術在建設工程領域中的研究十分重視,在《2011-2015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中多次提到BIM技術的應用,要求在“十二五”期間加快BIM技術、基于網絡的協同工作等新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加速推動信息化標準建設。在工程造價專業課程中引入BIM技術,運用BIM的數字模型和行為模型,可以發揮該技術的可視性和模擬性,恰好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BIM技術下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
3.1 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
利用BIM的模擬性和可視性可以再現建設項目的實現過程,利用BIM的4D虛擬施工技術,實現建筑在實際建造之前的虛擬施工,即在計算機上實現4D可視化模擬施工過程,非常直觀地顯示任意時刻的施工過程。將施工現場搬到教室,解決了目前所存在的情景教學資源少、實訓操作場地局限、實訓操作道具成本較高、重復利用率低等問題。一方面可以展現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的各個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工藝,另一方面使教學更具備專業針對性、項目整體性和分類科學性。系統解決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一個個理論知識點枯燥而單一的講解,豐富了教學手段,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提升了學生的崗位技能認知度。
3.2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軟件的呈現方式,對學生形成了較強的視覺沖擊,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枯燥乏味,學生在4D環境下輕松掌握專業知識,一掃學習的枯燥,傳統的教師講解升級為學生自我探索,學生可以在玩中學。教師也可以寓教于樂,通過軟件的操作和演示,將書本上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形象的說明,將割裂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學生也更樂于接受這種學習方式。
3.3 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造價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可以以某個工程項目為案例進行編排,通過BIM的運用,更加適應培養職業能力的教學主線,符合職業院校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求。比如在建筑施工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以BIM為載體,以其相關軟件為工具,以各種視頻、動畫、文字、圖片為輔助,呈現不同階段的建設項目過程,三維實時漫游和動畫顯示,呈現的內容完全涵蓋了施工技術課程內容。
3.4 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內容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來實施,良好的教學手段是完成教學內容的必要條件。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使用BIM技術,讓學生在建筑識圖和土木施工技術課程中引入三維模型,讓學生認識各種構件和內部構造,了解相關結構、構造知識,加強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施工過程的認識,不但使學生增強了識圖能力,增加了施工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4 教學效果分析評價
4.1 課堂教學方式多元化,提高課堂的效率
通過BIM技術在工程造價課程中的應用,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自發參與到“教”與“學”的全過程,通過具體項目為主體,以工程任務為中心,學習任務為載體,學生自主學習,發揮了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的同時,還可以毫無顧忌的展示自己的個人見解,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發展思維的技能,傳統課堂中“手機低頭族“大大減少,達到了課堂有效教學的目的。
4.2 學生對BIM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肯定
通過召開部分學生座談會,大部分學生都認為BIM技術在工程造價課程中的學習非常有幫助,在知識方面,豐富了自己的閱歷,拓寬了視野;在能力方面,不光學習了BIM的技能,而且在課堂教學中鍛煉了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情感方面,在小組體驗活動中,增強了團隊意識,學會了合作與溝通,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
4.3 增強了學生工作競爭力,實踐效果顯著
BIM技術的虛擬施工、漫游檢查,學生從施工準備開始到具體實施全過程參與到項目中,隨著施工過程的進行,學生的實習內容不斷擴大和加深,實踐效果非常明顯,進入課堂就進入了工地,一方面帶著問題去模擬施工現場并加以解決,另一方面帶著書本的新知識點去不斷的發現問題,周而復始的循環,不斷構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使得學生可以再較短的時間內對工程形成完整的概念,提高了學生的工作競爭力。
5 應用案例
以BIM技術框架下的工程造價拋錨式教學模式為例來進行分析。
在工程造價拋錨式教學模式下,針對工程造價的兩個基本工作中,很多學生將使用50-80%的時間用在工程量統計上。BIM為所有項目參與者提供了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利用這個項目是公共信息數據庫,所有的參與者可以從BIM模型提取零部件項目信息,完成一系列任務,為參建各方進行如環境分析、節能計算和工程量統計和成本估計提供數據。
在項目的不同階段造價人員需要完成不同精細程度的概算、預算和決算等工作。BIM模型能為造價管理人員提供計算工程造價所需要的項目構件和部件信息,這樣會大大降低人工計算工程量的工作量和減少由此產生的錯誤。教師應該教導學生要和設計人員一起配合,一起定義構件的信息,而且在BIM模型尚還未跟施工條件、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的一些條件放到里。應該指出的是,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曾經只是個“算匠”,會算量、能套定額就能勝任。隨著工程建設行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已逐漸擴展到工程建設的全生命周期,必須在決策、設計、招標投標、施工、竣工結算等各階段進行工程造價管理。
6 結語
綜上所述,BIM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國內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也相應提高了對BIM技術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在BIM技術相關高校教育中,教師應積極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教學和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對BIM技術應用的正確認識,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龍化良,李元.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BIM技術人才培養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5(09).
[2]尤憶,張俊強,施文娥,等.BIM對造價專業課程教學的影響[J].教師,2016(02).
[3]李瑞賢.BIM技術對工程造價教學的影響[J].山西建筑,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