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雨
摘 要:在道路交通建設過程中,道路橋梁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道路工程建設有直接影響。工期長、環節多以及技術復雜是道路橋梁施工的顯著特點,混凝土施工技術對整個建設項目有直接影響。本文主要對混凝土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我國道路交通建設做出貢獻。
關鍵詞:道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道路橋梁是道路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保證道橋施工質量與建設是道路交通建設的核心內容,對我國交通發展有重要意義。混凝土施工是道橋建設工程中的關鍵環節,對建設項目的整體質量起決定作用。現階段我國混凝土施工技術存在諸多問題,裂縫以及氣泡等現象對工程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埋下安全隱患。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質量實行一定的控制,保證工程使用壽命與使用質量。
一、道橋防水混凝土施工中常見質量問題分析
1.緩凝土氣泡、蜂窩問題
在實際進行道橋混凝土施工時會出現很多質量問題,混凝土氣泡與蜂窩問題是其中較常見問題,這會對混凝土承受能力造成直接影響,降低混凝土大型構件整體難度,不僅對整體工程質量有影響,嚴重時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混凝土構件出現上述質量問題,還會導致耐腐蝕性較差的現象出現,對構成使用壽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造成混凝土氣泡與蜂窩質量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我們將其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人員技術水平問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沒有按照相關要求與標準進行施工,根據個人經驗與判斷更改施工方案,導致施工現象以及混合環節出現不符合建設工程實際的現象,這對工程質量產生直接影響。
(2)配合比不符合標準。混凝土是由多種材料混合而成,有一定的強度與優勢,但對配合比要求較高。在進行混凝土配置時,內有按照一定的標準與比例進行配比,導致在建設后大型混凝土構件出現質量問題,對建設項目的整體質量有一定影響。
(3)攪拌時間。混凝土攪拌時間對混凝土質量有一定的影響,長時間對混凝土進行攪拌會使混凝土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出現干縮現象,直接導致混凝土變質或者結塊,對其粘性有大幅度降低作用,直接影響后期澆筑使用,對建筑項目的使用造成影響。
(4)振搗問題。混凝土對振搗時間與振搗力度有一定的要求,在進行振搗作業時應要求施工人員按照施工標準與要求進行作業,在澆筑工程完成后對混凝土實施嚴格振搗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現內部松散現象。對建筑項目的整體質量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2.混凝土裂縫問題
混凝土裂縫問題是道橋施工中最常見的問題,其影響較為深遠,直接對道橋使用過程中的承重能力造成影響,一旦外力較大,將會造成道橋裂縫增大,甚至造成斷裂、塌陷等,給道橋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在施工中很多因素都會造成裂縫,現歸納如下:
(1)混凝土澆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自干過程中受到混凝土結構不均衡的預應力制約并形成裂縫,另外就是在澆筑時對混凝土的振搗過多或不足;
(2)相關技術人員沒有按規定設計混凝土的配合比;
(3)施工時使用質量差、不合格的混凝土。
3.道橋施工中其他易出現的問題
道橋施工比較復雜,在調拱調坡層的施工過程中,要確保施工材料的級配及配合比符合相關要求,確保該層的壓實度和平整度,這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基本條件;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把握好松鋪厚度,以最佳含水量的碾壓進而減少基層成型,在初步碾壓后再進行人工整修,特別是加強基層邊緣立模處的壓實度,對于沒有碾壓到的地方,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進行振動、補救等。
二、加強道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1.確保防水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過關
(1)使用質量過關的水泥,絕不能使用受潮結塊或過期的水泥,可供選的范圍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等,此外,水泥的強度等級大于32.5級。
(2)外加劑采用減水劑、引氣劑、膨脹劑及防水劑等,其技術性能必須符合行業標準。
(3)試配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須按規定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嚴禁使用,重點控制砂石含泥量及級配,必須嚴格按要求及時送檢并上報詳細情況。
(4)選用沙粒以中砂最好,同時含泥量小于3.0%。
2.嚴控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防水混凝土的配比需要按規定嚴格執行,如抗滲水壓值比設計值需提高0.2Mpa,混凝土中灰砂比、水泥用量以及砂率等必須符合如下標準:水泥用量要大于300kg/m,混有活性摻合料的水泥用量也必須大于280kg/m;水灰比小于0.55;預拌混凝土時,人泵坍落度最好控制在100~140mm范圍,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時損失值不應大于30ram,總損失值不應大于60mm;灰砂比最好選在1:2~1:2.5的范圍,而砂率則為35%~45%,混凝土的坍落度要小于50mm。
3.計算準確的攪拌計量
施工中,相關人員要合理安排人員定期檢查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規格、品種和用量,每盤混凝土各組成材料計量結果的必須符合設計標準。材料的投料順序為:石子—砂—水泥—摻合料—外加劑—水。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攪拌1-2min。添加外加劑時應根據外加劑的技術要求確定攪拌時間,不得擅自修改混凝土試驗室配合比的相關操作數據。混凝土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應檢查兩次,現場攪拌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時入泵混凝土坍落度宜為100-140mm。
4.做好基坑降排水及基礎墊層的施工
混凝土主體結構施工前,必須做好基礎墊層混凝土,使之起到輔助防水的作用。在道橋防水混凝土施工中,不允許地下水及地面水流入基坑造成積水。一是為了避免造物混入混凝土中,確保施工過程的干凈;一是避免混凝土被水泡過,導致其硬度、強度、抗滲性的降低。所以,在施工中要做好排水工作。當埋深到地下水位高的建筑物時,常采取井水降水;當地面水及地下水量少時,常采取盲溝排水。要保證施工過程中的清桔,防止泥水雜物浸入混。
5.道橋防水混凝土的拆模與護養工作
防水混凝土凝固后,需要安排相關人員進行養護,養護期至少達到14天,前3天每天澆水4~6次,之后每天澆2~3次;同時減輕因氣候變化引發的混凝土裂縫,需要延長帶模養護時間。比如,拆模需要在墻體常溫養護5天后,之后要用草袋等蓋在表面,并每天噴水養護10~14天。另外,在施工中要及時進行回填工作,能增強穩定性,保證道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三、結語
在道路橋梁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中,要針對施工中常出現的問題預先制定預防措施,按照防水混凝土施工工序進行道橋施工,避免施工環節出現各種問題,影響施工質量。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要做到細致,并保證技術應用達到規定標準,做好質量監督,切實落實質量控制。道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與道橋整體使用情況有著直接聯系,只有保證施工質量合格,才能進一步保證橋梁使用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國正.淺談如何加強道橋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 2016(12).
[2] 喬磊.探討如何加強道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城市建筑, 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