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春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腹股溝疝患者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治療效果,以便為臨床提供指導。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腹股溝疝住院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4例,對照組行常規傳統疝修補術,觀察組行無張力疝修補手術,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隨訪觀察半年無復發病例,對照組復發率為17.19%,組間比較均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老年腹股溝疝患者采用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改善預后,減少術后復發,值得推廣實踐。
關鍵詞:無張力疝修補術;老年腹股溝疝;臨床療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128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group of 64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hernia repair.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surgery,observe th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Results The rate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relapse rate was 17.1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P<0.05).Conclusio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treatm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reduc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it is worth promoting practice.
Key words:Tension-free hernioplasty;Elderly inguinal hernia;Clinical efficacy
疝氣指發生在成人體內的某個臟器組織因偏離正常解剖位置進入另一部位而引發的相關疾病,常見的疝包括腹股溝疝、腹壁疝等,疝氣疾病一旦確診一般都需要通過手術才能治愈,但是常規手術方式不僅治療時間長,而且術后康復進程慢,患者需要承擔較大的痛苦[1-2]。因此,臨床實踐開始探索一種新的手術方式以期改善成人疝氣的手術治療模式。為研究老年腹股溝疝患者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治療效果,本文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腹股溝疝住院患者,以此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腹股溝疝住院患者,入選病例均符合疝氣臨床診斷標準且經X線檢查確診。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每組64例,觀察組中男48例,女16例,年齡在60~81歲,平均年齡(70.5±4.3)歲,其中34例直疝,30例斜疝;對照組中男50例,女14例,年齡在61~80歲,平均年齡(69.3±5.8)歲,其中36例直疝,28例斜疝。所有老年患者均患有不同類型合并癥,其中45例高血壓、37例前列腺疾病、33例心腦血管疾病、17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64例患者行傳統疝修補術,術前行硬膜外麻醉,選取疝切口位置后行傳統疝修補術,術后常規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
1.2.2觀察組 觀察組64例患者行無張力疝修補手術,術前行硬膜外麻醉,選取疝切開位置,切開后找到疝囊位置,延疝囊壁切開游離至內環口,用絲線縫扎疝囊,待疝囊止血完成后停止操作,將疝平片置于腹橫筋前后兩面,縫合疝平片下邊緣至恥骨結節腱膜上,連接肌腱后縫合皮膚。術后常規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
1.3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②觀察兩組患者手術預后情況,統計尿潴留、積血、積液等不良情況發生率;③隨訪6個月,觀察統計術后復發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將此次調查統計的結果數據錄入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x±s)表示計量資料,判斷得出P<0.05具有顯著差異,該統計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手術時間略低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內復發率對比 隨訪觀察半年發現觀察組無復發病例,對照組有11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17.19%,觀察組半年內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3 討論
腹股溝疝是普外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據相關數據統計發現,我國>60歲老年群體得腹股溝疝的比例竟高達50%甚至以上[3-4]。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重,老年群體腹股溝疝患病比例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老年腹股溝疝多是由于后天的繼發病理性改變引起的.研究發現,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內環出腹橫筋膜出現病理性損傷,腹肌和腹橫筋膜出現萎縮松弛以及腹股溝管后壁發生缺損,從而造成患者的腹股溝區出現病理變化。再者,出現腹股溝疝的原因還與老年群體多發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前列腺疾病以及慢性支氣管炎等)導致的腹腔壓力變高有關。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得老年群體罹患腹股溝疝的幾率大大增加,影響著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和健康。
相關研究發現,疝氣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逐漸發展為疝內容物壞死,甚至還會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期積極治療干預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生存質量的關鍵[5-6]。
醫學技術的進步使無張力疝修補成為可能,無張力疝修補手術與傳統疝修補術相比,不僅修補效果顯著,而且術中采用的疝平片可以有效覆蓋腹股溝管底部,從而充分接觸并保護底部及周界組織,維持正常的生理結構[7]。本次研究對168例老年腹股溝疝患者分別采取無張力疝修補手術和傳統疝修補術,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手術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明顯縮短,且尿潴留、積血、積液、疼痛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術后無復發,各項指標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與相關學者研究結果一致[8]。運用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時,需控制好手術時機,及時處理術中、術后各項并發癥,加強無菌操作,以減少和避免術后不良情況的發生,降低術后病發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老年腹股溝疝患者采用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改善預后,減少術后復發,值得推廣實踐。
參考文獻:
[1]陳寧波,曾杰,陳仿,等.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8,11(4):339-340.
[2]劉曉文.老年腹股溝疝的特點與治療體會[J].實用醫學雜志,2005,21(16):1828-1829.
[3]畢曉晨,周偉.開放與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797-798.
[4]王海英,江晨,谷佃寶,等.老年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傳統疝修補術臨床療效比較[J].河北中醫,2014,(7):1113-1114,1115.
[5]后強,崔杰,劉毅,等.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臨床體會[J].中華全科醫學,2011,09(8):1189-1190.
[6]姚文龍,楊紅,楊晴,等.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老年腹股溝疝中的治療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8,5(4):142-143.
[7]周志君,蔣德歡.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J].江蘇醫藥,2008,34(12):1302-1303.
[8]趙洪軍.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6):4046-4048.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