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珠+曾遠娟+賴洪濤+張東興


[摘要]目的 探討CO2激光聯合ALA-PDT治療尿道內尖銳濕疣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隨機選擇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道尖銳濕疣患者112例,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采取CO2激光療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治療結束后隨訪24周,觀察疣體復發情況及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第1、2周的一次性治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第4、8、12、24周一次性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復發率逐漸增加,到第8周時達到穩定狀態;觀察組患者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6.4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3.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CO2聯合ALA-PDT治療尿道內尖銳濕疣能提高一次性治愈率,有效降低復發率,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ALA-PDT;CO2激光;尿道內尖銳濕疣
[中圖分類號] R752.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b)-0032-03
尿道尖銳濕疣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是常見的一種泌尿系傳染性疾病[1]。近年來,我國尖銳濕疣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其僅次于淋病。尿道尖銳濕疣由于特殊的病灶部位,采用單純的CO2激光治療僅切除肉眼可見的疣體,對于亞臨床狀態的疣體無效果,復發率高,反復激光治療可引起瘢痕愈合,導致尿道狹窄;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操作簡單,能選擇性殺傷腫瘤戲班和增生細胞,同時可去除亞臨床狀態的疣體,彌補CO2激光治療的缺陷[2-3]。理論上說,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可通過增生的疣體及周圍組織對HPV的光學作用,除去疣體周圍可能存在的亞臨界狀態的疣體,從而減少患者復發的概率。本研究探討我院對CO2聯合ALA-PDT治療尿道尖銳濕疣可行性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道尖銳濕疣患者112例,經臨床診斷、醋酸白試驗初篩及組織病理確診[4]。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6例,觀察組中男37例,女19例;年齡22~54歲,平均(36.11±3.78)歲;病程1~19個月,平均(4.14±0.63)個月。對照組中男36例,女20例;年齡23~55歲,平均(36.72±3.56)歲;病程1~18個月,平均(4.29±0.58)個月。患者疣體均位于尿道外口至舟狀窩之間,疣體直徑為0.2~1.1 cm。排除標準: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淋病、梅毒等性傳播性疾病及陰道炎、龜頭炎等炎癥性疾??;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有全身糖皮質激素應用史。兩組患者患病類型、年齡、平均年齡、病程及平均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CO2激光療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ALA-PDT。JC40型CO2激光治療儀(上海嘉定光電儀器有限公司),BJ.LD/A型光動力治療儀(武漢三豐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CO2激光治療:先用苯扎溴銨(0.1%)清洗尿道口及周圍皮膚黏膜,皮損基底部浸潤麻醉,先以小功率(1 J)CO2激光將疣體頂部氣化,保留殘端疣體。
ALA-PDT:首先用脫脂棉覆蓋疣體,將新配制的ALA溶液(20.0%)滴在脫脂棉上,用保鮮膜包扎。ALA溶液覆蓋3 h后,用半導體特定波長的紅光(635 nm)照射,并將柱狀光纖用套管封閉后插入尿道2~3 cm處并固定,選擇輸出功率為260 mV,根據光斑大小及照射時間計算激光照射總能量照射15~20 min,所有操作均按標準操作流程進行。
1.3觀察指標
所有在患者在治療1~2周后復查,一次性治愈:疣體完全消失,黏膜恢復正常;復發:在臨床治愈的疣體原病灶部位出現新生疣體。治療結束后隨訪24周,觀察疣體復發情況及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復發率=復發例數/總例數;一次性治愈率=一次性治愈例數/總例數)。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的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在第1、2周的一次性治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第4、8、12、24周一次性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臨床治愈的疣體部位出現新生疣體即為復發,兩組患者復發率逐漸增加,到第8周時達到穩定狀態;觀察組患者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為96.4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3.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濕疣是常見的泌尿系傳染性疾病,主要由HPV感染引起,由于其隱蔽的解剖部位、病變部位暴露困難,治療難度較大[5-6]。目前,臨床上常用冷凍、激光、電灼等物理方法治療,能有效地去除疣體,但亞臨床狀態的疣體難以清除,所以患者治愈后存在一定情況的復發概率,并會引起尿道狹窄及瘢痕尿道等癥狀[7]。
