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清
摘要:以實踐工作為基礎,對基層財政局績效評價主要作用進行簡要分析。同時,對基層財政局績效評價工作中存在的誤區進行分析,從而及時反饋問題。結合誤區分析結果,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整改建議,明確績效評價思路,從而不斷強化財政局績效評價效率,為相關工作順利開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財政局;績效評價;核心領導崗位
財政局屬于職能機構,是政府內部擁有較高獨立性的部門之一,不僅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同時也承擔國家及政府部門收入、支出相關工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并對其進行有效監管,能夠促進財政宏觀調控。對各級財政局績效做出準確評估,可發揮兩方面效果,一是從微觀層面對工作責任進行分解、評估,二是在宏觀層面正確把控決策。如何強化基層財政局績效評價,是目前財政部門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財政局績效評價主要作用
正確發揮財政分配效率,嚴格執行相關監督職能,能夠使財政工作滿足客觀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對資源配置進行合理優化,可有利推動經濟健康發展,實現社會與經濟效益之間的融合。我國地方財政局績效評價發展時間較短,在專業研究上存在一定不足,對整體績效評價工作帶來一定影響。財政績效評價不僅能夠指導日常工作,同時可發揮以下幾點作用:①根據實踐經驗認為,對地方財政局績效評價問題進行探究,可轉變落后思想,促進新型理財模式的構建。②開展相對完善的績效評價工作,可完善財政管理制度,并提高相關工作部門及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③對于區財政局而言,其崗位權限與責任比較明確,如總帳稽查、造價管理、財政預算等崗位,其專業性均比較強。只有充分了解財政局工作內容,才能做好績效評價工作,兼顧全面性的同時,能夠突出評價重點[1]。
二、基層財政局績效評價中誤區分析
(一)核心領導崗位評價過于微觀
對于基層財政局而言,核心領導崗位關系到整體工作發展思路,立足于政治層面,對其績效進行全面考核及評價。從宏觀層面對核心領導崗位的績效進行確定,并明確相關衡量標準。但是,實際工作中,針對局長職位,對其進行績效評價時,評價指標往往過于微觀,對整體工作效率及創新性帶來嚴重影響。
(二)績效指標評價反映不夠詳細
現階段,我國基層財政局內部實施績效評價時,基本上能夠做到全面細致。但是,針對職責相對簡單的工作崗位,在績效指標反映上存在一定問題。例如,資金會計崗位,在實際工作中,雖然其工作責任比較明確,且工作權限比較細化,但是往往按部就班,且創新空間比較匱乏。對其工作績效進行考核時,往往缺乏更具針對性的指標,導致績效評價準確性受到影響。
(三)績效評價指標缺乏創新性
在基層財政局中,很多崗位職責明確,但是與出納、資金會計等創新空間匱乏的崗位相比,其能夠通過一定措施提高崗位績效,如國庫管理崗位、預算管理崗位、國有資產管理崗位等。通過一定創新方式,對崗位績效評價指標進行設計。為此,要按照崗位特征及相關人員工作經驗,提取績效評價指標。同時,根據相關崗位人員工作基本情況及延伸性,對指標評價進行創新。
(四)崗位績效評價流程復雜
從基層財政局績效評價現狀來看,很多工作崗位流程比較復雜,且技術性較強,在對其開展相關評估時,存在一定難度。若未能對工作性質進行明確,并開展動態化管理,則會導致崗位績效評價滯后。例如,針對成本造價管理崗位來說,其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較差,會對此項工作質量及效率產生實質性的影響[2]。只有嚴格根據工作流程,對相關指標進行科學設計,才能準確確定崗位績效情況,并以此為根據進行評價。
三、強化財政局績效評價相關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完善核心領導崗位評價
在現階段 基層財政局績效評價實施情況下,對其開展績效評估存在一定困難,且無法取得即刻效應。但是,基層財政局仍要對自身狀況加以分析,并采取必要措施進行整改,從而不斷提高績效管理效果。為此,要不斷增加績效評價相關工作的宣傳力度,強化財政管理人員的績效評價思維及意識。在實際工作中,要切實轉變理念,克服評與不評一個樣狀態,減少對上頭關系的依賴性。同時,加強教育,使相關人員能夠正確認識績效評價的重要性,采取積極態度應對相關工作。例如,在對基層財政局開展績效評價前,可舉辦專家講座,強化宣傳力度。此外,要對核心領導崗位的績效評價加以關注,對其績效衡量指標進行分析,避免評價過于微觀現象,從宏觀角度正確認識其崗位績效評價,包括基層財政經驗內部事務、分配原則、配置方法、調控政策及監督管理等方面,將上述績效指標視為重點,使其更具創新性與發展性,起到綜合管理效果。
(二)強化制度建設,保證績效指標詳細及創新性
加快績效管理相關制度建設的步伐,從而有效促進績效評價的穩定及可持續發展。通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很多基層財政局制度建設不夠完善,在服務及咨詢崗位上存在一定問題。例如,在為相關企業提供服務時,其服務質量不是被服務對象的主觀反應,而是取決于基層財政局本身。為此,要想切實轉變上述現象,要及時建立相對完善的信息溝通渠道,做好信息交流及反饋,促進基層財政局逐漸向規范化方向發展。同時,對管理體制及制度進行科學設計,保證公眾需求能夠及時得到反饋與回應。基層財政部門要將績效評估作為內部改革契機,加大力度推進制度完善,在實際工作中對制度建設的優勢進行分析,并檢驗不足。針對上述分析績效指標評價反映不夠詳細及缺乏創新性等問題,要做到區分崗位,針對職責相對簡單的工作崗位,要在明確其崗位責任的同時,對其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進行深入挖掘,使其更具創新空間及針對性。針對績效評價創新空間較大的崗位,要對其績效指標進行科學設計,從而不斷豐富績效評價工作。
(三)持續推動改革,簡化崗位績效評價流程
對行政改革進行不斷推進,并保證其持續性及有效性,促進政策過程、財政過程兩者之間的結合。從縱向層面上來看,下級部門要充分執行上級機構的相關決策,并對其配套資金進行合理安置,使其獨立于財政預算過程之外[3]。一般情況下,上級部門往往只為相應政策提供部分管理資金,或者不提供資金。從橫向層面上來看,對于財政預算機構本身而言,其缺乏權力支持,且往往不具備獨立性,導致很多財政制度無法真正落實,因此不能對政策制定過程發揮較強的約束作用。這種情況下,為避免政策過程與財政過程之間出現分離,并有效分配資源,要不斷推進改革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除做好上述工作外,還要對基層財政局崗位績效評價流程進行簡化處理,使技術性較強且流程復雜的崗位得到優化整合,從而進一步為動態化管理的順利實施提供便利條件。只有不斷對崗位績效評價流程進行優化,才能強化相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為績效評價質量及效率提供堅實保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基層財政局績效評價方面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內容:①現階段,我國財政績效評價雖然取得長足進步,但是基層財政局績效評價工作發展比較緩慢,一定程度上對整體工作能力的提升帶來不利影響。②基層財政局具有特殊性,對其績效評價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能夠明確未來發展方向。③在實際工作中,要對績效評價進行創新,從而不斷推動多項政策的順利實施。④清晰認識到基層財政局績效評價的重要性,并正視其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不斷提高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軍.以國民幸福指數為導向的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田曉澄.高校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方法問題探討[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
[3]楊帆.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效果研究[D].復旦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