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勃
[摘要]中國哲學一向關注人生和政治問題,這些問題的討論,又常常會落到倫理和道德圈子里。這樣一來思想范圍往往被框架在某些格式上。而老子哲學的特異處,就在于擴大了這一局限,把人類思考的范圍,由人生而擴展到整個宇宙。他看人生種種問題,乃是從宏觀出發,而又能從微觀做多方面審視。老子的這種思想如何形成,值得我們研究。
[關鍵詞]中國哲學;老子思想;倫理道德
?人類思想史上每個時期出現的思想家,都有其深刻而深厚的思想文化經濟社會根源,也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去粗取精,繼承并發展后逐漸出現的。老子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早、最偉大的思想家,這位道風仙骨的長者,學識淵博,令人欽佩。當時各國君臣都尊他為“古先生”。然這位偉人的思想,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著深刻的主、客觀因素。今天我們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必要對老子思想的產生進行深層次的探討。
?????? 一、老子思想產生的主觀因素
(一)史官出身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官也?!边@即是說老子曾做過周政府的柱下史,即史官。《漢書·藝文志》中也評:“道家者流,蓋出入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知道?!倍掖呵飼r代的史官有三大特殊作用:懂得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儀禮、學說、遺訓,了解事物成敗之因;懂得歷史上先王先君創業、守業的成敗經驗教訓,以輔佐君王或備濟君王考察;具有巫的作用,通天通鬼神。
?老子父子二人同為周之史官,子襲父業。老子定熟知夏、商、周三代的歷史發展成敗得失原因。而生活在春秋時代的老子也會切身目睹了諸侯爭雄的兼并戰爭,一國一君的成敗得失、禍福演變,一次戰爭、一場瘟疫、一次水災、一次旱災、一次地震等等,老子都可以從中得出大智大慧,得出“道”。因此,史官出身對老子思想博大精深有重要影響。
(二)《易》之深化
《易》思想產生的時代,應在商之末世,武王伐紂前后,相傳為周文王所創。而老子生活在春秋早期,作為史官,怎會不知他的現代史上的各種歷史事物。且任何一種思想的產生,畢竟有所傳承。從時間上說,老子的思想受《易》思想之影響也是合理的。從大范圍講,《易》六十四卦講三道:天道、地道、人道。而老子也講三道,且講得更具體、深刻、精確。
??天道講宇宙問題,即宇宙如何形成、怎樣出現、本原如何、怎樣發展。
地道講天地問題,即天地如何出現、狀態如何、是否永存不死。
??人道講人類社會問題,即人的作用、人的生老病死、人的成長,社會發展問題等。
???從古到今的學術著作千千萬萬,還沒有第二部僅用“五千言”把天道、地道、人道解釋如《老子》一樣精辟獨到。《呂氏春秋·制樂》篇中贊揚《老子》的思想光輝是“圣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直至今日,老子論三道的理論仍閃閃發光,照人心弦。
??我們看《易》六十四卦沒有一卦六爻是好的,但謙卦例外,而老子也重視謙下退讓?!兑住分v休咎禍福,《老子》書中殃、咎、禍、福觸目皆是?!兑住分v陰陽消長,而老子也講循環反復。 《易》講宇宙變化“易有兩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更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边@里的道就是《易》之太極。原始宇宙就是一團元氣,就是道。
??《老子》一書中的名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所代表的辯證思想也來源于《易》的泰、否兩卦。泰卦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奔雌脚c陂、往和復是同時存在、相互轉化的。《否》卦曰:“天地不變,否?!奔刺斓夭贿\動變化,就會出問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否極泰來”、物極必反的規律。
?《老子》“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也來源于《易》謙卦“一謙四益”,即“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保ㄖt卦詞)而老子思想諸如“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而不居.”、“功成身退,天之道”、“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知足不辰,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禍莫大于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等都來源于謙卦而又有所發展、有所深化。老子的思想受易之影響并又有所深化,更易為人所接受。
二、老子思想產生的客觀因素
(一)時代催生
?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齊桓、晉文之霸業早已過去,吳越爭霸展開,魯國三桓專政,齊國田氏代齊,晉國六卿擅權。王室衰微,禮樂征伐不能從天子出,而是由新興地主階級的卿大夫掌握。當時的時代特征是王室衰微,周天子不能發號施令,禮崩樂壞,貴族沒落。同時,戰爭頻繁。文化領域?雖“百家爭鳴”,但經濟方面“朝甚除,田甚荒”。
