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偉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建設,眾所周知水利工程的建設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但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開始受到人類的大量關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努力形成良性循環,是水利工程在建設的同時,需要考慮到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作淺究。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
引言:由于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設,現在可以看到的是它的的確確是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給予了很大的影響,但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人類仰仗環境而生存,在發展更好的同時,更要考慮到生態的平衡,以及生態環境對水利工程的反作用效應。
一、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利用水來為人類服務,又防止水對人類造成災害的工程。水利工程為民增收,是強民富農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事業之一,從古代開始都深受群眾的擁護,也是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應用于農業的灌溉,生活的防洪、排泄,蓄洪,運輸等等。水利更是農業發展的命脈,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廣義上就是指對水的利用,城市生態水域建設、農田的灌溉工程,水電站大壩建設等都是水利工程。通俗的說法就是治水,建造構造物,達到疏浚、灌溉、導流、引水的目的。
二、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研究
解決地方用水,以及支援緩解區域用水資源,同時要考慮到原生的水利資源,比如南水北調,三峽大壩,都是支配水利的重要工具。灌溉、防洪、發電、供水等民生條件都與水利工程無法脫離,和人類生活是分不開的,實用生產、建設生產及農林牧漁業對于水利的需求就是生活的根本。
沒有水利的完整體系,人類的經濟體系就會瓦解,尤其是南方的水資源,對于電氣供應,資源使用都是致命因素,這些經濟指標掩蓋了水利工程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現在開始狠抓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效應。生態環境并不是只能被水利工程所影響,它在后期時間中帶來的負面效應是當初設計和建設者們預料未及的,然而人類的進程不會就此止步,如何在以后的水利工程中緩和對當地生態的影響,考慮以下幾點:
1、建立完善的生態評價體系
觀念不能停留在只顧經濟發展的階段,現代社會更加注重生態對人類持續性的影響。最大限度的采用現代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不產生污染生態影響生態環境的野蠻的操作,保持健康文明的水利建設過程及施工環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生活資源都是有限的,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效應評價體系,水利工程對人類發展的作用與反作用才能得到相應的控制。
沒有建立好完善的生態評價體系,往往難以考慮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而主觀的進行設計上的施工,沒有一個明確的生態保護方向,缺乏經驗和理論,更沒有達到建設與環保相結合,就會導致施工過程中控制不到位的情況,也會直接導致水利工程后期被動的受生態環境反作用效應之困。
2、在設計的初始階段,把生態考慮進方案設計
成立生態環境效應專案小組,在工程規劃期間,能盡可能的把生態影響參與進工程過程中。這樣才可能把后面的負面影響減到最小。
考慮到每一個細節,水利工程對土壤會產生的影響,比如破壞地表植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等。在開始建立水利工程前,應對當地占用的土地進行表土調研,現場施工有效剝離,堆放空閑處并撒播草籽,防止水土流失。如果不采取措施水土流失影響和植被破壞是最直觀的影響,施工期廢水廢料等等會造成造成土壤硬化或板結,保水性能降低。在施工過程中,考慮到生態環境影響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則能夠控制水土流失及相關影響。如果造成的影響就會導致作用反力,造成土壤對水利工程的腐蝕,以及污染后改變土體結構了,可能會對水利工程穩定性有影響,這是相互作用的影響,是不能忽略的環節。
3、建立水利項目過程中對生態影響機制
建立水利工程過程中盡量少的產生對當地生態的污染和壞的影響,有一個處于保證生態平衡影響機制。
采用環保設施設備,建設水利工程的材料盡量采用環保節能型的材料,采用先進科技設計,使建筑在使用過程中能盡量減少對生態資源的消耗,并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結合綠色材料和綠色操作手段進行施工。
該機制首先是對項目建立有一個評定,從項目對當地生態資源的利用,項目自身對生態影響的改進,項目環保措施的引入,項目使用到的設施設備性能的優化,以及對當地環境生態質量影響的把控以及后期生態影響管理的跟蹤,這六大方面對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做的一個引導機制。
更好的使用資源和盡量維持自然環境,并不是建設水利工程就能更好的適合當地的環境,這個問題僅對于人類是合理的,水利建設需要超大量的設備,對于原來生態的變化和改變是嚴重而不可逆的,凡事有利弊。例如三峽大壩:生態系統的改變,從河流變湖泊,一些生物可能會絕種,比如到上游產卵的魚,巨大的水體會影響到局部的降水等,利是發電量增大,省煤,清潔空氣,防洪和通航,帶動經濟的快速增長等。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電力需求猛增的情況下,三峽工程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它可以有力的解決中國南方的能源危機,穩定電價,但它帶來的環境問題在初期沒有得到很好的評估,如消落帶問題等,這也是每一個大壩無法避免的問題,但現在還來得及,應該站在歷史的高度上,對人類負責,解決對人類生活有重大影響的問題,如果只注重經濟效益,會對三峽的有效利用帶來負面影響,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會所到影響,如果現在不解決好這些問題,等事態惡化,無法控制的時候才警醒,就要花費更大的代價來控制這個困局。
結束語:水利工程在建設的同時,必須更為全面的樹立和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要充分理解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在開發水利,水力工程規劃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當地生態的特點,使得水力工程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不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或者將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王國江.開展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研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J].吉林農業;2016(16)
[2]王長松.民國時期海河放淤及其環境效應研究[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4(03)
[3]張鑫;蔡煥杰;王吉成.水事活動對地下水動態的影響機理與水土環境效應[J].農業工程學報;2003(z01)