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梅
[關鍵詞]工會工作;創新與突破;途徑與方法
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面對職工思想觀念、生活、就業及分配方式和自身需求的多元化,面對工會工作遇到的紛繁復雜的情況和問題,我們深深感到:工會工作必須適應形勢,轉變觀念,保持創新,尋求突破,從而才能堅實地提升工會的執行力,成為名副其實的“職工之家”。
一、維護職工權益要有新突破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組織要履行好這一職責,就必須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黨的十八大要求,按照工會十五大精神,以新的思路和方法來實現新的作為,更好地維護職工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
1.維護好職工的經濟利益。經濟利益是一切利益的基礎,維護職工經濟利益就是維護職工的生存權利。勞動是生存的手段,維護職工的經濟利益,就要保證職工的勞動權益不受侵犯。因此,關鍵要抓住三個環節:一是依法維護,切實保障職工的勞動權益。對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時間、職工福利等,工會組織一定要嚴格把關。二是從源頭上維護,即分配制度公平合理。不公平的分配是對職工經濟利益的侵犯,工會組織必須深入到職工群眾中去,傾聽職工呼聲,廣泛收集意見.協助有關部門。制定切實可行、保障職工經濟利益不受侵犯的規章制度。三是做好困難幫扶工作,確保職工生活基本需求。
2.維護好職工的政治利益。一是維護職工的參與權。建立和完善職工參與企業管理制度.不斷拓寬職工參與管理的渠道,創新職工參與管理的手段,在完善職代會民主參與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廠務公開、合理化建議、組織職工代表巡查、視察等活動,讓職工事事參與企業管理。二是維護職工在企業管理中的決策權。認真落實職代會民主參與、民主決策、企業重大決策和涉及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議題,必須提交職代會審議等制度。三是維護職工在企業管理中的監督權,充分發揮職代會的民主監督作用,堅持領導干部在職代會述職和民主測評制度,行政的重大決策、重要管理行為要向職代會報告,自覺接受職工監督:大力推進廠務公開制度,在規范、深化、求實效上下功夫,保證職工知情極、參與權、監督權。
3.維護好職工的文化利益。職工的文化權益體現在職工享有文化娛樂的權利、學習知識的權利。發揮工會優勢,創造新穎、有教育意義的文化活動,吸引職工,感染職工,使職工的思想得到升華。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的到來,職工求知、求學欲望空前高漲。工會要通過多種有效形式組織職工廣泛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班組、爭當知識型職工”等讀書自學活動。鼓勵自學成才,全面實施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積極開展群眾性技術比武、崗位練兵活動,用新知識、新技術武裝職工,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
二、企業文化建設要有新突破
文化與經濟的互動作用在當今日趨明顯,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受文化力強弱的制約。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新形勢的要求,更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1.發揮職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企業文化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廣大職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是企業文化實踐的主體。要發揮職工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就必須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是保證職工在企業中的主人翁地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真正落到實處,把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體現在各項工作之中。二是促進職工身心的健康發展,企業要真正的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創造實現理想人格發展的良好環境和必要條件,使職工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達到自我實現、自我發展、自我超越的境界。三是建立企業命運共同體。堅持對職工進行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大力宣傳和弘揚企業精神,使職工牢固樹立與企業“同命運、共甘苦”的堅定信念。
2.發揮企業文化的自我激勵作用?,F代企業管理,首先是對人的管理,其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職工受激勵的水平。企業文化的激勵功能具有兩重性,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人具有正激勵作用;反之則具有負激勵作用。企業充分發揮其文化的正激勵,可以變低層次的約束、控制為企業職工高度的自覺意識,實現自我開發、自主管理,企業文化通過創造機會均等的環境和發展空間,形成高昂情緒和奮發進取精神效應,自我激勵的企業文化能夠保證其發揮長期的激勵作用。
3.提高企業素質是一項重要工程。工會作為職工群眾組織,有著獨特的聯系群眾的渠道和作用,而企業文化建設又是群眾性的活動,因此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工會要把提高企業素質作為重要工程來抓。包括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的良好形象、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等等。工會工作的核心就是組織職工發揮主人翁精神,把企業的事情辦好,為社會做出貢獻。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就會起到推動企業不斷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
三、工作作風建設要有新突破?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一定要大力轉變工作作風,做到“團結、創新、務實、清廉”。
1.轉變作風要以職工群眾的愿望為前提。十八大指出:“加強改進黨的作風,其核心問題是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加強工會干部作風建設必須在深入群眾,聯系群眾上下功夫,做到三個自覺。一是自覺在感情上貼近職工群眾。二是自覺在方法上聯系職工。三是自覺在決策中依靠職工。工會是群眾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要引導職工參與企業的重大決策和重大活動,充分行使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權利。最大限度地組織和引導職工參與改革、支持改革,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2.轉變作風要以關心職工群眾利益為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工會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必須圍繞職工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來落實。這就要求工會干部必須牢記兩個樹立: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真心實意為人民負責的精神。強化三種意識:為職工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保證四個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是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體現五個作為:心為職工所操,情為職工所系,利為職工所謀,話為職工所說,事為職工所辦。
3.轉變作風要以職工群眾的滿意為標準。要牢固樹立為職工群眾服務的觀念,真心實意,盡職盡責為職工群眾謀利益、辦實事。以職工群眾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作為工會干部作風轉變的評判標準。堅持把職工群眾的呼聲作為改進工作動力所在;把維護職工利益作為工會工作的職責;把職工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得失的砝碼,以良好的形象和扎實的作風贏得職工群眾的信賴。
綜上所述。隨著改革的日趨深入和完善,新形勢下工會工作要創新與突破,必須從維護職工權益、企業文化建設和工會工作作風等方面著眼,從維護職工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利益等方面尋求突破,充分發揮職工的主人翁作用,切實轉變作風,從思路、方式、方法、作風等方面有創新和突破。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