CO2激光療法是常用的治療尖銳濕疣方法,可以快速除去肉眼可見的疣體,卻不能去除疣體周邊存在的亞臨床感染疣體,因此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療的復發率高[8-9];如果反復采用CO2激光治療會引起皮膚損傷、繼發感染,造成尿道粘連、阻塞等并發癥[10]。ALA-PDT是治療尖銳濕疣的新興方法,首先利用皮膚損傷和增生活躍的黏膜細胞選擇性地吸收5- 氨基酮戊酸(ALA),引發細胞內的一系列酶反應,在有氧的情況下,通過線粒體內膜上的氧化酶作用形成原卟啉Ⅸ[11-12]。原卟啉Ⅸ化學屬性是光敏劑,可通過特定波長的紅光照射后產生活性氧,從而殺死活躍增生的細胞[13]。ALA-PDT通過特制激光光纖直接插入尿道,充分照射到尿道內隱蔽的疣體,對亞感染狀態的疣體有較強的治療和預防作用[14]。有相關研究證明,CO2激光聯合ALA-PDT治療尿道內尖銳濕疣,首先利用CO2激光除去較明顯的疣體,然后采用ALA-PDT療法,可增加療效并降低復發率 [15]。CO2激光治療后創傷面可充分吸收ALA藥物,有助于ALA-PDT治療后清除隱性尖銳濕疣,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在第1、2周時采用CO2激光療法聯合ALA-PDT治療的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為無明顯差異;從第4周開始,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有明顯差別,在第8周時,兩組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趨于穩定,且采用CO2激光療法聯合ALA-PDT治療的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及患者的滿意度明顯優于CO2激光療法的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及滿意度。
綜上所述,采用CO2聯合ALA-PDT治療尿道內尖銳濕疣能提高一次性治愈率,有效地降低復發概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行。
[參考文獻]
[1]劉園園,王逸飛,張春敏,等.ALA-PDT對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Caspase-3及Caspase-7表達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2(12):50-53.
[2]劉廣悅,張寶霞,曹慶生.ALA-PDT聯合口服茶多酚對尖銳濕疣患者血清IL-2、IL-10、IL-12水平的影響[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5,21(2):149-151.
[3]胡恩平,胡雅玉.鈥激光聯合艾拉光動力治療復發性尿道內尖銳濕疣16例報告[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4):439-440.
[4]鄭淵,倪菁菁,韓燕燕,等.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面部扁平疣臨床分析[J].激光雜志,2015,36(5):22-24.
[5]蔡為民,闞延靜,耿建祥,等.子宮頸尖銳濕疣組織中HPV感染基因型別分布[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5,31(4):395-399.
[6]鄧琳,劉海波,孔慶濤,等.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尿道口尖銳濕疣療效的Meta分析[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5,44(6):371-374.
[7]楊兆林,邵艷玲,廖翠仙,等.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宮頸尖銳濕疣的臨床效果[J].廣東醫學,2015,36(3):462-464.
[8]許建新.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對尖銳濕疣患者外周血相關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5, 30(3):235-236.
[9]劉坤鵬,李衛紅,范團起.剪除疣體聯合CO2激光治療尖銳濕疣59例臨床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5,29(6):606-607.
[10]曹金發,劉宏,沈晶晶,等.5-ALA-PDT聯合放療對常氧與乏氧人卵巢癌SKOV3細胞的殺傷作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5,35(15):1397-1401.
[11]郭奇桑,刁雯靜,謝康云,等.艾拉-光動力療法治療持續性高危型HPV感染的前瞻性初步研究[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5,24(9):669-671.
[12]曹鴻瑋,王瑞,楊俊亞,等.激光治療尖銳濕疣術后咪喹莫特乳膏應用的效果[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 49(3):443-444.
[13]楊靖,王宗明,封海濤,等.CO2激光聯合胸腺五肽局部注射治療肛管內尖銳濕疣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學,2014, 43(26):3441-3442.
[14]張艷峰,樊磊強,劉智君.自擬祛疣方聯合CO2激光治療尖銳濕疣60例臨床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 28(9):929-930.
[15]陳海顏,王之珺,王小蘭,等.女性外陰尖銳濕疣患者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類型與復發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5):3528-3530.
(收稿日期:2016-11-07 本文編輯:顧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