面對這樣一個民不聊生、極度混亂的景象,有識之士都開始探究原由,著書立說,各抒己見,以拯救天下蒼生于水火之中。作為有責任感而身居要職的老子也不例外,只是由于出身不同、經歷不同,他所應對的方法也不同。政治上,他主張“無為”,贊成治國者“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軍事上,他反對兼并戰爭,認為:“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固有道者不處?!鄙鐣惱砩希磳ΧY制,說:“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始業?!苯洕希澇伞懊裼泻惝a”。老子的思想,也正是在這種社會大動亂中逐漸形成的,是時代催生了他的思想。然而,可惜的是在當時“王霸”盛行狀況下,他的思想注定是不被采納的。
(二)巫史文化
?巫史文化是中國古代母系氏族和父權宗法制下的一種原始宗教文化。母系氏族中老祖母占據主導地位,治理部眾自然以慈愛后輩、少欲不爭、貴陰尚柔、自然無為的方式為主。《老子》第58章講“其政悶悶,其民純純。”第67章也講:“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些政治原則和母系氏族公社的政治傳統大抵相同。再者,《老子》80章還逼真地描述了他向往的社會:“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爆F代考古發現也證實母系氏族是“雞犬相聞”、“不相往來”,只是原始人的生活沒有想象那么好而已?!独献印返?5章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該,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薄独献印芬粫卸啻斡小澳浮弊?,他把道稱為“玄鵡之門”和“谷神”并且“可以為天下母”。玄鵡之門即巫史文化中的“女陰”,“谷神”即巫史文化中對“生殖神”的崇拜。這些都表明原始宗教中有女性生殖崇拜的痕跡,表明原始宗教和氏族社會形成尊重柔陰、謙讓、虛靜的品質。貴陰尚柔的道家哲學,也是對這種傳統的抽象和概括。
隨著社會的發展,夏、商、周三代確立的父權宗法制的原始宗教——禮教占據統治地位。到春秋戰國末期,社會階級逐漸發生變化,“禮崩樂壞”,諸子百家遂從原始宗教的巫史文化中突破而出。道家也分立發展開來,古人積累的養生醫藥學知識,產生了心理上的養生論。對天文知識的增加,對鬼神觀念的看法,為老子天人合一說、陰陽五行說、三彩四象八卦說和道的觀念打下了基礎。古人在巫史文化中播下的智慧種子孕育著《老子》道學文化的花朵。
(三)身份楚人
?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對他的性格會產生重大影響,作為圣賢的老子也不例外。老子楚人的事實,對他思想上的清凈無為、虛靜貴柔有一定的影響。楚地風氣柔弱,不像北方風氣剛強。因此,老子貴柔?!独献印?2章講“守柔曰強”,36章講“柔弱勝剛強”,8章也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再者南方天氣溫暖,土地肥沃,戰爭少,衣實足,不憂凍饑。人民安居遁世,不喜歡旁人加以干涉。因此,楚地多隱者?!墩撜Z》中就有隱者如楚狂接輿、長沮、喋溺都為楚人。《漢書》中也有如狷子、長蘆子、老萊子等一批道楚人士。《老子》中所包含的豐富文化意蘊也是由老子的原居地陳楚地區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決定的。可見,楚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對這樣無拘無束的隱者提供了產地和棲息地,對老子清靜無為、小國寡民思想的產生也有重大關聯。
三、結語
《老子》一書經天緯地、無所不包,涉及古代哲學、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養生等,博大精深,和西方的《圣經》可相媲美。然而,這部思想巨著理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方面綜合形成的。老子思想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人類目前和未來的文化和生活提供著積極的智慧。
分析老子思想形成的原因,可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老子》一書的思想精華,全方位、深層次學習老子關于天道、人道、地道的見解,從而為我們的人際交往、個人成長和現代社會服務。同時,為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開創和諧的天下,創造美好的人間提供積極的智慧支撐。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史記[M]. 北京:中華書局 , 1982.
[2] 饒尚寬譯注老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5.
[3]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 張燕嬰 譯注《論語》[M]. 北京:中華書局,2006.
[5] 呂不韋.呂氏春秋[M]. 北京:中華書局,2011.
[6] 郭彧譯注.周易[M]. 北京:中華書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