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榮
摘 要: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市場進入到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而在這一個過程中,經濟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成本已經成為了企業運營是否能夠盈利的一個關鍵因素。企業要在當前激烈市場中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利用各種極為有效的措施來降低企業內部的各項成本,通過遠低于對手成本的產品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本篇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對降低成本費用的意義進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降低成本;生產經營;意義
在當前競爭極為激烈經濟市場上,成本管理已經成為了一項直接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的一項因素。由于受到以往的傳統思想觀念影響,個別企業對于成本的管理理念以及方法還較為落后,與經濟發展的程度不符。因此,企業要想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占有一定地位,就必須要對經營方式加以改革并拓展,以此來適應當前市場的需求,而企業要長久的發展,就要采取各種措施來降低經營的成本,以此讓企業的產品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使得企業在變換莫測的市場中獲得成功。
一、降低成本的意義
企業利用相應的有效措施來降低運營的成本,這是和經營利潤所緊密聯系起來的幾個一因素,成本的降低就代表著在相同的價格上獲得了更多的利潤。時至今日,仍然有部分人員認為利潤的增長只有通過銷售量的增加,但是這種方式確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夠獲得大量的銷量。而成本降低這一方式卻無需花費多大的代價,或者僅僅只需要極為低廉的代價。因此,企業在進行運營的過程中,應當把企業利潤增長工作的重點放在成本降低這一環節之上。
成本指標是企業各種指標中最主要的指標之一。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應將降低成本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如果成本管理工作的結果沒有將成本有效地降低,就不能說成本管理工作有成績。
(一)降低產品成本可以增加利潤
產品自身的成本是抵減產品所獲得利潤的一個主要部分,如果產品的生產成本過高,那么,產品利潤必然會大幅下降。相應的,如果成品的成本較為低廉,而產品的價格也處在一個相對的位置,那么其產品的利潤能夠得到大幅的增加。如果企業的產品利潤得到了增加,那么企業便能夠得到更多資金積累,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發中去,從而實現領先對手的目的。同時,產品成本的降低,不僅能夠為企業集團所有參與的帶來較大的利益,還由于成本的大幅降低,能夠使得企業擴大再生產,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二)降低產品成本可以節約人力物力
利用成本降低措施,不僅能夠使用較少的人力和物理來進行生產,其生產出的產品數量也比成本降低之前要多。尤其是對于一些涉及到稀缺或者貴重的產品材料來說,這些材料極大的節省,不僅能夠將產品的成本降低,還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節省,既保持了企業的正常生產,還能夠避免由于企業因為缺乏貴重材料而延緩或停止生產的現象出現。
(三)降低產品成本是可以降低產品價格
產品自身的成本就是產品定價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依據,而企業要想不斷的降低自身產品的銷售價格,讓銷量提高,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要對產品的成本進行降低,只有產品自身的制造成本得到了降低,產品價格降低時才不會出現虧損。
二、制約降低成本的因素
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之前,應首先了解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然后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使之逐漸降低。
(一)物價上漲、工資調整、折舊提高是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近幾年由于物價的調整,使許多材料價格上升,進而影響到企業材料采購成本的提高。由于材料成本在產品成本中占有最大的比例,因此,它是近幾年企業成本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當然,在看到材料價格上漲的同時,也應當看到,也有一些材料的價格是逐步走低的。有些材料雖然價格較高,但是由于競爭的激烈,也在不斷地降低。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扼制成本升高的因素。
(二)企業多種經營的開展,降低了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新興產業的發展,使企業由原來的只從事主業經營進而轉向多種經營,向能獲得較高收益的其他行業轉化。投資渠道的多樣性,使企業通過降低成本來增加盈利的機會減少,使成本管理工作的地位下降。
(三)低成本帶來的效果不是十分明顯
目前許多企業對各部門的考核主要是其完成下達的各項任務,而對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考慮的不多,如銷售部門只管銷售,不考慮銷售費用;設計部門只考慮產品的功能及使用壽命,不考慮產品的設計成本等。由于各行其是,沒有一個統一的考慮,使得成本指標居高不下。
三、降低成本的途徑
(一)強化成本意識,使人們從思想上真正認識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義
生產過程中的浪費現象減少,對生產成本進行嚴格控制作為企業生產過程中必要的事。對生產的成本樹立正確的成本價值觀,認識到只有節約成本才能夠獲得更大的產品效益這一事實。要將以往傳統的觀念革新,努力學習現代化的成本管理知識,只有通過現代化的成本管理方式,才能夠使得企業的產品以更低的價格在市場上占有更大的份額,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二)實行全員成本管理和全過程的成本控制
成本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一個綜合性的數值,這一數值的變動涉及到整個企業內部所有的人員以及企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所有,現代成本管理系統必須要有一整套的管理體系,成本管理體系不僅要對生產線進行控制,還要對每個員工、每個部門進行成本管控,以此來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管理網絡。利用生產的全過程以及全局進行成本管理,是成本控制的最佳方式。
(三)努力實現從成本節約到成本避免
傳統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過成本的節省來實現的,即力求在工作現場不浪費資源和改進工作方式以節約將發生的成本支出。這是企業的一種戰術的改進,屬于降低成本的一種初級形態。但是,這種成本降低治標不治本,只是成本管理的一種改良形式。
成本降低結果的匯報應有序進行,特別是影響利潤最大的部門,應向主要領導匯報。由于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中有主次之分,因此,對于一些降低成本期望值較大的項目,其運行的結果如何,采取了什么措施,存在什么問題等情況,都應向主要領導匯報。在聽取領導的意見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對下一步的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作進一步的修改。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必須要在生產的過程中完全貫徹科學的發展觀,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必須要對產出比進行探討,同時,重視各項生產資源的節約,把產品生產成本不斷降低的工作放在整個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重點位置上,從而為企業生產過程中提供更多的空間,促進企業的產品利潤得到增長。
參考文獻:
[1] 黎洪彬. 論新形勢下企業降低成本的意義與途徑[J]. 知識經濟. 2010(08)
[2] 熊麗娟. 對加強企業財務成本管理的思考[J]. 企業導報. 2011(04)
[3] 曾珊珊. 淺談降低成本的意義和途徑[J]. 理論界.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